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春天》
第57节

作者: 蓝色胭脂雪
收藏本书TXT下载
  晚上,居士张阿姨,还有几个出家人,合着过年,老方丈因为在另一个大寺里也任住持,所以暂时离开,把普遍和小翠也带了走,我从早上开始就一直在厨房里帮忙,炸的炸煎的煎,因为我做过那么久的饭,所以技术似要比他们做饭的还好一些,晚上大家吃得很开心,但想家的心情,俱是一样,虽然唱的唱说的说,只是那种说不出来的才是思念。

  玩了大半晚上,听着城里的节日气氛,心里凉凉的感觉,坐在电话旁边的时候,这手一直想要拨一下电话,二师父进来几次,她一直在另一间房子里看一些佛教的书,然后仔细给远处的人写信,每进来一次就说:“要打就打,我知道你心里惦记,想问他好不好,你家里是不通电话的。”到了夜里十二点过,终是忍不住了,拨通了银本贵办公室的电话,我想办公室里应该有值班军官,就算他不在,只要在部队,就会有人叫他。恰就是他的声音,他第一句很豪放,喂的一声,叫得很响,我不吱声,他沉默,我一直就不吱声,电话里只有电流的声音,他突然哀伤地说:“是你吗?你好吗?你在哪儿?你还回来吗?宝仙!你回来好吗?你回来吧!我很不好,后悔得很,只有你才是我这一生的最爱!现在说这个我知道是有点迟了,你不能原谅我,但我还是要说,我死一万次也赎不了我的罪过!我经常梦到你,梦到你象天仙一样的美丽善良,醒过来什么都没有!”他的声音里带着隐隐的哭腔,我轻轻地笑了一声,把电话放下了。

  黄洪说他们结婚了,结了婚的男人可能会怀念没有和他结婚的人吧?不过如此而已。
  初一,我和二师父去看佛刻,一处一处的细瞧,都在玉佛寺的附近,我没有怎么认真看,心里很没劲的感觉,人在寺院和寺院之间飘流,心在红尘中打滚,无着无落的感觉,城里的人都涌了出来,大多一家三口或者两口,笑逐颜开的样子。二师父见我一直板着个脸,就不高兴:“你作那个死样子给谁看啊?我就不相信没了感情的人就活不下去了?我都出家十九年了,从十六岁到现在。”我不吱声,好半天,才回了她一句:“你从来就没有过爱情,从来没有男人关怀过你,所以你不懂得。”说过之后突然很后悔,这种事怎么能对一个少女出家的人讲呢?但她并不恼,而是随意地说:“我虽然不懂爱情,但我也看得多了,每年哭着来要出家的,多了去了,并不单单是你,要不怎么都要考查三至五年呢?三年五年的一过,不啊,只要几个月,就可以确定谁要出家谁不出了。来的多,真出的还没有呢!倒是你们大师兄,人家有爱情,也出了家,而且男的也出家在峨眉山。”

  这事我知道,大师兄和别人说的时候我听到一点儿,她的语气是非常平淡的,说的时候连想想往事的概念都没有,只是很随便地说:“他找到山上来,要我回去,那天上来时长高了些,很帅气的,远远地偷看我,我也看到他了,只是心里没有怎么想到他的事,他和他表弟过来,他叫我和他回去,我说你要吃茶就吃茶,不吃你们就下山吧,其实你也可以出家,来看看出家人的生活吧,一年以后他就到峨眉山出了家,心比我还坚定,再见到,只想笑笑,话都懒得说了。”

