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我去找她的时候,我还经常拉着老大姐一起去。慢慢的老大姐找借口不愿意去了。希望我自己多和她接触。那时候她住在她姐姐家里,她二姐因夫妻感情不合离婚另过,自己单独有套房子,她二姐一见我去就躲开,借口买菜或者有事什么的,给我们制造单独在一起的机会。开始的时候,到了吃饭的时间我就走,吃完饭再去,她二姐见我这样就邀请我一起吃,开头有些不好意思,后来习惯了从一天一顿逐渐发展到一天两顿。最初吃完饭还知道帮二姐收拾一下,再往后吃完饭顺势往床上一躺,享受着“大爷”的待遇。
我们的事她父母知道了,发动全家对我展开调查,后来发现我家世清白,除了年纪比她大8岁之外,好象还没什么可挑剔的。加上每月有千把元的薪水,还时不时有额外的奖金,还是比较满意的。双方家长私下见面了,大致商量了一下我们俩的事,她回来的时候,师父说她到二十六才可以结婚,于是选了个日子,先给我们订婚,这样我们名正言顺经常在一起,别人也说不出来什么。
小孟打来电话,说洛阳有花会,他单位组织的,还有一个名额,问我去不去。我正好也闷得慌,就向单位请假,很顺利就请下假来了。让小张跟我一起去,她说她不想去,坐车晕车,身体不舒服,我也没勉强。
晚上坐车去了洛阳,第二天开始逛,花会,龙门石窟。拍了很多照片。白马寺也去了,好象经过重新整修了,里面的和尚也基本换人了,没有一个熟悉的。洛阳专门有一条街出售古玩和旧东西的,我和小孟去转了,门市里摆放的东西除了古钱,玉饰品,瓷器外,还有一些铜佛像,不过都是锈迹斑斑,有的还带着泥,从做工来看,很粗糙,不是很精致,赝品居多,有些甚至还有砂轮打磨过的痕迹。小孟看中一张孔子画像,跟店主软磨硬泡侃了半天价格,七十块钱买下来了,也算有收获。
这时候天黑下来了,我们在街边的小摊上随便吃了点开始往回走。在一条街道的拐角处发现了一个小摊,摆放着一方端砚,一个笔洗,还有一个雕成莲花状的东西,旁边还有两个不知道什么材质的小蛇。我们走过去蹲下来看,摆摊的是一个农民摸样的老头,我们向他问价钱,他操着浓重的河南口音说,单要砚台一百五,全要的话,两百八。我看到旁边还有一卷画轴,顺手打开来看,看到落款处一惊,竟然是:米芾。小孟从旁边伸过头来说,肯定是假的,米芾的真迹几乎没有传世。画很潮湿有些地方还粘连,,是一幅残卷,只有多半截,我问老头为什么不完整,老头说是家里挖红薯窖的时候挖出来的,挖出来时就这样,他也不懂.如果想要的话再给二十块钱,一共三百。我也没说话,从兜里掏出二百,又找小孟借了一百递给老头,把地上的东西,连蛇皮带子一共提在手里。
日期:2013-08-19 19:38:00
三昧真火
回到宾馆,小孟一直埋怨,说我连价也不还,肯定买了假货,我告诉他,对于古董我专门看过这方面的书,其他的不知道,这方端砚肯定是真的,哪怕其他都是假的,就这一方端砚,其价值也不止这个价钱。小孟见我如此有把握,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他顺手拿过那幅画,打开来看。
我在旁边摆弄那个莲花状的东西,我发现这东西不象是佛像的底座,倒有点象佛像手中拿的东西。从材质来看,应该是黄铜。莲花瓣上似乎还刻有弯弯曲曲的字迹,好象是梵文,斑斑锈蚀的掩盖,加上房间的灯光不是很明亮,根本看不清楚写的什么。把这个放在一边,又拿起那两条蛇,很沉重,感觉压手,随意摆弄,感觉可以任意曲折,把蛇头与蛇尾环绕,正好形成一个手环状,蛇身的鳞片张开,却很柔顺,套在手腕上感觉小一些,如果没估计错的话,应该是女性的饰品。
