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为您翻开学校灵异档案)》
第12节

作者: 倾歆
收藏本书TXT下载
  胡希雅的眼中闪过希望,她扑过来双手紧紧抓着温馨的胳膊,哭喊着乞求:“求主子放了奴才吧!求主子饶了奴才吧!求主子就成全了奴才吧!”

  温馨的手被胡希雅狠狠地拽着,她扭过头恐惧地看着杨菲菲,杨菲菲皱着眉无可奈何地点点头。
  温馨心领神会地深吸口气,尽可能平稳地说道:“我成全你,我成全你。”
  胡希雅松了手,她笑了,笑得很美,她流着泪给温馨又磕了个头。继而缓慢地站起身,感激地看着杨菲菲,“菲菲,谢谢你。”
  杨菲菲错愕地惊呼:“希雅,你认得我了?你认得我了?”
  胡希雅不再回答,而后不停地后退,退到笼子的角落里。她依旧笑着,笑得那么富有希望,那么灿烂。两瓣苍白的唇分开,露出整齐的牙齿,她笑着咬住右手手腕,很用力地咬穿,而后撕扯。动脉鲜亮的血液似喷泉般涌出,如同绽放的花盛放于四周苍白的棉垫。

  杨菲菲跪在笼子门前无力地哭号着,温馨及时地去找了医务人员。
  可一切并没有向着人所希望的方向去发展,胡希雅还是带着美丽的笑容死了,死的很迅速,仿佛她期盼这一刻许久了,死才是种解脱,才是种成全。
  日期:2011-11-14 18:53:00
  (十二)暗战
  “喤!——”
  “喤!——”
  五凤楼上,钟声阵阵。钟声沉重又辽远,响彻北京古城的每一个角落,庄严地宣告:皇帝出巡。
  “啪!啪!啪!”静鞭山响,这是在静街。多数住户早已奉命回避,闭门不出,谁胆敢开创窥视,定被巡街的捕快问罪。胡同口的一道道栅栏都已关上。只有少数来不及躲开的小民,听到鞭声便立即匍匐,绝对不能抬头。
  开道红棍,黑漆描金,由一对对銮仪兵高攀着走过。跟着便是由鼓、仗、鼓、板、龙头笛、金、画角、金钲、小铜号、大铜号等组成的浩大乐队,一百五十多位乐师合奏着铙歌大乐“布尔湖”。乐队之后,三百多红衣銮仪校执掌着一百多对卤簿:伞、扇、幡、幢、麾、节、氅、锦、旗、枪、戈、矛、钺、星、吾仗……
  浩浩荡荡、绚烂夺目的銮仪,导引着一顶黄幔软金檐步舆。十六名抬舆旗尉,头戴豹皮帽,身穿红缎织小葵花长袍,步伐整齐,又稳又快。紧跟步舆,是一把曲柄绣金黄龙华盖。两班举着豹尾枪、佩着弓箭大刀的御前侍卫分列华盖两侧,紧紧护卫着御舆。再后面,是捧着金香炉、金香盒、金唾壶、金盆、金瓶、金交椅、金杌等物的大批太监。最后,是护军营的三百多精锐骑兵。辉煌的大队,在徐缓、庄严的乐曲声中静静前进,像一条五彩缤纷的河,向东流动。这是皇帝排设仪仗中的第三等:骑驾卤簿,只用于皇帝巡幸皇城以外。

  已是巳时,当空的太阳照得人暖烘烘的,御道边初绿的小草,橙黄色的琉璃瓦,红色的宫墙,白玉砌阶栏杆,互相衬映,格外分明。
  紧挨着慈宁宫的花园,参天古松郁郁苍苍,给这极少绿色的古老宫殿带来几分生气。
  庄太后大玉儿坐在花园的石凳上,看着已经枯死的一棵树发呆。
  苏沫儿在一旁煮茶,这茶方子和原料都是摄政王多尔衮特地差人送来的,只是这牛的乳汁和茶一同煮治所散发出来的腥膻气息,令苏沫儿忍不住地频频皱眉。待茶煮好,苏沫儿盛了一小碗为大玉儿奉上。
  “太后,若嫌这枯木碍眼,苏沫儿这就去令下人将其移除。”苏沫儿看着大玉儿对着枯树发呆,立刻小心地请示道。

