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11-21 8:26:57
我的老家是在乡下,地处丘岭地带,交通极不发达,家家户户都种地,很少到外面去,所以那里的民风相当纯朴。爷爷养育了五个孩子,前几个姑姑伯伯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只有我爸爸和小叔叔例外。我爸爸和小叔叔很小就被我爷爷送到外面读书,后来我爸爸就在这个城市找了工作,结婚定居了。由于隔的太远,我们一年才能回去两三趟,可这也没有影响老人家对我们的感情。尤其是爷爷奶奶,总喜欢和我说一些他们年轻时的事情。这些事情在我们小辈眼里,实在是过于荒诞离奇,我一度怀疑是老人自己编造的故事,可是老人很认真的告诉我,这些都是他们真实经历的,所以我在这里写下来
日期:2011-11-21 8:53:00
当然这已经是四五年前的事情了,爷爷已经在那一年的年十六走了,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很难受,老人家操劳了一辈子,没享到多少清福便早早走了,真的很愧疚
回到正题,先讲爷爷的事。 我爷爷他们那个年代,家里的孩子都有很多,我太爷爷就养了五个儿子,两个女儿。爷爷排行老二,太奶奶因为生儿子的缘故,在家族里也很受敬重。
可这就苦了我爷爷,大爷爷和太爷爷奶奶每天都要下地干活,照顾弟弟妹妹的任务就交给了八九岁的爷爷。“那帮小兔崽子,太皮实了,我天天恨不得拿绳子给他们拴一块…”爷爷往炉子里塞了一把松针,炉火把他的脸映的红红的,他的脸上挂着无奈的笑“那天我实是烦的慌,就把他们锁在家里,自己跑到坡上耍去了。”
日期:2011-11-21 9:09:00
那时候正值玉米的收获季节,坡上堆着成堆成堆的玉米。到底还是小孩子,爷爷窜到一户人的地里,拿衣兜捧了一兜的玉米〔额…偷窃行为,请勿模仿〕。可是当他走到地头时,却突然发现地头上有一座新坟。当时的农村并不普及火葬,家里有人去世,除了葬在祖坟,就葬在家里的地旁或是院子外,作守护之意。
爷爷也没有在意,径自穿过它,到别处玩去了。
日期:2011-11-21 9:28:00
可到了傍晚,怪事就发生了。
爷爷玩累了,看看天色发现爸妈快要回家了,他顿时着急起来,可不能让他们发现自己扔下弟妹,自己跑出来玩。肯定要被发几天不准吃饭
眼见天色越来越黑,他一手拿着包袱,一边匆匆往家赶。乡下的晚上本人烟稀少,但爷爷素来胆大倒也没感到害怕。在经过一片地时,爷爷突然感到一阵彻骨的凉意,他一个冷战,这夏天还没过利索,怎么会这么冷?而且刚刚还好好的啊。
神使鬼差般的,爷爷偏头看了看,就又对上了那块森冷的墓碑。
日期:2011-11-21 9:43:00
其实在乡下,坟墓什么的很常见,田间地头村前村后随处可见,爷爷也不是个胆小的人,可是此时面对这块碑,竟生出一股诡异的气氛来。
爷爷抹了把冷汗,加快乐脚步,可是走了半天,他发现身后像是多了个人,他快他也快,他慢他也慢。在这乡间的夜里说不出的奇怪。眼见夜色越来越浓,可平日十几分钟就能到达的路程竟还没走完!
日期:2011-11-21 10:31:00
爷爷迟疑的回头一看,身后空空荡荡的,哪有什么人?!可明明听到有脚步声!
片刻后,爷爷看到了一件让他魂飞魄散的事情,那个墓碑,竟只离他十几米远! 也就是说,他始终是在这一带转悠,根本没有走远!
