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特例,也足见姬发对吕尚的信任。一个地方大员,同时兼任政治局常委,对整个王朝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风险,这个人既在中央有话语决策权,可以消灭掉一切对自己不利的政策,同时他又在地方上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王国,进可攻,退可守。
在整个周朝,既在中央担任政治局常委,又在地方拥有封地的,只有三个人,但另外两个人,一个是姬发的三弟,叫姬鲜,人称管叔,另一个是姬发的五弟,叫姬度,人称蔡叔。都是姬发的家人。
吕尚听到这个消息,谢过姬发,但他也得有所表示,表示愿将女儿嫁与姬发,并择良日迎送,姬发深知不可拒绝,茫然应允。
吕尚再次回到岐山城中,真实的目的,他在等一个人的出现,那个人正是终南山主人的转世之身。
而要找到终南山主人的转世之身,便须找到有邰氏国的那户人家“终南山下,有邰氏国,庭前桃花,女子芳华“。
日期:2012-10-6 10:49:00
古有邰氏国,在今天的陕西咸阳杨凌区揉谷乡一带,不过,那时渭河水还没改道,渭河水在北,古有邰氏国在南。
有邰氏国最初为羌人之后有斄氏族的地盘,而周王朝的祖先姜嫄,便是有斄氏族长的女儿,后来她嫁给了帝喾的堂弟为妃(相当于嫁给了皇帝的堂弟),说她是帝喾的元妃,那是周人杜撰的结果。
因帝喾并没有一个儿子叫弃,但周人又需要神族的血统之说,便传言姜嫄本是帝喾元妃,出野时看到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而受孕,生下了弃,也就是周后稷。
周人的这一说源于两个事件,一是伏羲之母华胥氏践巨人足迹而受孕,二是殷商统治为了统治的需要,将自己的祖先契的母亲简狄说成了帝喾的妃子。
后因弃发展农业有功,舜便将有斄氏的地盘封给弃,将其地易名为有邰,给弃赐封号为后稷,别姓为姬,从而有了有邰氏国,成为整个姬姓王朝的祖业。
1200多年以后,有邰氏国成了当时最为富饶的方国,这时的首领,便是周文王姬昌的爷爷,姬亶(dan)父,后人尊称古公。而在这时,整个家族的命运发生了逆转
当时农历三月左右,正是给地里的庄稼去草的时候,在有邰氏国的北边,来了一支500多人的队伍。他们中有的人扶着老人,有的抱着小孩,有的小孩用嘴含着指头,冒着鼻涕泡泡来了,他们不是来要饭的,他们是来打劫的,是的,来打劫的,已经走了近300里地了。
日期:2012-10-6 15:13:00
这一族人,为北狄中的一支,当时的中国的各族群,如果以秦川为中心,顺时针来说,正北方为北狄,东北方向为黎民,正东方向为东夷,东南方向为百越,正南方向为南蛮,西南方向为三苗,正西方向为西羌,西北方向为西戎。中部为华夏。北狄中的这一支,后来便是白狄的祖先,即传说中的中山国的祖先。
每年的二月底,是他们最艰难的时节,外少野兽,内缺存粮,他们举族外迁,举国抢劫为生。
在地边干活的古公他们抬头看时,发现有数百人衣衫残破,垢面乱发,立于面前。古公言道,速备饭食。
对方中有一头领模样的人说到,我们不要吃一顿的饭食,我要你们的粮食。
古公言道,先安排吃饭,便命人做饭,先让众人添饱肚子。等众人吃饱后。他站在高台之上与大家朗声说到,经察有粮食18000余步(当时的粮食计量单位,一步为现在的400斤左右),其中,我族人一年的口粮为9000余步,留来年粮种100步,进贡1500步,还余7400步,取出其中700步,赠于该族,作为一年口粮及粮种。
白狄人欢呼不已,邰国人不言。
古公道,天下粮食,养天下万民,如今我族已富足有余,取小头而馀他族,胜过堆仓翻晒。
第三年春,他们又来了,不过,这次来了有1500余人,多了好多青壮年。
古公像往常一样招待,但没有提送粮食的事。
饭后,白狄首领言道,我觉得这块地方挺好,人也挺好,我们留下来。
要知道,这是有邰氏国的封地,另一个国留下来,无异于侵略。
古公笑问道:如何留下来?
你退下来,我做主。
为什么?
因为我们想留在这个地方吃饭。
古公不言,笑着走出去,命人将各部族长老召集起来。告诉他们,白狄人想留在这儿,与我们一起种地,从此安居,我退位,他们来做主。
族长们义奋填膺,准备召集人开战,灭了白狄。
古公道,我族人有近青壮年4000众,对方青壮者1000人,此战必我胜,然胜之后,我族人必定有数百人死伤,对方有近千人死伤,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粮食么,不是,我们不缺粮食。为了土地么?不,这儿的土地多处荒费,有的是容人之处。那么为的是什么?
众人不言。
古公又道,如果说,抵抗白狄,是为了我族人活得更好,可我族人死伤大半,胜之后,有何功业可言,如果说为了保护粮食与土地,土地与人的性命相比,到底哪个更重要?
既然这些都不值,我们为什么要开战,为了我的野心,我的地位。只有开战,才能保住我的地位,因为白狄人的条件便是,要我退位。
族中有长老言道:我们信得过你,信不过狄人。
古公笑了笑,接着言说道:因为你们信得过我,我便鼓动众人与白狄人为战,以数百人的性命,来换取我的地位与权力,我今后还什么脸面,如同圣人一般,站在族人面前。我退下来,照样可以为族人出谋划策,只是首领不是我而已。
不等古公说完,族中多人站起,大声说道,反正我信不过白狄人,情愿一战。
晚上,古公将自己的三个儿子叫在一起,说,观今日之事,利害皆在我一人,我唯有一法,方可消此族难。
日期:2012-10-6 15:55:00
第二天晚上,他带着三个儿子和家人随从,备好必用之物,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有邰氏国。
第三天早上,人们发现古公一家人悄悄地离开了,为了化解那场即将因他而生的战争。
他没有号召大家保家卫国,没有号大众人抵抗外辱,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国人,保护国人的生命不受残害,远比失去一个政权、少一块国土、抵抗外辱更重要。一个为了牺牲民众生命,来保护自己政权存在而存在的“王者“,不配站在民众面前,宣布大家保家卫国。
整个有邰氏国的人开始寻访古公一家人的下落。
后有人说,见他们一家人,渡过渭水、漆水、沮水,一路北上,到达了豳地(今天的陕西彬县、旬邑、正宁一带),豳地也为姬姓家族的势力范围,古公到了这里,名正言顺地成为这里的首领。这豳地原本不是有邰氏国的封地,而是300年前后稷的后代公刘,因为夏朝的衰亡,不得不离开有邰氏国,便带人来到泾水流域的豳地,建立豳国,成为临时避难之地,直到商代稳定之时大部迁回有邰氏国,只留一小部,仍留守豳地。
得知古公到了豳地,有邰氏国民相互商量,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搬国。
日期:2012-10-6 17:38:00
你可以想象八九千人同时举国搬迁,会是何等壮观的场面。一路上,碰上疑惑的路人,他们便将古公的故事讲给他们听,甚至有的路人回家,带着一家人,投奔豳地而来,在他们的心中,古公才是真正合格的管家,而不是欺压百姓的君王。
世界上第一批大规模移民潮爆发了,一个国家好不好,看有多少人往这个国家主动移民就知道了。一个国家有多遭,看多少人想从这个国家移民,也就知道了,没有人愿意离开自己的祖居之地,除非那里已不适合生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