  大玉儿这才收回了一直看着枯木的目光,摆了摆手,“这树虽是死了,可上面有个鸟窝。有一次有乌鸦来争抢此窝,这体小孱弱的鸟竟然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奋起反抗。想来鸟都有此护犊之情,人必更甚之。”
  苏沫儿立于大玉儿的身后,轻柔地帮她按压着肩头。“太后,这次没有和摄政王商量,就让皇上出行围猎,会不会不妥?”
  大玉儿轻叹了口气,“我和济尔哈朗商议过,近来多尔衮一再赏赐多铎,又委以重权。这样多尔衮、多铎、阿济格三兄弟就拥有了八旗中两黄旗、两百旗四旗的兵力。这摄政王当的久了,一言治天下,岂不是把皇上淡忘了?”
  “太后为何不和摄政王明说?这样会不会伤了太后与摄政王之间的情谊?”苏沫儿是看着大玉儿和多尔衮苦恋过来的,她心里还是希望庄太后生活幸福的。
  大玉儿垂下眼帘,“对于多尔衮,我大玉儿欠他的。可福临是我的孩子,既然我的孩子已经成了皇上,我就不允许别人再觊觎皇位。”
  苏沫儿不再说话,只是继续乖巧地帮大玉儿揉捏着肩膀。

  大玉儿端起桌上的茶,微凉了些,入口时腥膻味道更加浓烈。她浅笑着,唯有多尔衮铭记着她来自草原,贪恋这种味道。
  日期:2011-11-14 18:56:00
  摄政王多尔衮一身戎装骑着马走在最前面,三十多岁的他长年征战,肌肉依旧结实发达。
  和多尔衮并排骑马前行的是他一生最为宠爱的女儿东莪。
  后面是一辆华贵非常的马车,其中坐着多铎过继给多尔衮的嗣子,年仅三岁的多尔博和多尔衮亲点前来照顾多尔博的妍雪。生于白山黑水之间,属于游牧民族的满族人,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训练行围打猎的本领。所以即便是很小的孩子,也能够在冰天雪地之中,打马如飞,百步穿杨。

  多尔衮更是从幼年时期起,就练就了一身行围打猎的好本领。多尔衮年长之后,则在队伍中摸爬滚打,南征北讨。他的身子就像是为了骑马射猎而生的,几日摸不到马,生活就好似没了滋味。
  许久没有围猎的多尔衮好不容易盼着多铎回了京,特此举行了这次行围打猎。
  跟在多尔衮行猎队伍后面的是装鹰关犬的笼子,和专门驯养犬、鹰的随从。近千只鹰,两千多条犬组成的狗阵营和众多随行人员,形成一道声威夺人的风景。
  等多尔衮到了皇家猎场,多铎、阿济格、豪格和鳌拜等人都带着随从早已等候在那里。
  还不等马的脚步停稳,东莪便迫不及待地翻身下马,直接扑进了多铎的怀里,甜甜地喊着十五叔。多铎也忘了给多尔衮行礼,便将东莪抱了起来。

  多尔衮假装责怪地睨了完全忘了规矩的东莪和多铎。东莪丝毫不在乎,正被多铎的胡须扎得发痒,不住地哈哈大笑。
  阿济格看多铎失了礼数,自己也站在原地不对这个同胞亲弟行礼。
  豪格和鳌拜见此情景,也不请安,站在那儿表示不满。
  多尔衮对着大家笑笑,“围猎便不用管那些繁文缛节,今日一律不用请安。”
  那些早已跪下行礼的亲王们一听多尔衮这话,急忙道谢起了身。

  就在大家都准本进入围场的时候,跟随在庄太后的刘公公骑着马赶来,翻身下马对着多尔衮叩首道:“启禀摄政王,太后听说今日有行围打猎之举,便让皇上也来骑射一番……”
  “皇上即便此刻起驾赶至此处也误了时辰,以后再议吧。”多尔衮打断了刘公公的话,拂袖准本进入围场。
  “皇上距此不足一里,摄政王稍待片刻即可。”说完,刘公公从袖中掏出一绢丝帕,双手呈给多尔衮。
  多尔衮展开,便看见了大玉儿铿锵大气的笔迹:“多尔衮,满族本就是马背上的民族,爱新觉罗家的子孙又是骑射的英雄,福临也长大了,应该好好学习骑射的本领了。你是我心中的巴图鲁,有你教他,我放心。”多尔衮的眉头皱起,这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就是他的克星,明知道她在他心中的分量,也知道他的忌讳,便用了这般亲切的文字,让他忘了她是大清的堂堂庄太后,也让他忘了福临是大清的顺治皇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