这时,就算他再胆大也只是一个九岁的孩子,他想起乡亲们说过的“鬼打墙”被困住的人可能永远都走不出来。
“现在想想,当时可真够丢人的”爷爷吸了一口旱烟,脸上的表情十分复杂“我当时就吓得连玉米带衣服都扔掉了。跟个没头苍蝇似的乱跑。说也奇怪,就这么跑出来了。远远的回头一瞧,那里站着个红衣服的人,像是突然冒出来似的,还在那笑,那声音,是真糁人…”
日期:2011-11-21 10:50:00
“您是怎么跑出来的?”好奇心作祟,我忍不住插了句话。
爷爷笑了,又往炉子里添了把干草“我跑到家里时,天都黑透了。你太爷爷以为我跑丢了,正挨家挨户的找,你太奶奶急的直抹眼泪。见我回来,还丢了褂子,把她气的啊,找回你太爷爷,两个人揍了我一夜,两天没让我吃饭。”
我还是很疑惑“爷爷,你还没告诉我是怎么回事呢?”
他沉吟半晌“她是在我惩罚我偷了她家的粮食呢。后来我才知道,那坟里埋的是临村的一个小媳妇,得了痨病死了。那天我看到的那个人影应该就是她”
日期:2011-11-21 10:51:00
“您是怎么跑出来的?”好奇心作祟,我忍不住插了句话。
爷爷笑了,又往炉子里添了把干草“我跑到家里时,天都黑透了。你太爷爷以为我跑丢了,正挨家挨户的找,你太奶奶急的直抹眼泪。见我回来,还丢了褂子,把她气的啊,找回你太爷爷,两个人揍了我一夜,两天没让我吃饭。”
我还是很疑惑“爷爷,你还没告诉我是怎么回事呢?”
他沉吟半晌“她是在我惩罚我偷了她家的粮食呢。后来我才知道,那坟里埋的是临村的一个小媳妇,得了痨病死了。那天我看到的那个人影应该就是她”
日期:2011-11-21 11:10:00
插一下说个我四爷爷遇到的事情。 我的几个爷爷奶奶,不是已经去世,便是远居外省。在本地,也就剩下爷爷和五爷爷两家。五爷爷年纪也大了,但生性活泼,最爱和我们这些小辈打成一片,这个故事就是一次聊天时他讲给我的。这次以第一人称讲述
日期:2011-11-21 11:30:00
“当时正好是大跃进那阵,村里不是都有生产队吗?我当时才十四,也没上学,早早就帮爹妈干活了,还不是为了多赚两个工分,到年底分粮时能多分点,养活这一大家子人啊…”他摘下老花镜,抹了把眼睛,继续说“发生那事的时候,正好是麦收,村里当时收了麦子,各家各户只能留点口粮,剩下的都要用车拉到县城里过磅,这可是个美差,多少人争着去啊,又包食宿还发粮油票。”
日期:2011-11-21 11:43:00
“好福利啊…”我一边往嘴里塞着糖果,一边含混不清的说道。
他眯了眯眼表示赞同“当时押车的是我的一个表舅,他看我们家困难,就跟队上申请让我跟着车队走,队上也同意了。”突然,他的表情顿时变得凝重起来,像是想起了一些不愉快的事。“可就在送粮的前一天,晒粮场就出事了。当时村里的一个姓王的老太婆,她媳妇闹了矛盾,一气之下,跑到晒粮场旁边的大柳树上上吊了。这可不大吉利。”
日期:2011-11-21 12:31:00
“队里怕这事传出去,对售粮有影响。便准备把这事压下去。我们每个押送的人都被警告了一番,村里也象征性的赔了老太家里些钱作为丧葬费,这事也就这么压下来了。”
日期:2011-11-21 12:44:00
“当天晚上守粮的人就跟我们反映,粮场不大太平。很邪。睡觉时总听见有个声音在耳边哭诉,让人出一身冷汗。可待人睁开眼仔细听时,声音又没了。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那个老太。可是再仔细一想,现在是社会主义社会了,哪有什么鬼神一说啊,然后就放心的上路了。蓉蓉〔我小名〕你是不知道,爷爷有多后悔去了那喔…”
日期:2011-11-21 13:06:00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