我把两条蛇递给小孟,请他看什么材质,他拿过去掂了一下,又拿出钥匙链,把上面的一个小刀打开,在一片鳞片上把泥土刮了刮,对着灯光仔细看了一下,很肯定的说:哈,这次你可赚了,这东西是金的。
我们俩一直谈论这这次洛阳之行,意外的收获使我们难以入睡.好容易熬到天亮,我们俩在宾馆附近找了一家专门坐首饰的珠宝店,把两条小蛇递过去,请伙计帮忙清洗一下。当伙计把清洗干净的小蛇递给我们的时候才发现,真得是好精致的两件艺术品,黄金制做的主体,鳞片全用银丝镶嵌到蛇身上,蛇的两只眼睛是两颗黑色的宝石,最奇特的是蛇身体上五彩斑斓的图案,在伙计清洗的时候竟然没有被洗掉,不知道用的什么材料。小孟在首饰店买了两个首饰盒,把两条蛇放进去,随手递给我,笑着说:三百块钱买金子,真是便宜,可遇不可求的缘分啊,回去送给小张,保证抱得美人归。
吃完晚饭,休息了一会。小孟在房间里看电视,白天转了一天很累了。腰酸背疼浑身不得劲。宾馆外面往西在街口有个街心小公园,很热闹。一帮人围在一起不知道在做什么,还不时传来喝彩声和鼓掌声。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个中年人带着一帮子孩子在练习武术基本功,旁边还放着大刀片,红缨枪之类的兵器。一个小姑娘在打一趟小红拳,套路严谨,闪转腾挪,根基稳固,居然很有章法。
看了一会,我也有想手痒,生起打拳的念头,转身往里走,在一处空地上,先活动了一下胳膊腿,先打了一套郝式太极拳小架.休息了一小会,接着走小时候老人教我的怪步子,慢慢全身都活动开了,额头也有些汗出来,浑身的酸痛开始消失,然后开始打老人所教的拳路一路一路往下打,兴致正高的时候,旁边有人鼓掌,我抬头一看,原来是在前边教武术的那个中年人。
我收住了架势看着他,他见我不打了,笑着说:我去厕所,看你在这打拳,发现路子很熟悉,就看了一会。我说,小红拳和大红拳在全国流行,我会也不希奇。他说,大小红拳是没什么希奇,但是会西凉掌和金刚三昧掌的人就不是很多了。我听了一楞,我知道我练的是西凉掌,另外一套老头没说过,我根本不知道。我又按照套路走了几个动作,双手结印,问他,你认识这趟拳?它叫金刚三昧掌?
他不说话,把腰间的板带紧了紧,拉开架势,走了一路孙膑拳.我很吃惊,因为这套孙膑拳是老偶秘传给我的,据说从没教过外人,他怎么会呢?看到神采飞扬处,我终于忍不住,下场和他叉起手来.几趟下来,我发现他拳路精湛,功夫颇深,技击技巧非常巧妙,偶尔总能使出些不同寻常的招式来,不象正宗的孙膑拳套路,却能看出同出一源.
三十几个照面过去了,由于长期疏于习练,不禁有些气喘吁吁,脚步也有些散乱,中年人看出我的尴尬,哈哈一笑,跳出圈外,左臂向后一背,右手单掌直立做了个行礼的手势.看到这个手势,不禁眼前有些恍惚,这不是老头常做的动作嘛?难道说,老头另外还有传人?
中年男子走了过来问:”正宗拳路,小兄弟是从河北来的吗?””什么?”我更觉得希奇,我和他交流讲的是普通话,他怎么知道我来自河北呢? 看着我一脸的疑问,中年男子又说:”我家是兰考的,此孙膑拳乃我家传绝技,从无外传,但是我伯父中年在白马寺出家,wen~ge被迫还俗.回家呆了没多久,就出外逃难了.过了一年回到家乡,跟我父亲说祖传的拳路教了外人,同时还把在西域获得的一串手串送给了他.如果将来有人拿着这串手串来找,同时又能打出家传套路者,肯定是那个徒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