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千寻:寄信时间5月8日、9日,他在本市上班,上午8点至下午5点。本市离湖州车程三个半小时,离扬州车程5个半小时,自驾车,夜间有足够的寄信时间。第一名死者张天宝被害时间5月13日下午三点至五点,他在玛利亚医院做手术,有护士证明,而因戴口罩,无法准确确定是他本人。第二名死者孙建被害时间5月15日下午五点至六点,他已经下班,有足够的杀人时间。
田严:寄信时间5月8日、9日,他在温州义诊,同寝人员证明白天及就寝时间皆在,未曾长时间离开。温州离湖州车程四个小时,离扬州车程七个小时,其无自驾车,乘坐其他交通工具用时更长,前往湖州往返起码十个小时,前往扬州往返起码二十小时,故而无寄信时间。第一名死者张天宝被害时间与第二名死者孙建被害时间,他已退休,都在家中,无不在场证明,有足够杀人时间。
“这么说,三个凶嫌都有三个不同的不在场证明。”
宫布布已经找到一个关键的线索,从这些询问记录来看,寄信的时间5月8日、9日,潘永利在杭州,韩千寻在本地,田严在温州。
宫政挠挠后脑,一言不发。
宫布布再看其他的纸,画着草图,上端写潘永利的草图大致如下:
市工人文化宫(会议地点) 往返半小时通济公园(第二名死者被害地点)
五分钟(上厕所)﹢十五分钟(打电话)<半个小时(往返时间)
五分钟(上厕所)﹢十五分钟(打电话)﹢二十分钟(女孩离开时间)>半个小时(往返时间)——此式成立,但是往返时间是连续、不可间断,如何能够作案呢?
再看写着韩千寻的草图,大致如下:
玛利亚医院(工作地点) 往返二十分钟贝莱餐馆附近(第一名死者中毒地点)
0(离开时间)<二十分钟(往返时间)
最后是关于田严的草图,大致如下:
温州(义诊地点) 往返十个小时湖州(第一封信寄出地点)
温州(义诊地点) 往返二十小时扬州(第二封信寄出地点)
十个小时(就寝时间)≤十个小时<二十小时
老爸这是在用画图法找出三凶嫌不在场证据的漏洞,从而确定凶犯。不过,似乎并没有找到答案。
日期:2011-2-28 12:30:00
“这么说,整件事情确实如此!”
除潘永利之前撒谎外,其他人所述的内容都得到证实,包括当年田菊和韩千寻的恋情。
但是,许多推理者都忽视一个重要的指标——度,他们往往只看到某事被证实便可以,诸不知更加重要的推理条件——程度。比如今天天气很热,热被证实,却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无法用于科学的判断,具体几度才是科学推理的条件。
推理的深层次就是在分析这个程度,在本案中,潘永利因绿帽子仇恨韩千寻的程度多深?韩千寻与田菊的恋情程度多深?田严对西医的痛恨多深?等等。从而根据这种程度和个人性格,判断和推导哪种程度达到杀人的地步。
然而,多数的推理从业者,包括丨警丨察,都不曾做这种正规的分析,或者模棱两可,只是证实事件的真实性而做连带性的推理。这种推理是不科学的。
“你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暂时没有。”
“真是想不通,三个人都有嫌疑,竟然……”
“推理是灵活的,可惜法律是死板的,只要有一个不在场的证据,它就是无罪。”宫布布道破老爸的无奈。
“是啊!这该死的规矩,什么时候能改改!”宫政说上气话。
“不是规矩,是规矩就能改。可它是真理,真理是不能改的。”
对不起!老爸。宫布布有点内疚。
她已经猜到凶手,但暂时不能告诉惆怅中的老爸,因为暂时还没有找到足够有力的证据。
“年轻的作家是不是去找过你?”宫政提不起精神地问道。
“那个左什么右什么的?”
