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有女初长成》
第47节

作者: 伊薇妮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2-10-9 23:13:00
  杨红军将木钟搬回到了自己家里,端放在卧房的高脚柜上。他的妻子黄海燕见状,夺过木钟,将它摔了出去,“晦气的东西,你好意思拿回家里?”杨红军不顾妻子的唾骂,跑了出去。木钟的玻璃门碎了,杨红军将碎玻璃用袋子装好,抱着木钟回了太婆屋里。将木钟摆回原处,他才看到木钟外层的实木雕花少了一块,心疼不已,手指摸着断口的木纹,握了握拳又跑回了自己家里寻找。在家里的每个角落找了数遍,均不见这一小木块。奈何他的妻子女儿都说没有看见,黄海燕还幸灾乐祸地磕着瓜子,看着他笑,一副胜利者的姿态。杨红军悲痛不已,像丢了身体里的一个重要器官,气愤地用手指了指黄海燕,但最终还是没有骂出声来。

  黄海燕吐了一口瓜子壳,叫道,“你个没用的,怎么的,还想骂我?你赚这几个破钱,还想骂我?要不是靠我赚钱养着这个家,你们早就饿死了,真不知道你爹娘怎么生出你这样的蠢材来?。。。”杨红军大吼一声,“够了。。。”便甩开黄海燕出了家门。黄海燕在后头喊着,“有种出去就别回来。”她见杨红军头也不回地走远了,便对着女儿继续数落杨红军,“你爸像伺候亲爹娘似的伺候那个老太婆,原以为老太婆有不少资产。现在老太婆没了,只留下这么个破屋,还是闹鬼的破屋,一屋子的东西,他倒宝贝着。没出息的男人,三天两头往那跑,真是被鬼迷了心窍。。。”

  杨红军虽然被妻子气得不行,但多年的习惯早已磨灭了他的雄性。一会儿,他便平静下来,将刚才妻子的骂声抛在脑后。他在太婆的卧室里,低头站在木钟前,好像一个哀悼者。木钟依旧指向两点四十七分,这个角度像一个正立的v字,也像一个向下的指引。
  杨红军抬头看见钟摆弯了,便伸手去扶正。他的手指触及钟摆的背面,又仔细地摸了摸。钟摆背面的中心怎么有个圆形的裂缝?自己以前怎么一直没有注意到?他把钟摆拿出来,看到背后果然有个凹进去的圆圈。杨红军从太婆的针线盒里拿了一枚针,将针头伸进缝隙里,轻轻一锹,中心的小圆片被挑了出来。只见钟摆中心有个圆形的孔洞,孔内有一张交叠成指甲大小的纸片。杨红军将纸片挑了出来,小心地打开。只见几列蝇头小楷工整,写的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梁静思,杨幕友。杨幕友这三个字却是字迹不同,娟秀得像出自女人的手笔。杨红军推测这两个名字大概是两个人的签名。

2012-10-12 14:14:00
  杨红军想,这一定是对恩爱的夫妻,但是他们是什么人,跟太婆是什么关系?已经无人知晓,除非死人复生,坐在对面,与你喝茶聊她的人生。眼看天即将黑了,屋内沉浸在一片夕阳柔和的色彩里,如同一个致命的沼泽,风光无限却暗藏杀机。
  他将纸条叠好,重新放回钟摆内。木钟像只断了须的猫,蹲坐在高处,继续守护夜间的安宁。杨红军回了家,在黄海燕发了几通不痛不痒的牢骚后,安然用餐就寝。
  入冬以来,村子似在冬眠,人们也懒洋洋的,省了不少麻烦事情,杨家村安然度过了年末。
  1994年是新时代的开端,杨家村发生了不少的事情,但这只是个开始。
  1995年,杨家村外出求财的人基本都已归来。有了不少的本钱和经验,一个个家庭小作坊冒出顶尖。各行各业,各家各户干得热火朝天,每个人的眼珠子均呈铜钱的形状,裤兜也渐渐鼓了起来。
  杨清玉在朋友的介绍下做起了石灰生意。这些年惠州市大兴土木,光杨家村就盖了十几座新房子,石灰市场前景大,有时候几乎供不应求。惠州市的经济快速膨胀,杨阳家的生活也丰满了起来。虽然物质生活提高,但是夫妻俩起早摸黑在外头奔波,忽略了杨阳的成长。

  杨阳被留了男孩般的短发,穿着打扮均如男孩,整日混在男孩堆里,不仔细看都看不出她是女儿身。玩泥巴,爬树,捣蛋,无一不精。每日,她都全身黑乎乎,脏兮兮地回到家里。王嫣在外头滞了气,回家一见杨阳如此模样,忍不住将气全撒了出来,狠骂了她几句。杨阳受了委屈,眼里噙着泪花,窝在自己房间里关上门来小声啜泣。
  尽管课余玩得疯,杨阳的功课却一直是全班第一。王嫣和杨清玉听村里人提及自己的女儿,看他们的脸色无不露出赞叹之意。他们俩忙着工作,回家不是吃饭就是累得睡觉,更加放松了对杨阳的管束。
  杨阳也没惹出什么麻烦来,都是小打小闹,就像一阵轻烟,随风而逝。杨清玉和王嫣才得以安心工作赚钱养家糊口。
  宝山上的林婆渐渐打出了名气,惠州市各地送来了不少的老弱病残,请林婆收留。政府还拨款建了三层十来间的排屋,名其曰“林婆婆福利院”。福利院的日常开销大多来源于善心人的捐助和院内被收留人家的资助。而这资助金额是笔不小的款项,加之杨清云原来住的小平房被拆除,杨清云已差不多恢复了正常人的语言行为,杨清玉开了家庭会议,会议决定将杨清云接回家里调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