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生灵——黄金面具传奇》
第1节

作者: 李玉_海琳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17 15:10:14
  一个关于古老黄金面具的渊源,关于永生和历史之秘的传奇故事,在漫漫历史之中,永生者渐行渐远……
  莹莹之玉,维皓维碧;
  其以白石,佩以天地。
  凤凰于飞,嗟嗟长风;

  维龙之鸣,其临渊矣。
  “诸君意已决乎?”桐桑之君问之于云谷白庙之前。
  “决!”诸人言道。
  是时,龙源取长云之剑,裂璧于大荒之中,授其之半与伏羿。
  伏羿谢之,覆金具于面,曰:“与君辞!”众皆效之。
  遂辞,终身未得归矣。

  ——————————————————————
  引子一
  1857年秋季,法属亚洲委员会在巴黎郊外的一座私人宅邸里举行了一次小型欢迎会,邀请刚刚从亚洲考察归来的探险家小若埃尔•格朗利厄在此发表演讲。
  应小格朗利厄本人的要求,邀请函中已经明示,参加者必须签署一份法律文件,保证今日所听闻的一切,都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这大大激起了受邀者的兴趣。大多数人认为,关于东方的发现应该被广泛分享,而非小格郎利厄先生这般扭捏小气。
  更大的麻烦在于霍乱疫情。自1829年霍乱袭击乌拉尔的奥林堡以来,霍乱已让欧洲大陆痛彻骨髓。1852年,霍乱第三次爆发,到了这次会议时,余波未尽。许多人对于长途旅行仍然顾虑重重,加之参会要求如此严苛,最终只有二十多人与会。

  会议中,小格郎利厄先生展示了许多新鲜有趣的东方玩意儿,但真正引起轰动的则是他从随身皮箱里取出的一副黄金面具,以及一块据说来自远古的战争岩画。虽然有法律文件作保,但这次东方旅行的某些细节仍然流传开来。在会议后的第二个月,一份地理学会的小册子里用简短的一页纸的内容披露了这一消息。但又由于法律原因,发行不到一个月的小册子被法国地理学会收回,但仍有一部分流传在外。它所产生的一连串影响,却是当时的人没有料及的。

  1858年的春季,小若埃尔•格朗利厄已经厌倦了与法国地理学会的官司,他闭门谢客,只和至交好友书信来往。那些信件在几年后,成为对他生平追忆的重要文献。这一年春天,有一辆马车停在格朗利厄庄园外的车道上。来者是一位意大利商人,他命管家把一本小册子转交给庄园的主人。
  当管家里瓦尔•阿多沙问起他的姓氏时,意大利人回答道:“阿多沙先生,请转告格朗利厄先生,来访者是佛罗伦萨的弗朗兹•诺维。”
  但弗朗兹•诺维并不是单身旅行,一位年轻的女士和他一起下了车。她穿着深色的旅行装,用面纱蒙着脸,声音低沉柔和。她站在庄园的步道上,看着墙根处疯狂生长的石南,默不作声。
  此次会面的第三年,格朗利厄庄园毁于大火。里瓦尔•阿多沙在病逝前对家人,在火灾发生的前几天,这个女人在夜里到访,陪着她的,仍然是那位诺维先生。阿多沙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选择在死亡前沉默下来。至于那场火灾的内幕,便惹来许多猜测……
  1947年,另一场火灾发生在美国旧金山一处住宅区中。火情在凌晨被人发现,消防车赶到时,火势已经蔓延。大火将整幢住宅烧毁,只有少量遗物残存。关于火灾的调查只持续了一个月,一连串的变故后,调查终止,案卷封存。偶尔还有一两人记得此事,知道房主是一位叶姓华裔,不到三十岁,独居,身份不明,死于火灾。

