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知道我的外公是黄北渝,在阿多沙先生提起这件事前,我甚至不知道卡尔•扬是我的叔祖父。我的家人也从未提起诺维家族。不管这个家族怎样有名,和我没什么关系。而且,仅凭一个身份就获得这样的重要的任命,对其他人也不公平。”
杨博宁扬了扬眉毛,他倒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回答。“但你也没有必要离开北京,事务所的薪水应该不会很高。”
“我的钱足够用了。我的父母和姨妈去世时给我在北京留下了两套房产,按照市面的价值,已经相当可观,我完全可以按照我的意愿生活。我不能称之为幸运,但比起很多同龄人来说,我有更多决定生活的权利。”
杨博宁看着她认真的面容,认为她并没有撒谎。
“林赛博士一定和你说过,我代表沙夫朗公司前来中国洽谈与基金会合作事宜。小轩,能麻烦你帮助我们联系上夏宇先生吗?”他耍了一个花招,试探晏小轩是否认识夏宇。
“是基金会的新主席吗?”
“是。”
“对不起,杨先生,我不认识这个人。我听以前基金会的同事聊天时谈起过他,不过,好像没有人见过他。”晏小轩抱歉地说道。
杨博宁仍然没有在晏小轩的脸上找到说谎的迹象。二人已经来到祺园。灰色小洋楼掩映在绿色的树林中,像是一副充满怀旧色彩的招贴画。站在祺园的深红色大门外,杨博宁微微侧了侧身,他看见那人,穿着米色的夹克,从训练场那里开始,一直跟着晏小轩。
日期:2011-2-10 12:10:00
更新:
14.3
“为了合并的事,我们一直试图联系夏宇先生。太遗憾了,原本指望在你这里打听些消息。”杨博宁说。
晏小轩笑了笑。“基金会的事,我了解得不多。”
杨博宁突然想,对于诺维家族的事,她又知道多少呢?
他第一次看到“诺维”一词,是在接手合并案之初,公司的数据库中有对诺维家族调查的详细记录——尽管这份记录只有不到两页纸的内容。
晏小轩是黄北渝的外孙女,而黄北渝是奈特•诺维的儿子,母亲据说是一位流亡在外的中国学者的女儿。晏小轩是诺维家族的后代,这当然使人想到著名的诺维家谱。
在古代神秘文化与现象研究领域中,诺维家谱是与小格朗利厄日记齐名的重要文献。传统学术界对它的存在有着巨大分歧——这也难怪,只有极少数学者见过小格朗利厄日记,而诺维家谱是否存在,答案仍不明朗——但是,这世上总有一些人悄悄地关注着这两样东西,一本小格朗利厄日记的售价高达一千万美金,杨博宁常常觉得不可思议。
自称是诺维家族的人还不止一个。基金会创始人之一的卡尔•扬就说自己是奈特•诺维与一位中国贵族小姐所生的长子。不过这事真可谓查无实据,大概只是他个人的说法。即便是关于奈特与诺维家族的关系,说法也有很多。
奈特•诺维的祖父正是最后一位被公认的诺维家族成员,即弗朗兹•诺维本人。据说弗朗兹有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后来与弗朗兹•诺维夫人的女仆海格尔•金私奔,生下了奈特•诺维。但这件事查证起来很难,因为海格尔•金后来死在爱尔兰,线索就已经断了。
弗朗兹•诺维的儿子究竟是谁,他又去了哪里?教堂里的出生记录已经找不到了,而他家中对此事又是讳没如深,让人琢磨不透。
就此说来,晏小轩是否是诺维家族的成员也是一个未知数。难怪她不愿谈及此事。
“说到找人,我们老板很厉害。”晏小轩眨了眨眼睛。“我还没见过他找不到的人呢!不过……”
“不过什么?”杨博宁被她可爱的表情打动。
“事务所收费很贵的。”她说这话时,脸一下就红了。这可是第一次为事务所拉生意啊。
“我们公司不缺钱。”杨博宁忍俊不禁。他这话并非开玩笑,事实上,他还真有意探探长水事务所的底细。晏小轩放弃北京的机会来到容川,单说兴趣,有点说不大通。
日期:2011-2-10 12:13:00
14.4
