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川藏入西藏求法十年---带你进入一个真实的藏传佛教,西藏的西藏》
第21节

作者: tu124765919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下面上来的是一老一小两个人,走在前面的是一个年纪很大的喇嘛,从装饰来看,应该来自青海.而后面上来的却是一个穿着牛仔裤,身背旅行包的长发青年女子,慢慢走近了,皎好而白皙的面容上挂满了仆仆风尘,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脸上布满了血丝,在整洁宽大而又陡峭的石阶上,手扶着栏杆, 三步一喘、五步一休息的迈着步子,一只手按住太阳穴。呼吸变的凝重,寒冷的空气吸入肺部强烈冲击着痛感神经。

  老喇嘛跟我打了个招呼,迈步走进了宫殿,我看了他的介绍信,他来自青海的塔尔寺.而站在我面前的这个女子,鹅蛋形的脸上由于强烈的太阳光,皮肤有些干裂爆皮手扶着门框呼呼喘气,拉萨这地方,内地的人来到这里一般很难适应,即使不做什么事,日常的正常活动,就好象一个普通人扛了一百公斤重的麻包,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艰辛.
  随意聊了两句,她来自无锡,南方的一个温暖而精致的水乡城市.大学时就一直渴望到世界上最洁净的地方来看看,好容易工作了,每月五千的薪水使她跨入白领阶层.偶然的一个机会,与主管发生口角,一气之下而辞职,简单收拾了一下行囊,带着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三万元钱,独自一个人来到西藏,先到青海,又从格尔木做汽车,沿着青藏公路,经过六天六夜的颠簸劳累,终于到了这里.
  我问她看到布达拉宫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她说她想哭.低头想了一下,又说,很想妈妈.看她眼圈有些红红,我赶紧叉开话题.我拿出一合油膏递了过去,告诉她防紫外线最管用.她说了声”谢谢”,接过去,打开合盖,用指甲刮了一点,放在手心里擦了一下,揉开了在脸上揉搓了一下.我看了看她的气色,请她做在旁边的椅子上,手指在她的腕上按了一下,用心去感应着,这是一种像感冒、像发烧,像安定过量的感觉,我知道,这是正常的高原反应,随即放下心,包了些红景天的粉末给她告诉她服用的方法.

  看着她狼狈的样子,我笑着对她说,其实她没必要象这样爬上来,完全可以象其他人一样,乘车从旁边新开的盘山路上坐车上来.她说上山的时候听人介绍过了,只是好不容易来一次西藏,到了心中梦想的布达拉宫跟前,不亲自走上来,未免是心中的一个遗憾.
  他看出我不是藏族人,好奇地向我询问,我也没有隐瞒,就把自己来到这里的过程向她做了个简单的介绍,她听着我的话,不住点头,并表示理解.最后,她邀我给她做一次导游,顺便讲解一下人文地理.
  我正好无聊,便答应了.跟其他几个工作人员打个招呼,让他们帮我照看物品.
  “布达拉宫建在海拨3770米的山上,相对高115米,东西绵延360米,南北宽约300米,殿宇楼阁近千间,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包括山下经院、监狱、藏军司令部、后花园等附属建筑,占地41公顷。始建于7世纪,8世纪曾遭受雷击,9世纪又毁于兵乱。7世纪的建筑仅剩下松赞干布曾经修造的法王洞和他的本尊佛殿”帕巴拉康“。1645年,五世DL执掌西藏政教权柄后不久就开始重建布达拉宫。五世DL圆寂后,摄政第巴。桑结嘉措续建,于1693年完工”这是入门处挂在墙上的铜牌,用藏汉英三种文字做的简单介绍,下面还有一个木牌,写着一些游客须知之类的字样.

