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力量——和驱魔人在一起的日子》
第8节作者:
不理咖啡 日期:2013-09-14 00:40:00
这些色目人在初期确实是有效的稳定了云南的局势。但是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倒行逆施的元朝也迎来了自己的终结者。
朱元璋定都应天府,一统中原,席卷天下,并于洪武十四年派大军攻伐云南,在云南的色目人自知和汉人仇深似海,即使投降也不会得到宽恕,因此没有抱任何幻想,抵抗的极为坚决。但是多年的歌舞升平后,他们的战力已经不可能与百余年前的祖先相比,节节败退,最后据守于大理,并与追及至此的明军决战。
战败后,由于民族仇恨深重,明军对包括女眷在内的数十万色目人进行了大屠杀,按照地方志上的说法叫“十不存一”。吊诡之处在于,当时最大的屠场仍然在进入大理的最后门户——十里寨要塞。地方志说到此处时,闪烁其词,但是从字里行间能看出来至少也有十几万色目人俘虏在此被杀。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大屠杀中有一个12岁的色目小男孩因为年龄太小幸免于难。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饶,这名小男孩被切掉了小jj,送入燕王府中当差。因缘际会,造化弄人。几十年后,这位曾经的屠杀幸存者、色目小太监被赐姓郑,正式更名为郑和——也就是现代中国人最耳熟能详的一位古代航海家。
真是想不到,大理这么温软如水的度假胜地还有这么一段血腥晦暗的过往。尤其是十里寨这个地方,简直是一个被鲜血浸泡的屠场。
日期:2013-09-14 00:40:00
8、
想到这里,我脑子里划过一个念头,似乎抓到了关键之处。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我赶快掏出手机查看百度地图,心里有底后,我抬起头,对正在品着下关沱茶,悠然自得的申屠说道:“我有个推测,这座镇子下镇压的邪祟之物不会是和一百年间里的两次大屠杀有关吧?”
申屠目光似是赞许,却反问道:“你有什么根据?”
我知道他是在考较我,继续道:“按照地方志的记载,大理城环山抱水,战略位置绝佳,绝对称的上易守难攻。要从外界攻入大理,只有沿洱海夹于鸡形山和苍山之间的一条狭窄通道,十里寨就是为扼守这条要道所修建的军镇。原王镇位置难道不是很符合书中所描述的条件吗?我觉得很可能原王镇就是坐落在十里寨的旧址上。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十里寨里先后进行了两次大屠杀。自古以来兵家就有杀俘不祥的说法,要是因此生出什么邪祟之物也没什么奇怪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申屠在一起时间长了,我也染上了他卖关子的毛病,说到这里,我停了一下,吹了吹杯里发烫的下关沱,好好品了一口后,才重新开腔:“并且,还有一个最有力的证据。那就是距离,一般以距离为地名,总是有一个预设的中心点,比如说北京的六里桥、七里庄,其实说的是这些地方离皇城广安门等正门的距离。以此推论,十里寨的意思应该是距离当时的王都大理有十里路的寨子吧?”
申屠点点头,表示同意。
我扬了扬手机,“刚刚我已经在电子地图上测了距。你猜怎么着?原王镇和大理古城的直线距离是3.9公里。但是因为中间有洱海阻挡,要稍稍绕下路,实际路程恰好就是5公里左右,也就是10里。这绝对不是巧合。我基本上可以断言,十里寨当年就建在现在的原王镇所在的地方!”
“有理有据,你的推理不错,我同意这个想法。”申屠说道,“其实我第一次听到原王镇这个名字的时侯,就有一些猜想了。”
名字?原王镇,这个名字虽然有点奇怪,原王这两个字合起来没有什么明确的意思,不容易记。但是中国之大,也不是个个地方都会起铁岭市蘑菇屯这么有创意的名字啊。这个名字很平淡无奇啊,怪在哪里?
抱着上面这些想法,我问道,“哪里有古怪?”
日期:2013-09-14 10:45:00
“你应该也注意到了,原王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既没有明确的意义,也不是出自任何典故。”申屠娴熟的操练着功夫茶具,分了一杯茶给我,“当然,莫名其妙、无厘头的地名也多的很,这个也可能是如此。”
他吹了一口热茶冒出的白气,继续说道:“但是,如果反过来想,会不会是这个名字其实本来是有明确意思的。只是后来大家叫来叫去就忘掉了原来的意思,把这个名字给叫偏了呢?”
“什么叫叫偏了?”
申屠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举了一个例子:“我在北京上大学时,最喜欢到学校附近胡同里一家咖啡馆去坐坐。那条胡同的名字很雅致,叫做时刻亮胡同,口彩很好,这也是我喜欢到那里的一个原因。后来有一次,我跟一个老北京聊天,说起了这件事,他当场就笑话了我。这时我才知道原来那条胡同真正的名字叫屎壳郎胡同,后来有人觉得不雅才用谐音改的名字。”
听申屠说到这里,我一下子就想起自己大学时上古代文学时老师在课上讲的趣闻,当时学到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里面有一句是“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老师问谁知道什么叫虾蟆,所有人都面面相觑。老师这才告诉大家答案,这里本是董仲舒的墓地,朝廷命名为“下马陵”,意思是文武百官到此下马以表示尊重。结果几百年下来,到了唐朝,老百姓早就忘记了原来名字的含义,叫着叫着就叫偏了,叫成了“虾蟆陵”。
“上面这说的是因为原来名字太粗俗,想改的雅一些,但也有一些情况,是原来的地名太凶,后人想改的吉利些。这种例子我们身边就有啊,广州那座“三支香”大桥,前几天不是好多人都在微博上提意见,嫌不吉利,琢磨着给它改名吗?”
“你是说……..”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性,说道。
“你没有发现吗?“原王”这两个字和“冤枉”的读音是一摸一样的吗?会不会本来的名字就是冤枉镇呢?冤枉镇,冤枉镇,一听就是怨气冲天的名字。这样的地方后来怪事频发,才合情合理了吗?这就是我听王总监说起这个名字时的想法,不过当时只是一个模糊的猜想。但是大理地方志,我可以确定这个猜想是正确的。”
申屠停下来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大理国的十万官兵尽忠报国,皇帝却在最关键的时刻抛下他们自己逃跑了。他倒是换了蒙古人的官做,可是这十万冤魂呢?稍微设身处地一下,就能体会到这种刻骨的怨恨。风水轮流转。过了一百年,屠杀者的子孙也变成了待宰的羔羊。这些阿拉伯穆斯林从敌人的屠刀下逃生,国破家亡,飘洋过海,千里跋涉来到异乡生根发芽,其中有多少不足为外人道的辛酸曲折。好容易在一个地方安下身来,结果天下大势变化,形格势禁之下举族几十万人被连根拔起,凶厉之气冲天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