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点灯》
第11节

作者: 仇泓水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有一段时间,雷哥看上一个小姑娘,整天陪着人家上自习。小姑娘很上进,每天都看戴尔卡内基或者陈安之的成功学书籍,雷哥就抱着手机看鬼故事。于是人小姑娘觉得雷哥庸俗,跟他没有共同语言,雷哥很受伤,说同是中国人,怎么就没有共同语言。老三给他出主意,说:“哥,要不你也看看成功学,好歹有个共同的话题。”雷哥听了叹气,道:“别提了,高中看了三年,最后明白一个事儿。”

  “啥?”
  “所谓成功学家,就是卖成功学书籍最成功的人。”
  老二琢磨了半天,说:“哥,你要是不想看成功学,咱就诱导她看鬼故事。”
  雷哥把脸一苦:“我要是能诱导得了,还用得着废这功夫?”
  老二笑道:“山人自有妙计。”说罢附在雷哥耳边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了一回,雷哥将信将疑:“成吗?”老二道:“不成我把老三头拧下来给你当球踢。”

  两天后,雷哥喜滋滋地大宴宾客,对老二很是感谢了一番,说小姑娘开始看鬼故事了,看到害怕的地方,不自觉地往他身边凑。酒酣正半,雷哥凑过来,问我:“小九,你家不是在黄河边吗?有什么故事没有?”
  我问他:“你怎么想起这茬来了?”
  雷哥道:“看了黄河鬼棺,不知道是真是假。”
  我说:“你别猜了,黄河里的事,真真假假,谁都说不清。你要真想听故事,我可以给你讲几个。”
  我家乡是一个叫朔阳的小城,各位不要猜了,一样是化名。朔阳临黄河,黄河上多有怪异的事情,讲几段听听。
  乾隆年间,黄河大水,泽国千里。大水过后,河边的田地都成了淤泥滩,庄稼全被毁掉,百姓苦不堪言。损失不能挽回,只能打捞一些上游冲下来的家什之类,作为补偿。有个种瓜的老头,业余时间当石匠,开个猪食槽,砸个磨盘之类补贴家用。他也带着家人去河畔打捞。结果捞上来一口木头箱子。这木头箱子通体朱红,做成乌龟的形状,脚下踩着万里水波纹,身上披着河洛图,昂首抬头,神态威严,很是霸气。

  老石匠把箱子打捞上来,孙儿在旁边玩耍,不小心绊了一跤,摔在龟尾上,把龟尾压了一下,就听见“卡啦”一声响,龟背裂开,直直的升起半人高一块石碑来,上面密密麻麻写满文字。有识字的在旁边,读了一遍,说写的都是人名,不知道什么意思,猜测是哪个大户人家的族谱之类的东西。这人是个老童生,喜欢点风雅的东西,看见石碑上的字写得不错,借来拓了一份,说拿回去给自己孙子当字帖。

  老石匠检查了一遍那石碑的材质,不算太好,做不了什么好东西,就打算把石碑砸了,凿扇磨盘。把几个儿子叫过来,叮叮当当一顿凿,把石碑上的名字都磨平了,只是边缘有几处懒得处理,敲打出一扇好磨盘来。
  这扇磨盘用了没几年就废了,材质太差,经不起磨,掉石头渣滓。老石匠又选材料做了块新磨盘,这扇就磨盘就放在院门口铺路。
  大约过了三五年,来了夫妻两个乞丐,唱莲花落卖艺,走累了在老石匠家门口讨水喝。朔阳多走西口的人,贫穷一点的人家,往往是一路乞讨一路走。老石匠年轻时候就是乞讨着去内蒙的,看了这夫妻两个的处境,想起自己当年,不由得同情起来,就没撵他俩。老石匠边看他俩喝水,边跟他俩扯几句闲话,打听他们的来历。这两人说自己是上游陕西某县人,那男的念过几年书,是村里教书识字的先生。几年前黄河泛滥,家乡遭了水灾,逃荒出来的。