“是啊!”宫政的语气依旧漫不经心。
“你怎么知道!”宫布布十分吃惊。
“我怎么不能知道。我是丨警丨察,什么事情能瞒得住我。”
“他,你是不是你?你故意介绍给我?你想要把我趁早嫁出去?”宫布布猜测道。
宫政斜眼瞥瞥宫布布,暗含着一种不可告人的神秘性,咽了口口水。女孩总是那么多疑,更何况是具有强大推理能力的丨警丨察女儿。说的越多,露出的破绽越多。
“哪个父亲会想早日把女儿嫁出去!傻丫头!前几天,那小子上门来找过你。”宫政回想起和那年轻人交谈的场景。
宫政的思绪被宫布布的吃惊声又拉了回来,望着已经如花似玉是女儿。
“啊!他还居然上我们家,简直!他简直疯了。”
“怎么!你看上他了?外面有男人,就不管家中的老爸!哎!”宫政故意叹口气。
“你胡说什么!哪有!谁知道他是哪里跑出来!我压根就不认识他。我还以为是你故意安排。”
“额!我可没有功夫做媒婆!”宫政婉转一下,“不过,那小子还算不错,品貌基本符合做我的女婿。”
“你就是想把我趁早嫁出去,嫌我闹腾。”宫布布撒娇道。
“哎呀!我拦得住嘛!迟早要抛弃我这老头!”
“不会的。我一辈子都赔着你。”
宫政从烟盒抽出一根烟,想要点上,被宫布布截住,并且,没收桌上的烟和打火机。
“这是为你好!”
宫政忽然想起自己曾经无数次说过这样的话,宫布布小时候经常没日没夜地看电视,他担心女儿会因此近视,把电视强制关掉时,总会说这句话。他惆怅的表情浮出笑容,同时联想到他的妻子,美好的回忆!
日期:2011-3-1 17:20:00
第六章、宫布布的调查
1
却说这几日,宫布布都在做些什么?答案很简单,寻找证据。
两起命案其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两名被害人都是在收到宋词密码信后,便立刻遭遇不测。从而,被害人遭遇不测时,宋词密码信仍留在身上。当然,很有可能,凶手对被害人说“想要知道信是谁寄来,什么内容”,故而被害人将其携带前去见凶手。
不过,凶手何以知当日信已经寄到被害人处呢?而且,如此准确。当天寄到,被害人当天遇害,没有任何的间隔。
答案应该只有一个:凶手一直监视被害人。
当发现邮递员送信上门后,凶手便立刻下手。如此,可见凶手必定出现在被害人附近。只有寻找相关的证人,便可知道凶手的相貌。
宫布布来到第一名被害人张天宝的餐馆的街对面,在街对面是最佳观察点,而且,街对面有咖啡厅、餐馆都是玻璃落地窗,极其适合监视。
那么,凶手会在哪个位置监视被害人?
宫布布注意到二楼的咖啡厅,这是最合适的处所。“情结咖啡厅”是市区最大的咖啡厅之一,面积有三百平米左右,位置在三环内,环境优雅。当然,价格昂贵。宫布布来过两次,每次都惊讶于咖啡的价格。
早上,这里的顾客并不多,进入敞开的玻璃门,环视四周,仅有两桌的客人。两名服务员漫不经心地立在门边,有一句没一句的搭话,大厅内有一名服务员躬着身子擦桌子。
“欢迎光临!”几乎所有服务行业的声调都是这样清脆,如同铃声般。
“请!”一位穿着橘红色制服的女服务员上前招呼道。
宫布布站立住,扫描她的模样,像南瓜似的圆脸,身材略微肥胖,年龄在二十七岁左右,眉梢低垂,表情僵硬,不属于那种乐于助人的服务员。
“您好,我想向你了解一点情况。”
果然,她的脸色就骤变成目光斜向上的警惕状态,疑惑地看着宫布布。旁边的一位稍瘦型的服务员好奇地走过来,她眼神的转动频率比较高,面带微笑。
“最近几天,这里有没有怪怪的顾客?行为异常的那种?”
她的头摇得像拨浪鼓。
“比如坐一上午,长时间不走呢?”
“这里的顾客坐的时间都很长。”
是啊!咖啡厅的顾客不是饭馆的顾客吃完就走,来咖啡厅的目的就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
“有。”旁边稍瘦的服务员插话道。
“有!什么样的长相?年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