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生灵——黄金面具传奇》
第13节

作者: 李玉_海琳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晏小轩女士的性格比较随和,如果由她担任主席一职,管理方式或许更加灵活。很可惜,她后来拒绝阿多沙先生的安排,离开北京了。”
  杨博宁记得这个名字。
  日期:2011-1-18 13:22:00
  5.3
  晏小轩,26岁,北京人,读大学时父母死于一场车祸意外,毕业后,在中国古代文化研究基金会先后担任前台接待和研究助理。两年前,晏小轩的表姐赵逸然死于容川南亭中学血案,关于这场案件的调查至今没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结论。赵逸然死后不久,她的父母赴容川奔丧,意外死亡。
  此后,晏小轩离开中国古代基金会,消失半年有余,直到第二年夏季重新出现,旅行数月后,辞去基金会一切职务,同年,来到姨父母一家出事的容川事,正式进入长水事务所工作。

  “她为什么拒绝?”杨博宁问。放弃在基金会的大好前途,回到亲人出事的容川,晏小轩的举动里有许多出人意料的东西。
  杨博宁突然想起另一条材料。如果他没有记错,当时和晏小轩同期失踪的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名叫周强,美裔华人,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也是晏小轩的房客。二人失踪后,基金会曾向警方报告失踪案。后来这事不了了之,听说他回了美国。
  “不太清楚,也许和她失去亲人的事有关。阿多沙先生当时已经患病,所以,很快选定了接班人夏宇先生。不过,夏先生对于基金会的经营有自己的看法。”二人在林赛的办公室里落座。
  “当然,我能理解。”杨博宁从包中取出了一份已经打印好的合并案草稿,双手递给林赛。“公司一直希望与夏先生当面会晤,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满意的结果。”
  林赛没有说话,认真地把面前的文件看了一遍。他是一个相当谨慎的人。
  “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沙夫朗兄弟公司……”

  “请让我为您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杨博宁微微一笑,“沙夫朗兄弟公司成立于二十五年前,致力于生物医药、精密电子仪器制造和高端电子芯片的生产。本公司与美国国防部有为期五年、数额巨大的研究开发合同——我们有理由相信合同会延续到下一个五年——我们在欧洲建立了最前沿的生物技术研究机构,合作对象都是著名的医药公司和生物实验室。公司尽量保持低调,我想你或许能够理解,因为公司的技术开发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我们不愿招来不必要的关注。”

  林赛被他的叙述吸引,但他仍然不能理解,公司为何关注一家具有学术背景的基金会,这似乎与公司的经营毫不相关。
  杨博宁微微一笑。“我理解您的疑惑。”他说,“作为一家成功的国际性企业,沙夫朗兄弟公司希望担负起文化领域的责任。我相信,您的朋友卢浮宫博物馆的达里约•福斯特博士可以证明我的话。”
  林赛点点头,多亏了福斯特博士的力荐,这次会面才得以实现。林赛对合作意向中的很多条款非常满意,但是,夏宇的态度异常坚决,不容争论。更麻烦的是,没人知道夏宇在哪里,也没人见过他。
  夏宇是在雅克•阿多沙生前接手基金会的,所有手续都是由律师代办。杨博宁只知道夏宇是个华裔,可能拥有意大利国籍。而且,他绝对不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意大利华裔,最大的可能是在意大利大赦非法移民时获得了正式身份。不过,现在还没有找到夏宇移民前后的居住地。当地的华人圈子对这个人几乎一无所知。
  林赛也没见过,坦承地说,这事儿让他很尴尬。夏宇隐身幕后,自己却像一个傀儡。

  “如果您愿意,林赛博士,请看一看我们的意向书。我坚信,我们一定可以达成共识。”
  只要林赛仔细琢磨,他就会知道这次合作中的附加条款会有多么诱人。“对于帮助过我们的人,公司不会忘记。”杨博宁临别时留下自己的名片,又补上了这一句。
  林赛反复地看着名片,若有所思。
  日期:2011-1-19 11:52:00
  谢谢思思、酸奶、微风、流云、圈圈、人偶和原娟……撒花……
  继续更新……