  这里的宫墙是用三合土修建的,厚达数米,用石头砌边,要知道现在一般修筑水霸等建筑才用三合土,它可以抵御炎浆,在1300多年前人们就懂得如此工艺,实属奇迹。我们主要参观了白宫和红宫。白宫是历代DL的寝宫,没什么意思;而红宫却存放了五世、七世----十三世DL的共八座灵塔。各灵塔极尽奢华之能示,尤以五世DL为最。塔高14.85米,共用黄金11万两,塔上镶嵌各种珠宝不计其数,藏语叫此塔“赞木耶夏”,意思就是半个世界。释迦能仁殿,主供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塑像,两侧排列其八大弟子立像,殿内设七世DL喇嘛宝座以及存放手抄甘珠尔经典。

  布达拉宫与西藏其它的建筑一样,色彩浓厚,有汉式飞檐歇山和藏式辉煌金顶,风格多样而不失藏族特色。给予我强烈视觉冲击的是红、白、金三色,刚研究过格局,现在我所见的是彭措多郎大门,门闩像是一整棵树的树干做的,走近一碰,果然是的,上面凝聚着历史的沉淀。记得有红宫、白宫,还有金顶,但这个位置还看不见,凭感觉知道这里的色彩协调而丰富。从这里向下望,有长城高高在上的感觉,亦有天空唾手可得的近距离感受。

  进了大门,是窄窄的廊道,很奇怪的是没有窗户,却有几个墙洞。凑过去,是厚厚的宫墙。
  出了廊道,是个大面积的广场,举行盛大的歌舞和跳神活动的场所。在附近不远处,是几位外国游客,呼喊大叫着,神情激动。相比下,我们俩却沉默的可怜,静静的坐在角落里,倚靠着墙,微弱的残喘着。
  过去这里是培养中等僧官的地方。平台西面是白宫,进入白宫的门厅有座小巧而徒峭的木梯,游客只能从两边的梯子上去,中间的阶梯是专供DL喇嘛和清朝驻藏大臣用的。墙上是大面积的图画,在这里什么都很大手笔。我踱着过去,看了许久才明白是以前修建布达拉宫和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
  另外有幅图画我非常感兴趣。画面以绿色为主,画面有连绵不断的群山、房子、树木、人,但资料上说是“猴子变人”的故事。
  传说观世音菩萨给一只神变来的猕猴授了戒律,命它从南海来到雪域高原修行。于是这只猕猴在雅砻河谷的洞中,潜修慈悲菩提心。许久之后,出现一个女魔,要与猕猴成婚。猕猴不肯,女魔便以千万生灵要挟,假如她与妖魔成婚,雪域高原必定成为妖魔的世界。猕猴心怀慈悲之心,问过菩萨后,便与女魔成亲,繁衍后代。
  这对夫妻生下六只小猴,猕猴将它们带到果树林中,让他们各自寻食生活。三年以后,那猴父前去探视子女,发觉他们已生殖到五百只了。树林之中果子也愈来愈少,即将枯竭。于是,猕猴取了天生五谷种子,撒向大地,大地不经耕作便长满各种谷物盆地。父猴这才别了众小猴回洞里去。众猴子因得到充足的食物,尾巴慢慢地变短了,也开始说话,逐渐变成了人,这就是雪域上的先民。
  日期:2013-08-19 19:24:00

  惹祸
  白宫的西面是布达拉宫的又一重要部分红宫. 红宫是历代DL的灵塔殿和各类佛堂。灵塔有8座,各不相同,最豪华的那座是五世DL的,资料上显示塔高14、85米,有塔基、塔身和塔顶三部分。包塔用的黄金达11万两,上面镶嵌着各种珠宝,蓝色、红色、由于晶莹而成的黄颜色,极尽豪华奢侈,仿佛进了藏宝洞,灵塔的顶部从下望去,像战士的头盔,又像一面镏金的镜子,中间是威猛的狮子。旁边的游客“啧啧”不断,但无法拍照,这里明文规定不许拍照。

  布达拉宫的宫殿佛堂无数,大大小小的构成了整个建筑群。收纳珍宝无数,释迦牟尼金像、贝叶经、强巴佛、盛乐金刚、珍珠坛城、格鲁派上师供宗喀巴、纯金台珊瑚长寿灌顶宝瓶、羌姆头饰、空行母、松赞干布法王盔、骷髅碗等。在这里的很多喇嘛,大都享受国*家的正常补贴和工资,相当于正式的国*家工作人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