  两起火灾时隔八十余年,分处两块相距遥远的大陆,看似并无联系。但在1978年冬季时,一个青年把把它们从海洋研究所的陈年旧档中翻了出来,做了一番整理,又在存档文件上加了一个标签,标记上四个词:小格朗利厄日记、永生、诺维和吸血者。
  档案再度封存。几十年后的春季的一天夜里,它突然又被人从信息的海洋里捞了出来,但打捞者一开始完全没有意识到那四个词语背后隐藏的秘密。
  那些秘密如热带雨林里纠葛缠绕的藤蔓一般,不见开端,亦不见结尾,只有乱麻似的网结,很难理出一个头绪。
  小若埃尔•格朗利厄带回的黄金面具没有引起应有的轰动,它很快从人们的视线中消沉下去。到了1925年,埃及帝王谷中的图坦卡蒙陵墓的最后一道门被霍华德•卡特开启时,这位年轻的埃及法老面上的黄金面具注定会轰动世界。此后,没有一个古代面具可以超越它的光芒。
  但是,在地中海蔚蓝波涛中,另一副黄金面具躺在泥沙中,等待着重见光明的一天……
  日期:2011-1-17 15:13:00

  引子二
  BBC新闻:希腊政府最近宣布,考古学家在德尔斐发现一处地下宫殿遗址。德尔斐为古希腊著名圣地,位于雅典西北方帕尔纳索斯山麓,距科林斯湾9.65公里。古希腊传说将德尔斐视为世界的中心,象征古希腊的宗教中心和统一的“世界之脐”竖立在此,它也是德尔斐神喻的起源。包括阿波罗神庙遗址在内的德尔斐古代建筑群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考古学家宣布,新发现的遗址年代更加久远,根据现有发现看来,很有可能是最古老的阿波罗神庙遗址。消息传出后,在国际考古界引起轰动,已有多家研究机构提出合作请求。
  发掘考察工作仍在继续……
  法新社报道:一艘法国籍渔船在近日的日常打捞工作中,意外发现一副沉于近海泥沙中的黄金面具。经初步鉴定,来自英国的考古学家杰森•伯克教授认为,这一面具,无论从打造工艺、面具形制,或面具代表的人种的体质特征上来说,都是前所未见。伯克教授本人认为,这一面具可能是埃特鲁利亚人统治亚平宁半岛时代的遗物……

  此物已于近日送往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等待专家的进一步鉴定。
  日期:2011-1-17 15:15:00
  第一卷
  现代:清明 至4月24日
  古代:公元760年(大唐上元元年)至公元1187年(淳熙十四年)

  “难道漫漫的黑夜就这样带着我们消逝?难道我们就这样在岁月的脚下销声匿迹?难道世世代代就这样将我们席卷而去,只在它的册页上为我们留下一个姓名……”
  ——纪伯伦《火写的字》
   
  第一章 圣诞奇迹
  1.1(老规矩,章.节)
  圣诞前夜很冷,即使在温暖的西部小城古宁,也飘起了雪片。欢快的人走在路上,未必是为纪念耶稣基督的降生而喜悦,大多数只是喜欢这种特殊的、充满快乐的气氛。

  而在河的另一侧,仍然是冷清萧条。这里原本是一片工厂区,现在已经废弃,正等待政府规划重建。其实,白天时这里也见不到几个人影。到了夜里,只有几棵柳树,在风中挥舞着光秃秃的枝条。
  黑暗中,一个人跌跌撞撞地从柳树的阴影中跑出,没走出两步,跪倒在堤岸边,喘着粗气,拼命地向对岸挥舞着手臂。他的呼救声传到河中,便被湍急的水声吞没。
  他绝望地转过身,看着那个慢慢向他接近的身影。他是一个强壮高大的男人,如今也不由得像一个孩子般哭泣。
  “求求你……求求你……”他低声哀恳,声音在冷风中变了调,但那多半不是因为寒冷,他的肋骨已经断了两根,疼得钻心。
  “太晚了。”说话的人穿着黑外套,只比跪着的人矮半个头,脸被竖起的衣领挡去了一半。他用手中刀拍打伤者的脸颊,像一只猛兽玩弄到手的猎物。他有些偏于消瘦的俊美脸庞总会让人错误估计他的手段。
  受伤者被黑暗中的这张脸吸引。“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他喘着气,迷惘而畏惧地看着黑衣人,“你们……你们……长得真像啊……我怎么会没有认出来,怎么会这样?……章雨桐……她……”声音起来越小,头颅搭拉了下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