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6-14 17:43:28
我正在学习,而且心情还不坏。我想到,如果我以后不能再主动和男老师联系,但我可以用专业来写情书,或者以后那不是情书,只是单纯地向他表达思念。国内的学术圈现在竞争很激烈,各个研究者都需要很多的成果来证明自己。所以,我势必要要努力发表成果,但我以后在发表成果时,可以引用男老师的研究成果;如果我写书,有篇幅展开注释,我就可以分析男老师最近的研究成果;我还可以努力练外语,争取发表在论文的国际期刊上。以后在GOOGEL 学术及我专业数据库输入男老师的名字,除了看到他的论文,还可以从查引用,来看到我名字。等到我真的是个不错的研究者,而且有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案时,那时我就可以写邮件给男老师求合作了。
我2个月前看了一本40年前写的专业书了,那是一本合著,是两个不同国籍的男性学者在一次访学活动中结识,最后合著了这本书。而且,我从中读到了一种过于感念的感觉,我觉得自己可能真相了。我看着,觉得这是我想和男老师一起做的事。我想和他一起写一本专业书。我是因为他而确定我的研究方向,所以,我希望能写一本书足以向这段际遇表达我的感谢,那简直可以成为我最重要的学术目标之一。
日期:2013-06-16 22:24:15
我今天找资料找得头昏眼花,但仍没放弃见到他的希望。
我在这边的事项都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了,而亲爱的男老师还是不见踪影。
现在的情况是,虽然男老师的课程都结束了,但暑假还要这个月底还会开始,所以男老师应该就还在学校工作。但现在就是没见到他……
真希望在走之前再见他一面再一面,又一面。
我中午一个人在学校的快餐厅吃的饭……虽然我从没在那个餐厅见过他,但真希望他会在那里出现了。
真正的离开就在眼前了,亲爱的男老师请出现吧!
日期:2013-06-17 05:10:33
今晚,我在去超市的路上遇到了卷发哥。我没忍住,把他当做留学生了——我问他,你还在这?哥们说,我就住这儿。然后,我们聊了几句就告别了。因为我和卷发哥就基本没交流过,所以我估计他以为我和他一样是在这里长期学习的,所以他也没祝我一路顺风。道别时,我心里默默地羡慕他还会在这个学校学习,而且只要他想,估计他甚至可以和男老师当朋友。
我和认识的本国同学说起我就要离开时,大家好像都很惊讶,一副“怎么会”状。我估计因为我没像其他留学生一样疯狂旅游,总是混图书馆,一副长期作战的态势。所以,大家觉得我可能和他们一样,要在学校混很久。
我买了一个除了瓶底以外都镶有彩色玻璃的陶制花瓶,打算去向老教授道别(就是想给我推荐本国研究者的爷爷)时送给他,然后告诉爷爷,虽然花瓶现在是空的,但我以后会用寄来的新年贺卡,有趣的新年小礼物,我发表的论文和专著把他填满的。这次来这里,我其实没有准备好,所以错过了很多和爷爷交流的机会,那个花瓶是给爷爷的礼物,也是对我自己的督促。
------------------------我有一个关于男老师的想法-------------------
我可以在每年新年的时候寄明信片给男老师吗?我有他的名片,而且研究所的地址在官网上都有,只要男老师一直混这个研究所,我就能根据地址寄明信片过来。
这个寄信活动我只在每年的12月中进行一次,但我也许会在一个信封里放几张明信片。有一张明信片是每年祝贺他新年快乐用,然后其他的明信片内容和数量都是浮动的:比如,我去了一个很酷的地方旅行,可以去邮局问,是否可以不寄信,只盖邮戳做纪念(我从没这么做过,所以不确定能这样做),比如我参加了一个学术会议,比如我发表了一篇论文;如果我出了一本书,我就把书寄过来,然后会在书里加上英文简介(这个要看具体的出版方安排);如果我用外语发表了论文,就直接把期刊寄给他。
每年的12月20号左右,我就寄出那个信封,然后也不期待他的回信。作为一个研究者,他的通讯地址一般都能在GOOGLE搜索出来的。
我会在称呼上写上他的姓,最后署上我的全名。那些明信片的内容,我打算用几句话简单地描述我当年和学科有关的进展,还有我拿到学位了,我找到工作了,我拿到一项课题了等等重要的事情;也可以写我GOOGLE到了他新的研究成果,然后简单写几句想法。如果我能得到邮戳的话,也许我可以简单地介绍几句旅行的心情。但是,我会避开写我恋爱了,我结婚了,我有孩子了的话题。我挺坏的,我希望自己一直在男老师心目中保持一个单身的形象。就像我一直是一个酱油学生。
我不会在那些明信片上提到我对他的想念,不会提我的感情生活,看似就是一个学生寄给老师的贺年卡片集。但其实,寄信本身就代表我对他的思念。我会有我的生活,我的家庭,但我的心里,会始终给他留一个地方,记挂着他。我不道歉,不再发邮件给他,就用一种他不能即时回应,也不用回应的方式,向他道新年。
如果可以寄的胡啊,只要我不挂掉,我会一直寄下去的。
--------------------------我可以这样做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