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有女初长成》
第46节

作者: 伊薇妮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2-10-7 22:54:00
  众人在路上不住与白尔雅套近乎,对她从相貌到医术是啧啧称赞,赞叹不绝。白尔雅只是礼貌地道谢,推说不足挂齿。余贤心里却像中了大奖似的,他也被人赞了几句,说他娶了个好媳妇。一听到白尔雅是个大学生,众人的目光更加欣羡,语气更加奉承。倒是把王嫣晾在一边,牵着杨阳走在后面有些冷清。
  到了杨阳家里,众人依依不舍地跟余贤夫妇告辞,临行留话邀请他们有空来玩。余贤夫妇大方地应承着。杨清玉此刻已经在家,客人走后他将原来准备好的饭菜置了出来。
  饭桌上,余贤夫妇几次欲言又止,王嫣看出来了,全当不知。饭后,杨阳单独在厅堂里看电视,王嫣和白尔雅在灶台前收拾碗筷,余贤和杨清玉在饭桌前小声地聊着。余贤终于鼓起勇气,红着脸说出了埋藏许久的想法,“大哥,求你件事情。”杨清玉说道,“什么事?先别说求不求的。”余贤说道,“这事我琢磨了很久,尔雅也有这样的想法。我跟她在一起这么久了,一直没个孩子。尔雅略懂中医,我们也调理过,就是一直不见效。我们想,认个干孩子。”

  杨清玉说道,“就为这事啊,自古以来认干孩子的不少,如果你们有这种想法,倒也不错。”余贤厚着脸皮说道,“大哥,我跟尔雅真心喜欢杨阳这孩子。”杨清玉听出他的意思,“原来是要认杨阳,我没意见,不过我得跟王嫣商量一下。”余贤说道,“大哥,人都是会老的,老了都想要子孙孝顺,想要天伦之乐。我不知前世造了什么孽,让我今生断子绝孙。”说完,他举起袖子抹了抹两只眼睛。

  杨清玉劝道,“可别这么说,男子汉有泪要往肚里咽。你们现在还年轻,以后会有的。要不,你们先去医院看看?”余贤叹了口气,低头看着自己的鞋面,“医院去过了,偏方也用过了,可。。。上天就是要绝我的种。”杨清玉问道,“医院怎么说?你们谁有问题?得的可是什么病症?”余贤抬头看了看白尔雅的背影说道,“医生说我们都非常正常,没有什么病症。”杨清玉说道,“既然医生说正常,可能过些时候就会有,你别着急。”余贤说道,“大哥,你可是舍不得杨阳?”

  “哪有舍不得的。”杨清玉说道,“你们认她,她多两个人疼爱,我高兴还来不及呢。”余贤谢道,“那如果大嫂同意,我们寻个好日子,叫些亲朋好友过来吃顿饭,宣布一下。”杨清玉点头说好,余贤涨得发红的脸色缓和了一点。
  白尔雅见余贤在桌前给她竖了大拇指暗示,心里也轻松了许多。她顿时来了精神,跟王嫣抢着收拾灶台。王嫣觉着莫名其妙,任白尔雅抢过抹布收拾去。
  余贤夫妇走后,杨清玉在枕边对着王嫣讲了这事。王嫣听后立刻反对,理由是杨阳真心不喜欢余贤夫妇,而且白尔雅什么来历并不清楚。
2012-10-9 13:11:00
  王嫣说,“虽然他们平日行为如普通人,但不是正常人。我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如何变成这样的。余贤是你的朋友,我们可以来往,但我不会把杨阳也变成那样。”
  杨清玉说道,“你不能搞种族歧视,阶级分化。”王嫣直起身来,盘腿坐着说道,“你知道什么是种族,什么是阶级吗?杨阳已经够特别了,我不能把她推向危险地带。这事,反正杨阳不乐意,我也不同意。”杨清玉正要开口,王嫣说道,“休得再提。”
  多日后,余贤夫妇满心欢喜地再来拜访,杨清玉给了否定的答复,余氏夫妻俩的笑脸立刻冻结了。杨清玉安慰余贤夫妇再等等,并举例说村里有对夫妇结婚五年才得了第一个孩子。孩子的亲生爹娘都如此表态,余贤夫妇只好作罢,以后不再提此事。

