《一个博士的上海十数载》
第17节

作者: 爱与痛的边缘1972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上中学的时候学地理,讲到云贵高原、蒙古高原什么的,小林倒是背得滚瓜烂熟,可是没啥实际体会,等到飞机快要降落在昆明机场,机上广播说,现在飞机马上就要降落了,现在海拔1000多米,小林透过舷窗往下看,天哪,1000多米的海拔,地面怎么离机身这么近?云贵高原啊!
  昆明阳光灿烂,W爸先行到了昆明,这时带了几个人来接机,既然是到外地开会,W爸西装革履,很精神,在外人面前笑哈哈的,意气风发,那个时候的W爸在学校里面有职位,家庭也算和睦,女儿也刚刚结婚,W爸心情还是很好的。
  写到这里,小林有点心酸,W爸虽然有缺点,例如过于溺爱子女、性格偏软等等,但是W爸是个好人,想到数年之后,由于女儿婚姻不如意,W爸那副苍老和忧心忡忡、悲伤的样子,小林认为自己是有责任的。
  小林他们住在昆明一个大学的招待所,就是从这天开始,小林和W开始合法地住在一个房间里面,在来昆明之前,W父母交待W要注意避孕,不过说句老实话,此行,小林和W连避丨孕丨套都没带。
  昆明号称春城,确实是个气候宜人的地方,还是年初二,昆明就繁花似锦、春意融融。当天晚上,当地接待单位设宴请客,大家主宾尽欢,气氛和谐。

  晚上回到学校的招待所,分头睡下,当天一早飞机出来,坐了几个小时的飞机,晚上又是应酬,都很疲劳,不过小林还是有点想**的意思,小林此时还是个处男,而且两人领证已经10几天了,不过两人还是不在一起住,这是第一次两人合法地住在一个房间里面。那时的小林,既有**想**,而且对男女之事也非常好奇和神往。
  W说太累了,再说旅途上,万一怀孕怎么办?不大好,于是小林作罢。
  第二天一早起来,一家人赶赴昆明机场,坐飞机去云南著名的旅游城市-丽江。
  日期:2008-3-20 14:37:10
  45:我的婚姻-云南行(1)

  飞机是波音737,算是架小飞机,昆明到丽江空中飞行只需要40分钟,小林飞机坐了无数,不过这次空中旅行却很是难忘。
  丽江海拔高,属于高原山区,飞机快到丽江机场时,基本是在山峰中飞行,由于视觉的错觉,明明飞机旁的山峰离飞机说不定还有几公里或者十几公里的差距,但是乘客老是觉得飞机好像老是要撞山似的,惊心动魄,机舱里面不时传来惊呼。
  飞机在丽江机场停稳,下了飞机就觉得气温下降了好多,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厚衣服换上,相比前一天昆明的温暖明媚,感觉一下到了隆冬。
  当地的导游接上,直接把大家拉到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在当地人心目中是神山,导游介绍说玉龙雪山虽然海拔不高,只有6000多米,但是目前还是一座处丨女丨山,至今还没有人登顶,当地人说山顶上有山神,不过据科学勘探,玉龙雪山属于疏松的岩石特征,到了5000多米,登山器具无法附着,因此无法攀登上去。
  车子看到玉龙雪山脚下,遥望雪山,灰白的山体,半山腰之上云雾缭绕,看起来不是很高啊,小林说到,导游就笑,说上去你就知道了。

  虽然说是春节,但是山上仍然游人如织,大家就排队等着乘索道上山,队伍排得很长,中间小林去上厕所,回来的时候,突然看到队伍中间有一个人倒下去了,仔细一看,是W!
  日期:2008-3-20 21:50:19
  46:各种性质的企业的比较-我的个人观点
  小林在M公司工作了3年零10个月,由于在第一家公司工作没劲,工作上乏善可陈,重点说说这几年的工作吧。
  93-95年对于上海外企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很多外企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了在中国的发展之旅,可以说现在很多30多岁的成功人士,就是抓住了当时的一个发展机遇,先是在外企里面工作,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同时经济上也有了一定的积累,然后或自己下海创业,或出国留学移民,当然也有一部分在职位上不断升迁,最终升到中层管理岗位甚至高层管理的位子上。

  在M公司以及后面的两家公司,小林总共在外企工作了8年,对外企有比较多的了解,除了国企和政府,外企、私企、事业单位小林都呆过了。小林在外企和私企的时候,主要的客户是国企,对国企有一定的了解和体会。以下就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对比吧:
  综合评价,小林认为外企最好,当然外企中间也有三六九等,小林指的是比较好的外企。外企比较尊重人,很多一流外企,总经理出差和公司最低层的一般员工出差待遇是一样的,小林在北京出差时,住在北京的西苑饭店,在里面就碰到M公司的亚太区副总裁,大家住的都是标准间,出差待遇几乎一模一样,早餐也是一起吃,大家边吃边聊,这些老外或者有着海外留学工作经验的香港台湾大陆人,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尊卑观念比较淡,总体来说比较平易近人。外企的工作环境也比较宽松,一般上下班不打卡,上班中间出去办点事情也不怎么用请假,基本靠大家自觉吧。待遇上自然也不错,福利方面,很多外企给比较多的带薪年假,给买比较好的医疗保险,看病门诊基本可以报销,小孩看病一般也可以报销一部分。

  外企的工作相对也比较稳定,小林在M公司的同事,93-96年进去的,很多现在还在M公司。一般不是公司业务发生剧烈的恶化,外企也不怎么裁人,即使裁人,给的package也比较优厚。
  外企的工作环境也比较好,一般个人的位子比较宽大,公司往往提供免费的茶水咖啡甚至点心,办公地点往往在高档写字楼里面。
  凡此种种,小林认为,上海这边,如果能有机会去外企,还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其实工作压力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相对来说,总部在美国的外企最好,欧洲次之,再下面是香港公司,压力大但是香港公司比较大方,新加坡公司也还可以,最差的就是日本韩国和台湾的公司了,小林听到看到的多了,这些公司待遇低、工作累,而且不怎么尊重员工。去日韩或者台湾公司,有时真不如去私企。
  日期:2008-3-21 23:10:52
  46:各种性质的企业的比较-我的个人观点,说说私企

  08年可能会推出创业板,这对于我国私企的发展可能是一个重大的推动。
  从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来看,外企在我国的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国企和事业单位基本已经人满为患,即使招人,也是小规模,那么庞大的就业人口如何解决呢?
  看来只有依靠私企了,我想,这可能是我国大力发展私企,并且为私企发展创造各种条件的战略背景吧。
  但是私企的问题确实多多,当然并不是说私企都不好,以下结合我的经历简单说说:
  私企的个人色彩太浓,中小规模的私企,其发展方向、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基本上就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如果老板有本事、有心胸,那还好,如果老板素质低、心胸窄,这个就很麻烦了。外企和国企、事业单位,领导的支配作用也很明显,但是外企有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的制约,外企的高级经理人也不是能够为所欲为的,国企和事业单位存在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公司和企业不是领导个人的,因此相对来说,企业气氛要宽松一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