  说起那场水灾,两个乞丐泣不成声,说本来黄河泛滥,村里人已经躲出去了,家什被冲走一些,人畜倒是没什么损失。本来以为灾劫已经过去了,所有人回家收拾整理。不想当天夜里突然下了大雨,冲开旧河道,把整个村子都冲垮了。村里人被围困在水中,除了几个会水的,都让淹进去了。
  老石匠听得唏嘘不已,两个乞丐也说得泪流满面。男的说到激动处,手上不稳,把碗里的水洒了一些在地上,正好浸出石磨边缘上的字来。他看了几眼,惊奇地说这就是他妻子的名字。连忙趴在地上用袖子把尘土扫扫,旁边居然有他的名字,再扫开,残留的几个名字他都认识,全是他们村人。
  周围有看热闹的人,不知谁提起来,老童生那里有石碑的拓本,马上就有人跑去找老童生,不多时老童生拿了拓本气喘吁吁跑来。乞丐把拓本展开念了一遍,放生痛哭,说拓本上的名字全是他的乡亲,再对照石磨上的名字,发现凡是石磨上还留着名字的,全是活下来的人,名字被凿去的,全是死了的人,而名字被凿掉一般的几个,都在发大水的时候受了伤,无一不是缺胳膊少腿。再问他发大水的具体日子,居然是老石匠完成磨扇的当晚。

  后来又见多识广的老人说,那块石碑,其实是阎王手里的一页生死簿。那场大水一直浇到幽冥地府,连阎王殿都未能幸免,生死簿都被冲到阳间。老石匠凿掉名字,算是老石匠把那些人从阳间除名,应当为乞丐那村子灭村负责。也有人说老石匠动手改了生死簿,说明他不是一般人,大概是阎王手底下的判官投胎。
  这事是从县志里看来的,真假我不负责。
  第二件事也是发生在那次大水中,有一家穷苦人家,儿子将近三十没有娶亲。发大水的时候一样去河边捞东西,发现河里漂着一块木板。捞过来一看,才发现是一块门扇板,门上上锁着一个浑身赤裸的年轻女人,胯下锁着颗人头。人头的创口处被水泡得发白,没有头发,似乎是个和尚。门板上还钉着个竹篓,里面放着饵饼,也让水泡得稀嗒嗒的,看着有些恶心。有人看见门扇上有字,请来识字的先生念念,说是湖北某地某家的小姐,与和尚通奸被抓住,族中长老嫌辱没门风,把她放逐于此。并说过路君子要拿竹篓里的饵饼喂她,免得她早死,让她多受些苦楚。有搭救她的,算是违背圣人的教诲,要遭雷轰地火的灾劫,后世子孙男的为盗,女的为娼。旁人看那女的的模样,果然细皮嫩肉,不像是穷苦出身。

  有人说这女子不吉利,让那穷人把她放回河里,由他自生自灭。那穷人本来也被说动了,可巧那识字的先生是个不得志的老童生,念了一辈子子曰诗云,连个秀才都考不上。因此认为朱熹圣人就是那种“有的人死了,他不让别人好好活着”的类型,对他的感情和我们对莱布尼兹拉格朗日是一样一样一样的,于是想法有点个性化,就劝那穷人说:“你这一把把她推下河,她要是死了,就算死在你手上。你也知道,杀人有损阴德,以后到了阴间,上刀山,下油锅,被活剐成碎片喂狗的。上天有好生之德,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不如把她救下来。反正你儿子没有娶亲,留下来不好,就当是上庙里求了个媳妇。”那穷人听了他一会儿诈,一会儿夸,让他一顿大棒加胡萝卜敲得没了主意,况且穷苦人家,领回家的是个能生娃的就算媳妇,也没有那么多贞操礼义的说法,于是听他的把那女子放开。那女子吓得缩成一团,嘴里直喊“蛮子”,那先生就安慰了她一会,那女子安静下来,问先生他们怎么这幅打扮,脑门上梳着猪尾巴。

  先生觉得好笑,说自清初下了剃发令,天下男人哪个不是这副模样,谁知那女的居然不知道“剃发令”是什么。再仔细问,那女子虽然自称是湖北某地富户的小姐,但坚持称自己是明朝正德年间的人。说她随母亲去五台山礼佛的时候,被某个佛学修养很深的年轻和尚骗了。后来那和尚又借口云游修行,追到她家,扬言她要是不从,就把丑事抖出去。结果事情被族里人撞破,处以私刑,投入长江,由她自生自灭。她只知道自己漂了一天一夜,没想到世上已过了数百年,更不知道如何从长江漂到黄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