听说来了新客户,肖文立刻现身了。茶水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小会议室,笑容有如和煦春风,真有宾至如归之感。
双方你情我愿,很快达成调查协议,预付五千元钱的定金,国内惯例,不开发票。杨博宁没带现金,但他也不想刷卡留下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以,他答应明天一早就把钱送到事务所来。
肖文给杨博宁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但在直觉深处,杨博宁还是对他产生了怀疑。乍一看,肖文是一个精明干练的商人,一门儿心思钻在钱眼里。但是,他的眼神不对!杨博宁仔细回想,没错,确实是眼神不对。肖文并不在乎那五千元钱,对于他来说,生意只是一种手段,一副用于掩盖真实的虚假面具。他看不穿肖文。
送走杨博宁,肖文摸着下巴。杨博宁进入会议室里,自然地选择了远离窗户的有利位置;他靠近门,只要向后退上一步,就可以以门侧的文件柜为依靠,躲开来自门外的攻击;形势略有不对,他又可抢得先机,迅速离开。杨博宁时刻戒备,深知如何在危险环境中保护自己,他绝对不是一个普通人。
什么样的商业合并案需要动用杨博宁这样的人?肖文对新接的案子越发地有了兴趣。
江怀川在学校图书馆外的露天冷饮铺前与苏秉全分了手。不管苏秉全是否愿意,他还有许多事要做,不能因为一个莫须有的怀疑就不干正事了。
经过学院办公室时,他拿到了一大堆积压已久的信件,大都是些学术期刊或者邀请函件之类的东西。江怀川没在意,把东西一古脑扔在随身的手提袋里,便直奔图书室而去。直到晚上吃饭的时候,他才想起这堆东西。
趁着苏秉全点菜的功夫,江怀川把信件拿出来清点了一番。他错过的事情并不多,几个邀请他讲学的的函件都曾用电话通知过他。有三份来函是祝贺他已经成为中华名人,只要交纳数量不等的人民币,他就可以拥有一份名人证书或者是一本记录着他丰功伟绩的华夏名人大词典,他无奈地笑了,把这几封信扔在了餐馆的垃圾桶里。
最下面的快件来的最早,所以被压在了最后。封面上没有寄件人的姓名,只有一个公司的地址,公司名叫南州金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江怀川实在记不起自己是否和这个公司有打过交道,可能又是什么售楼广告一类的东西。他本想把它一起扔了,后来想了一下,决定还是打开看一看。
快件袋里是另一个信封,严严实实地封着。可能封它的时候多沾了胶水,所以信封的一角被牢牢地粘在了快件袋的内壁上,江怀川用了些劲,才把它扯了下来。
拿着信,他呆住了。
“怎么了?”苏秉全把菜单还给了服务生,见他表情奇怪,便问。
江怀川看着信封上的几个大字:江怀川(收)。字迹粗犷,但他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没什么。”他说,把快件袋翻过一而,看了一遍寄件日期。
12月24日。
这是乔新和生前寄给他的最后一封信!
黑色的字迹像是死亡从黑夜里发来的召唤。一股寒意顺着脊梁骨攀援而上,江怀川打了一个寒战,突然害怕起来。
日期:2011-2-11 13:03:00
好像更新没成,只有重来,郁闷啊,天涯这个坏银……
刚才的回复用了“海琳娜”这个旧名,才想起如果用这个名字更新,而手机看贴的朋友选择了只看楼主的功能,就会错过了今天的更新,所以,把名字换过来,结果抽风了……
前情回顾:
在上一个古代章节里,意外落水的夏丽安被吉安和香料商马里奥·卡松、威廉·诺维所救(诺维啊……),病愈后动身前往罗马。在罗马诺维家中,夏丽安察觉了窥视的眼神……
一队马队在夜里进入罗马郊外的森林,龙贝尔等四名北方人藏在林中,偶然见到了一位名叫伊西斯的美貌女子和一位名叫路易的金发青年,后者自称是威廉·诺维的朋友,他说话时,有一股奇怪的回声。
第十五章 似是故人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