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代汉语课就是另一番情景了,教古代汉语的常老师,像从远古走过来的谦谦君子,满腹经纶,渊博厚重,神态安详,彬彬有礼。他架着瓶底一般层层叠叠,光圈闪烁的大眼镜片子,脸上皱纹纵横交错,鬓边白发熠熠生辉,镜子后面的目光深邃锐利,挺拔清瘦的身材配上深色笔挺的中山装,锃亮的黑色皮鞋,整个人看上去庄严刻板,威严神圣,让人仰视。据说常老师早年曾经留学法国,因为酷爱中国文化与古代汉语学科,毅然回国,文丨革丨期间历经苦难,痴心不改,潜心授课,现已六十三岁退休在即,却一拖再拖,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精神着实让人钦佩。学校也以各种理由坚留不放。能遇上如此的老师授课实乃三生有幸。
日期:2011-03-17 14:26:23
常老师讲授的《古代汉语》教材是北京大学王力教授主编的,1978年教育部在武汉召开教学工作会议,确定此书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统一教材之一,主要分为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部分。
现在文学基础源于古书文化经典的发展,继承,取舍。阅读古书的能力,必须从古代汉语这门工具学科培养。
常老师扎实的专业课功底,准确,恰当的语言表达能力,无不润物细无声般渗透在讲课过程中,使我们受益匪浅。
无论是《左传》,《战国策》,《论语》,《孟子》,还是汉字的构造,各种句式,词类的活用都被他解释的十分精辟,透彻。听他讲课,仿佛自己顿时丰富起来,充实起来。
“《左转》在文学上和语言上的成就很大,作者不仅能用简洁概括的语言写出复杂纷繁的事物,而且善于用极少的笔墨刻画出人物细微的动作及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左转》里有许多外交辞令,也十分出色,为后代历史著作和故事散文,树立了典范,后代的一些伟大作家,如司马迁,都从中汲取了营养。”
他这样教导我们之后,我们学习《左传》的心情更加迫切了,劲头更加十足了。《郑伯克段于鄢》,《子产不毁乡校》等名篇。几乎班里人人都会背诵。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中的《学而》,《为政》,《里仁》等名篇,他要求我们人人会背诵默写,大家听他的课都非常认真,偶尔也有男生搞小动作的时候。
有一次在他的课堂上,班里最调皮的男生高飞把画着乌龟的小纸条偷偷的贴在他前面马新的后脖领处,后面的人看见了都窃窃的坏笑,前面的人不知道怎么回事,也开始回头回脑,有好事的人还小声打听,班里又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开始常老师装作不知道,待大部分同学都发现了那个画着乌龟的小纸条,小声的窃笑变成公开的大笑时,课堂的纪律开始涣散,常老师平静的走到高飞面前,“高飞,请你解释一下,《里仁》里忠恕而已矣,里面的恕。”高飞满脸通红站起来,看着黑板默不作声,显然方才他根本没有认真听讲。
常老师不温不怒,耐心的等待了两分钟,“高飞能讲出来吗?”高飞摇头,“沈云舒,你说说看。”“恕,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我看见常老师赞许的目光,心里受到了鼓励,又加了一句,“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好,请坐。”
“听到了吧,高飞。如果还记不清楚,下课再去问一次沈云舒。”然后他用低沉的声音说道,“读孔孟之书,该达周公之礼,此举实乃不该呀。”在大家一片善意的哄笑声中,高飞很不好意思,以后常老师的课堂他再也没有调皮过。
日期:2011-03-18 14:33:12
一天刚刚上晚自习,班里的生活委员尚晓光抱着一个篮球从外面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身后跟着班长杨涛,还有体委潘世杰等几个男生,看来他们刚刚在操场上玩了一阵子篮球,每个人脸上都红扑扑,汗津津的。
