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天其实一眼就认出了这几个孩子,但碍于自己的身份也没敢去认,生怕给孩子们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凭良心说,他还是很喜欢几个孩子的,这四个小东西很小的时候成天在食客里缠着大人们唧唧喳喳的,很是惹人喜欢。
在大草原劳动,活仿佛是做不完。
每天,几个知青都要骑马赶着羊群去离驻地很远的草地,那边的水、草比较丰盈,适合羊群的活动。恨天则在基干民兵的监督下在指定地点干粗活。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在平淡和寂寞中被打发掉。
有几回,恨天被民兵押解着挑水经过生产队部时,无意间都看到了一个似乎有些熟悉的背影。
恨天一时还难以断定这人是谁,但那个背影似乎又那样的熟悉……
草原的天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马上就一抹脸成了乌云漫卷,冰雹加杂着大雪子铺天盖地的把大地变成白茫茫的一片……这个时候要是正赶着羊群的话可就遭殃了!
在强烈的集体意识中,知青们从没有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丢失过生产队的畜群,即使自己遭点罪也没有让集体受过什么损失。5、60年代脍炙人口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激励着青年们,让那一代人在风浪中经受着考验。
终于,恨天在又一次路过队部时失口喊出了那个积压在心头几十年的名字“黄亮!”
被喊的那人浑身猛的一震,也许是很多年没有人叫过这个名字的缘故,好半天,他才缓缓的转过身子,一张刻满沧桑的脸上,锐利的目光在恨天的身上扫视了许久。
恨天几乎立刻就确定了眼前这个人的身份。
没错,此人正是多年前从宪兵的枪口下把自己拉出来的那位保密局将军!
黄亮躲在大草原里已经很久了。
当初为领袖做完那餐民族大团结后,卸甲归田的黄亮无处可去,就跟着蒙族少女可可回到了她的家乡锡林郭勒大草原。
黄亮没有亲人,就把可可当成了自己的妹子对待,和可可的家人相处的很好。经历了大风大浪的黄亮再没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久而久之,便被人们忘却。
若不是今日恨天想起了他的名字,黄亮怕是真的要终老于此了。
夜里,寒风凛冽,黄亮拎了壶自己酿的烧酒来到恨天住的窝棚里,两个相识于抗战中的老朋友盘腿而坐,相对无语。
许久,还是端起了各自面前的酒杯,重重的碰了碰“啥也不说了,干了!”恨天明白,自己的那点历史都捏在人家的手心里,而人家的那点儿秘密在这里显得无足轻重,人家肩膀上曾经扛过国民党的梅花,也扛过新中国的金星……于是,从那天开始,两个人便心照不宣,隔三差五的喝上一壶小酒,吃上一盘小肉,彼此绝口不再提当年,倒也融洽。
60年代,台湾的窜扰活动基本上停止了。而我国卧榻之侧的北极熊却开始活跃起来。毗邻内蒙大草原的外蒙是前苏联窜扰特工的必经之路,而漫长的边境线上总有几处防范的疏漏,不少苏联特务就是利用这些疏漏几进几出,如同入无人之境……
前苏联的“契塔伊斯卡娅”训练学校专门培训前往中国进行破坏活动的特工,也是前苏联克格勃负责培训亚洲特工里最大的间谍学校。当年天津风云一时的红卫兵领袖人物傅索安就曾在此任教官,而今,这里即将派出一个精悍的谍报小组前往中国,组长是个年轻而老练的家伙,人们都叫他“老卢”。
日期:2012-4-24 5:19:00
“老卢”其实很年轻,也就40出头的样子,儒雅俊朗,戴着金丝边儿眼镜,周身散发着浓郁的书卷气。
1962年的边疆伊犁事件中,就是这位“老卢”亲自带着克格勃化装成边民混入中国境内,在赫鲁晓夫的指挥下,“老卢”的班子精心策划了几万名边民叛逃,连当时的伊犁军分区司令祖龙耶夫少将都被他策反成功,足见此人的功力之深。
西方谍报圈里的人提起伊犁事件就会联想到神秘的“老卢”……
注:“伊犁事件”是发生于1962年4月下旬的一次震惊世界的边境居民集体叛逃事件。这次事件是由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根据时任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的指示一手策划、指挥实施的。
克格勃启用“老卢”亲自出马,用心之险恶可见一斑,他们的目的自然是针对内蒙边缘的某国防设施,也就是后来很著名的某军械试验基地。
间谍学校为“老卢”配备的成员都是各方面的全才,代号“貔貅”的冷血杀手射手便是其中之一。
中国古代的历史传说中,貔貅凶猛威武,喜吸食魔怪的精血,并转化为财富,它在天上负责的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也有一种说法它是龙的第九个儿子……
射手这个家伙精通烹饪,是从中国偷渡到苏联的负案在逃者,经过系统的训练,成为间谍学校中最冷酷的杀手之一,擅长用飞刀和布置迷魂阵,在同学当中享有“逃脱大师”的美名。
为配合“老卢”更好的完成既定任务,克格勃总部特意从远东某基地调来一名女特工,代号“冰”。与代号“老卢”的特工头目是夫妻关系。“冰”的长相很能迷惑人,如果穿着普通服饰行走在大街上的话,绝对不会有人觉得她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么说吧,“老卢”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而“冰”往那儿一站,说到头了也就是个家庭妇女的范儿。
切莫小瞧了这位外表酷似家庭妇女的女性!
“冰”出身特工世家,其家庭成员的情报员身份最远可以追溯到十月革命期间的“契卡”……
伟大卫国战争后期,年轻的“冰”大学毕业后旋即按照家族训诫宣誓加入了克格勃,并且与当时的教官“老卢”相识,后来成为名噪一时的“阴谋夫妻”。“冰”和“老卢”曾经有过一女,代号“司音”,出生数月时离奇失踪。有人传言是被克格勃的少年特工培训学校抱走了……
为这,“冰”的家族长辈亲自出马,向当时的苏共最高领导要说法。此事最后不了了之。
“冰”是克格勃易装大师,她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变身为任何想变成的角色!这在后来的间谍行动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除了易装,这个貌似忠厚的女性还是“燕子”中的佼佼者,擅长用美人计迷惑对手,然后断然消灭对方……
这三个人各怀鬼胎,各安心事的凑到了一起。
对于校方的精心安排,“老卢”表示满意。于是,经过一段时间对射手的接触和了解,三人小组开始行动了……
当“老卢”和他的组员们再次出现在呼和浩特的大街上时,穿着打扮已经与当地人毫无二致。
“老卢”一副书呆子的扮相,穿中山装,戴着特制加工过的厚底眼镜,手里提着样式很普通的工作包,脚蹬一双老旧的皮鞋,看上去,和那个年头所有的中国知识分子们一样,很普通。
“冰”的打扮则更接近于百姓生活,挎着个菜篮子,一身蒙族妇女的衣着,被寒风吹的红扑扑的脸上显出那种很健康的颜色,走在街上丝毫不引人注目,全无在谍报学校里的那种雍容华贵。
“冷血貔貅”射手把自己从头到脚整成了一个普通工人,坐在路边的小吃店里,一边喝着粥,一边啃着馒头,一副满足的样子。
从现在开始,“老卢”不存在了,连名字也完全中国化,叫卢工,是呼和浩特某中学的老师;“冰”也用了她过去的名字,稍加改动,叫白冰含;“冷血貔貅”则更名为沈科,是包头钢铁厂的工人。
这三个人的出现,让我们的故事更加曲折,更加精彩,也更加惊心动魄……
日期:2012-4-24 5:28:00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