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弄丢了女儿,也丢了我的心》
第59节

作者: 浪子月hojo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8-27 19:41:14
  一百二十三、喜子
  阳东村并不难找,我一下子就找到了。村子不是很大,根据我多年在农村居住的经验,村子里的人们基本都互相认识,这时候只要编个理由,随便打听一个村民,就能够知道这个叫王友喜的人的下落。
  在打听人之前,我先在村子里自己走了走。我想试试,能不能自己找到女儿。虽然女儿现在已经长大了,但我非常有信心,只要看到女儿,见到她的眉眼,我准能一眼就认出来。这是中午时分,再加上是冬天,在外面闲逛的人并不多。我走了一会,经过一些人家,也见到了几个年轻的村妇,直觉告诉我,她们都不是我的女儿。
  我的女儿一定高挑漂亮,皮肤白皙,大眼睛像我。这些明显有着典型特征的南方女子,绝对不是我要寻找的对象。
  走着走着,我的心里开始紧张。如果下一个见到的年轻女孩,真的是我女儿,我该怎样上前打招呼?
  我大概走了一个小时,也没有看到像我女儿的人。我又累又饿,决定还是找人问一下。我选择了一户看起来极为普通的人家走了进去。这家人院门是敞开的,里面有一个中年妇女坐在凳子上,正剥着几头大蒜。
  您好。我径直走过去问她。请问,您知道王友喜家在哪里吗?
  也许是我没有说本地话,而且衣着比较光鲜的原因,一下子就引起了妇女的注意。她热情地站起身来。

  谁家?她又问了一遍。
  王友喜家。你们村的。
  哦哦。妇女从头到尾把我打量了一番。你是他什么人呀?她问。
  我是他家一个外地亲戚,很多年没见了。他家现在住哪啊?我装得很沉着,实际上心跳已经快控制不住了。
  你是喜子家亲戚呀,真不知道他还有外地亲戚呢。这样吧,我带你过去,我说了你也不一定找得到。妇女放下手里的大蒜,拍拍屁股领着我向院子外面走去。
  谢谢你妹妹。我颤抖着谢过了她,就跟着她向王友喜家走过去。王友喜家离这个妇女家不远,几步就到了。王友喜家是个小院子,院门紧闭,但是家里应该有人,我能看到一缕缕的炊烟从他家的烟囱里冒出来。

  喜子!王友喜!妇女用高亢的嗓门喊着。来客人了,快出来!
  我听到了脚步声,吱呀一声门开了,出来一个女人,满脸的皱纹,佝偻着身子。小燕呀。什么事?
  这个大姐找你家喜子,说是你家亲戚。我家里锅上还做着饭呢,就先回去了,你们慢慢聊。说完,带路的妇女就回去了。
  老年女人用狐疑的眼光看着我。

  你是谁呀?她问。她手扶着门,丝毫没有让我进去说话的意思。
  您是王友喜的什么人?我问。声音里依然带着颤抖。我说话的同时,眼睛一直往门里瞄,希望能看见小凤的身影。
  我是他妈,你是谁,我怎么记不得你了?老太太依旧没有让我进去。
  我是王友喜的同学!您不记得我了?让我进去说吧!我判断老太太至少七十岁,我不相信她的记忆力那么好,能够记得自己儿子的同学都有谁。

  果然,这一招奏了效。老太太让开身子,让我进了院子。喜,喜。她朝房间喊。几秒钟之后,出来了两个人,一男一女。
  日期:2013-08-27 20:48:24
  一百二十四、照片
  你就是王友喜?我激动地迎上去问。面前的这个男人,年龄在五十岁上下,瘦骨嶙峋,留着平头,一看就是比较老实的庄稼人。他旁边的女人看不出年龄,皮肤黑黑的,灰白色的头发胡乱地扎在一起,腰上系着一块油腻腻看不出颜色的围裙,也很老实的样子。
  对啊,我是,你是谁,有什么事?王友喜向后退了几步,问我。

  大哥。我姓刘,叫刘秀秀。你还记得吗,我是小凤的亲妈啊。
  我的话一说出口,气氛变得很尴尬。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三个人谁都没有开口。
  小凤在吗,让我看看她行吗,我就看一眼就行。
  我打破了沉默,颤抖着说。
  又是一大段沉默。最后,王友喜长叹了一口气,开了口。
  进去说吧。小凤她不在家。
  什么小凤,她叫王莎莎。一直没说话的女人冷不丁地冒出一句。
  走吧,进屋说话。王友喜又说了一次。我跟着他俩进了屋,屋里有饭菜的香气,看来这一家人还没有吃午饭。
  你们先吃饭吧,吃完饭再说。进屋以后,女人的情绪显得很不稳定,撂下这句话,就到另外一个小屋去了。他家的饭厅很大,留下老太太,王友喜和我三个人。我站在那里,手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你还没吃午饭呢吧?吃完再慢慢说。现在孩子不在家,就我们三个在,没关系。王友喜打破了我的尴尬,搬了一个凳子,又拿了一双碗筷给我。桌上有一盆粥和一碗咸菜,还有一大盘炒鸡蛋和一盘炒茄子。王友喜先给老太太盛了碗粥,又给自己盛了一碗。
  吃吧,别客气,吃饱了再说事。王友喜淡淡地招呼着我。
  我根本吃不下去,粥不太热,我盛了一碗,夹了一点咸菜,吃了下去,没好意思动其他的菜。吃完,我就静静地坐着,紧张地观察着王友喜的家。我看到门口的柜子顶上放着一个陈旧的木鼓,上面的图像依稀可见,是一只大狗。这一定是我女儿玩过的玩具了,我激动地想。
  在墙角的木柜上,我看见了一个相框,里面是一个合影。厅里的光线比较暗,我看不太清,于是我跑过去,看见这是一张彩色的全家福,镶嵌在相框里已经有点褪色。里面有王友喜、王友喜的媳妇,还有老太太,在最中间的,是一个六七岁的女孩,扎着冲天辫,脸圆圆的,咧着有豁牙的小嘴,笑得和一朵花一样。上面用手写体刻着:一九八一年海门留念。
  这是我的女儿!我的小凤!我一下就认出来了!那眉眼,那笑。我拿着照片,怔怔地站在那里,看了又看,还用手指轻轻地抹去照片上面的灰尘,一遍一遍地摸着照片中女儿的小脸蛋。小凤,我的小凤。对不起,妈妈不称职,妈妈没有一直陪着你长大。
  一直到王友喜和老太太吃完饭,他的媳妇也没有从屋里出来。王友喜收拾好碗筷,叫我进屋谈。我恋恋不舍地放下女儿的照片,跟着他进屋了。
  进了屋子,我被一幅更大的照片吸引了。那是一张年轻女孩的艺术照,被放得很大,挂在床头。女孩烫着卷发,抹着口红,穿着白纱裙坐在一个欧式风格的靠椅上。
  小凤!我喊出来。这一定是小凤长大以后的照片了,小凤的眼睛形状不像我,我的眼睛虽然大,但是形状比较像杏仁,小凤的眼角稍稍有点上翘,细长,有点厉害的感觉。那一定是遗传了他爸爸的基因。他爸爸长什么样,在我的印象中早已模糊了,也或许是我根本不想记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