尚晓光路过我的座位时,似笑非笑的大咧咧地说:“沈云舒,外面有人找。”“谁?”“你那个老乡。”他拉着长声回答。“怎么又来找你,你们不会从小就定了娃娃亲吧。”我同位吴丽丽小声说。“去,你明知道就是老乡还开这种无聊的玩笑。”“我知道,可是别人不一定知道啊。你没看见尚晓光那表情吗?”“脚正不怕鞋歪,他什么表情我不在乎。”“也是啊。”她笑着附和一句。
“沈云舒,明天周六我去市里买裤子,你有没有时间和我一起去一趟,帮着参谋参谋。”孙富强站在走廊柔和的灯光下面,笑嘻嘻的对我说着。“我当什么大事呢,你不是有烫绒裤子吗?”我也笑着说。“不是想赶一赶潮流吗?”“咱们这种穷人家的孩子永远也赶不上,你还是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吧。”听我这样说,他立刻变得很严肃,“不和你开玩笑,真的是去买裤子。你没有事就陪我去一趟呗,他一本正经的说。”“明天我真有事。”“是不是写黑板报啊。”我说:“是。”“你也是,以前是学生会的副主席,还是班长,现在就给你安排个宣传委员,还那么假积极。周六不休息,给班里出板报,你可真有责任心啊。你又不是班长。”“你不知道天外有天吗?我们二班人才济济,据档案上记载,有五六个人过去是学校学生会的干部,或者当过班长。我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女生,能当起这个班长吗?所以我们伟大的班主任谢老师,安排杨涛当班长大家心服口服,包括我。”“哎,你的境界还真高啊,以前没看出来。”“你没看出来的事多了。”我回敬他一个白眼。“不过听说大学里的学生干部以后分配去向都好。”他压低声音神秘地说。“我不在乎,有真才实学在哪都一样。”我自负的说。
“老乡,咱不闹。明天你陪我去买裤子,下午回来我帮你写板报。咱们工换工你看怎么样?”我想了想,爽快地说:“行。”
我之所以答应他,是觉得这样我并不吃亏,有他帮助写板报甚至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就知道你能算过来这个账。”他露出雪白的牙齿,开心的笑了笑,迈着轻快的步子向他的班里走去。
其实孙富强文笔很好,在我们系也是数得着的才子,他的文章,诗歌经常在校报上发表,在中文系小有名气。他曾经和我说过,以前在高中他也写过黑板报,现在他们三班的板报就是他主笔,我不止一次见过他写的粉笔字,苍劲,美观。比我写得好。
我们板报组另外两个男生,孙伟和路程瑶文字水平和板书水平都很高,但他们都特别酷爱下象棋,有时候贪玩,就迟迟不来。这样我的工作量就增加了两倍,班里每周一期的板报实际上是经常由写得一手仿宋体的徐佳,和有点绘画基础的吴丽丽在帮助我。我一直想请示班主任谢老师,把两个男生换成女生,可这个想法一致遭到徐佳和吴丽丽的反对,她们的理由是:如果我这样做了,势必会影响与孙伟和路程瑶的关系,“大家要做四年同学,这样的小事不要太计较,万一伤了和气不好。帮你写黑板报是我自愿的,哪怕以后吴丽丽不写了,我也会支持你的,我们是最好的朋友嘛。这么一点小事,应该的。”徐佳的话使我很受鼓励,所以出板报的事也就这样坚持了下来。
日期:2011-03-19 15:03:10
周六上午九点左右,我和孙富强一行人去学校门口11路无轨电车站等车,大家一起去市里。和我们一起去的还有徐佳,吴丽丽,孙富强班里的团支书陶正阳。陶正阳是孙富强的好朋友,由于我们在一起上过大课,大家都认识,只是平时见面不说话,他是本市人,周六回家和我们一起搭伴。
徐佳去市工业大学看望高中时的同学,范春燕。范春燕以前在周末也来过我们寝室几次,我们寝室两个本市的女生,施明君和赵艳姝周末不在,她就在我们寝室留宿。因为她是徐佳的朋友,我和吴丽丽也是徐佳的朋友,所以我们自然对范春燕以朋友相待,每次她来,我和吴丽丽徐佳都陪她一起去食堂吃饭。
吴丽丽去市里是上她姑妈家过周末,就这样,我们三个女生两个男生一起上了11路无轨电车。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