  昨天更新漏了一些,先补上
  5.4
  杨博宁离开基金会后,天气突变,大风卷着黄沙,恍惚间似乎已经是黑夜了。自然是很不可测的,杨博宁想起在早间新闻里看到台北花莲附近的地震,才意识到那里本是父母的故乡。
  第六章地震(本章古代,比较少,不分节,友情提示!)
  在东方,大地的震动常常被视为上天对人世间的谴责。

  唐贞元七年,不祥的征兆笼罩着清泉宫。年初时出现了两次地动,山上落下的巨石将浮玉川阻塞,淹没了川边的桃花林。过了两个月,宫里传出了弘庆大人病危的消息,一个服侍他的女侍不知为何竟然悬梁自尽。前几天又出了让人惊慌的事,清泉宫外的少和渊的水突然浑浊起来,不断地向上翻着水泡。
  这一切都让病榻上的国君弘庆大人内心不安。那个死去的女人的面容常常纠缠着他,让他本已虚弱的身体更加痛苦。
  她本不该在那个时刻闯进内殿,看见取下面具的弘庆——他太累了,而且面具压得他呼吸困难。那女侍一直在尖叫,直到她被强行架走,幽禁在偏殿。只是谁都没想到她会自杀。
  自那以后,弘庆再不敢摘下面具。若是换了先君东君和夫人少姬,是断不会出了这样疏忽的事。虽然那年他不顾君夫人少姬的反对,处死了寝宫侍女,但他也知道,这些女人没有一个亲眼见过先君和夫人的容貌。说起谨慎,他还是差了些。
  侍女搀扶着弘庆大人,他勉强坐了起来,喝了半碗水,便气喘吁吁,头晕目眩。他又躺了下来,但晕眩的感觉依然未去。

  突然,他明白出了什么事了!内殿开始晃动,最初还只是像前几个月那样轻微的动着,然后只是一眨眼功夫,晃动便剧烈起来,像有一张大手在拉着地面,来回的摇动,又好像是有无数人在身侧奔跑,地面震动着,并伴有巨大的声响。声音像是来自于大地的深处的怪物,发出低沉的吼叫。
  殿内外传来了侍女的惊叫声,侍从奔跑着冲了进来,个个脸如土色,哆嗦着说不出话。天摇地动,清泉宫的前殿外已经被撕出一条巨大的裂缝,裂缝迅速向伸出,远山更是被浓重的烟雾遮挡,看不清发生了什么事。
  殿中的一个侍女想看看外面究竟出了什么事,便跌跌撞撞地将通向平台的殿门推开。殿门外的一切让殿内所有的人惊呆了。
  大殿建在少和渊南岸之上,平常水位最高时,平台也高出水面数丈有余。而此刻,水在不断地抬升,已经没过了平台,流入了殿中。地动更加猛烈,不断有东西从殿顶坠落,砸在殿中,不断有人倒下。殿外惊呼阵阵,宫室正在倾覆,湖水横扫一切!
  地底的怪兽再一次怒吼。弘庆大人坐了起来,在他的眼前,少和渊凶猛的巨浪奔涌而来。
  也是在这一年,大唐长安城中,那台以精铜制成,圆径八尺的地动仪上,一只铜球从龙口里掉了出来,落进了其下张着大嘴的蟾蜍嘴中。于是,一旁的人记了下来:某日,西方地动。

  就常例而言,一旦铜球落下,通常十日之内便有快马赴京奏报何方有地震之灾,但这一次,足足过了两个月,仍然未有消息传来。看来这素来精准的地动仪也会出了问题,当日记录此事的人于是又用朱砂笔将那句话抹掉。
  又过了些年,当年记录的人也老了,退养在家中,有一天,无意中遇见两个入京朝拜的回鹘人。那两人讲起好些年前的一次地震,震动来自大山之中,那年进山之人大多未归,实在惨烈之极。
  很多年后,有人曾经来到这里。少和渊水依旧明丽,远山横亘如大荒之景。
  此人立于渊前,清声歌道:“郁彼大荒中,云汉迢迢;未见君之归兮,四顾寥寥;冬之夜,夏之日,春之雨,秋之露,归途遥遥……”
  唱毕,叹息道:“一别经年,果真如当日之言,永不相见。”

  日期:2011-1-20 12:35:00
  更新!
  第七章 完美的基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