  薛逸夫果然在第二天天明的时候醒了过来,薛大元不再跟杨清玉一家计较。乡村从不缺少八卦,村民将这事和此后发生的另一件事情编造得绘声绘色,堪比得大奖的电影编剧。
  薛逸夫在生死关头的时候,村里一伙青年捡了太婆家的钥匙。为了证实这些孩子说的真假,他们结伴当夜进了太婆的遗居。据当事人回忆,开始一切如常,他们还喝着啤酒,吃着花生米,有说有笑。忽然,果然如孩子们所说,太婆卧室里的一只木钟“当。。。”地响了十一下,自动走了起来。有人看了自己的手表,木钟响的时候正是十一点,分秒不差。青年们进之前都留意过,木钟的指针不动,停在一点一刻。不知是谁将指针拨到十一点位置,然后上了发条。但是一番互相盘问,证明没有人接近过木钟。鉴于他们都有心理准备,加之人多,心里倒也不怎么恐惧。他们在房间里扫视了一圈,期待能看到太婆的亡魂,红妆女鬼。可他们仔仔细细地巡视了好几遍,房间里不见任何异类。等到天明,他们不禁失望而归。

  对于青年们和孩子们的说法,村民猜测,孩子的眼睛比较纯洁,能见到大人见不到的。又或者是孩子们在集体撒谎?那薛逸夫的状况如何解释?一时间众说纷纭,版本各异。
  但此事让村委会做了一个决定,太婆家的其中一把钥匙锁在了仓库里,另一把继续由杨红军保管。太婆的木楼似乎成了杨家村的一处凶屋,路过的避而远之,除了杨红军没有人再进去过。这个话题渐渐淡去,村人都忘记了一个重要的关键。杨红军经常进出太婆的屋子,那么关于诡异的木钟他或许知道些情况,但是竟一直没有人问过他,他也从来没有说过。
2012-10-9 16:10:00
  事实上,杨红军很少在太婆处待到天黑以后,即使在太婆去世后守夜也不会待到十点以后。太婆生前曾经告诉他,老木楼一带到了天黑就不怎么安宁,尤其在子时。于是太婆每次都坚持要他早点回去。杨红军问过原因,太婆说是老年人多,物品也太旧,煞气重。杨红军拗不过太婆的好意,回回听她的话,她要他回,他便回。

  那晚碰到孩子们纯是一个意外,他本来已经在家休息。后来不知怎么的,脑中老想着太婆屋里会出事,翻来覆去好几次后便出来看看,就撞上了惊慌而逃的孩子们。他送孩子们回家后,也回自己家睡了个囫囵觉。
  后来出的这些事情,是杨红军意想不到的。太婆说的话果然没错,子时最凶。只是那只木钟,太婆曾经说过,它坏了许久,早已遗失了发条,怎么会自动走了起来?
  他留着钥匙,因他是太婆唯一的有点血缘关系的亲人,是在太婆生前一直不离不弃照顾着她的人,这栋老木楼是太婆留给他的遗产。如今,他决心要去检查这只能在半夜十一点开始自己走动的木钟。
  杨红军去太婆卧房的时候是白天,窗外阳光正好,可以看到阳光中飞舞的细尘。卧房内的地板上浮着灰色的杂乱的脚印,这些都是夜探者留下的。他们还留下了不少垃圾,杨红军一一仔细清理了。他将地板拖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将家具擦得亮堂堂的,可以照得出人影来。

  他满意地看着太婆屋内整齐得如太婆还在时一样。高几上那只停在一点一刻的木钟静静地立着,像是在等候主人归来。杨红军站在高几前,盯着木钟,木钟的透明玻璃门淡淡地印着他的影子。
  木钟白色的圆形底面上贴着黑色规整的罗马数字,黑色曲线花饰的指针,曾经流淌了如梭的岁月。杨红军小心翼翼地打开玻璃门,抚摸着指针。他将指针拨到现在的时刻,两点四十七分。这只木钟是榫卯拼合,做工精致,杨红军有些不忍将它暴力拆除。他记得从年少的时候,就一直喜欢这只木钟。但木钟一直停留在一点一刻,他曾经试着想要让它走动起来,可是太婆阻止了他。太婆说,失去了发条,就如同失去了往日的年岁,再也找不回来了。杨红军提议配个新的发条,太婆说新的终不如旧的,即使木钟能够走动,也不再是原来的那只木钟了。看到木钟的指针一直停留在一点一刻的位置,杨红军认为太婆还在留恋某天的这一刻发生了让她难以忘怀的事情,也便随了她。

  现在,杨红军转而看着雕花木床叹道,“太婆,你到底藏着什么秘密?”木床和屋内所有家具一起沐浴在阳光下,继续享受着它们的生活。不管换了多少位主人,对于它们来说,都是它们的过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