  二师父说:“正是了,只是师爷说你要还人间情债,不然我就先把你头发剃了,省得你多想。”
  山中有一处清泉,流量很小,线一般细的流,二师父看到,大喜,也不管天寒水冰,蹲下来捧着喝了好几捧,回来以后就闹肚子,整夜的往外面跑,厕所又远,好在普度送了我一把指头大一点儿小电筒,虽然小还亮,二师父又最是胆大的,虽然厕所就包围在大块的坟墓之中,但她一次也不要我作陪,都是自个去,我乐得不管她。
  我自打到了玉佛寺,还从来没有一个人睡过,二师父出去的时间又长,一次竟去了半小时没有转回来,我迷迷糊糊的睡着,看到路边上两个小孩子,都有一岁多的样子,刚会走路,我走他们也走,而且还伸出手来拉着我叫“妈妈!”我心想我还没有结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我想摆脱他们,但他们走得比我还快,没有办法,路过一个山洞,里面有一口大锅,飘浮着一些肉,汤很脏的样子,我感觉好饿,想吃东西,可心里知道自己住寺院里,不能沾荤腥的,忍了忍,拉着两个孩子,在漫漫长路上行走,又饥又累,又害怕。

  醒过来,二师父正坐在自己床上打坐,我翻了个身,她问我:“梦到什么了,乱喊乱叫的。”我坐起来,全身都是汗,我细细地把梦境告诉了二师父,二师父微微一笑:“这没什么,坠过的胎,都有魂了,他总是要跟着你了,一般的人没有意识,而你住在寺院里,感知强烈些,你念经回向给他们吧,瞧瞧能不能消业。”
  一整夜的心里隐隐作痛,再没有睡好。
  日期:2006-9-4 9:06:00
  第七十二章
  老方丈对这小寺充满感情,没有多久就回来了,在极短的时间里,决定给普遍剃度,普遍是才到寺里三个月的新人,三个月就剃头,其实真想出家的也大多如此,考查年代久远的,多半就是因为不象要出家的,可能还有人间福份。
  剃度仪式很隆重,山下但凡认识普度的居士们都来了,大殿前围满了看客,老方丈只剃了三下,就是普度给他剃,他那一时里端庄整肃,眼里闪烁着泪花,因为是早上,所以我干脆把小卖部关了在那儿看,我心里有微微的感动,这时这分,他一定心如止水,已经成佛。

  剃完了几个师兄都封了红包给他,他都揣在了怀里,眼镜后面一副诚恳相,一些人留下来吃饭,为祝贺普遍落发。他却跑到我这里,因为太兴奋了,他一直没有吃任何东西,把所有的钱都用在小卖部里了,买了很大一堆书,拿了去放在大殿上,在下面写了字:信众尽可取阅,传送。
  我敬佩能这么干脆落发的人,因为我没有这个胆量,我是那么的渴望婚姻,好象我来到世上就为情事,就为有个家,我找来找去,哪儿都没有我的家园,寺院里当然也不是,只是临时安身之所,以及我故乡的那个家,也只是我的寄居之所,此时深刻体会了武则天出世之前请父母暂时让她安身的请求,这世上,就是来旅行一次的,住过一个又一个店,走过一个又一个站,有的店住得久些,有的店只短暂停留,却没有一间店你可以留下来,说我要长住于此。

  二师父无事,每个傍晚带我背土到一块乱石突起的地里,我们从一些土较多的地方背些土来,填在那方方十多米的地上,填好了,二师父在上面种上豌豆,她说豌豆发了芽儿很快就可以吃豆尖了,我惋惜地说:“那我们不是就要离开了吗?我们吃不到的。”二师父心情极好地说:“我感觉这个地方合种一块这样的豌豆,并不是我非要吃它不可,我们走了,自有别人可以吃到,只要有人吃到,就可以种下。”

  我站在小卖部前,看着一个远方来的僧人慢慢行走在大佛象前,那佛象就是玉佛了,缅甸的人送的两丈多高的一个白玉佛,还没有开光,因为装它的玉佛殿还没有造好。
  那僧人三十多岁,面目清黑,但行动如风,他看了玉佛一会子,朝佛合十作礼,回头,恰有个小孩子从旁边跑过,手里握着个刚从厨房里买的馒头,吃了一口,可能是不习惯口味,一下子就扔掉了,正好扔在和尚的脚边,和尚拿起馒头,看都没有认真看一眼,就放到嘴边吃了起来,彼时二师父正在房里做针线,我赶紧跑了过去,非常惊讶地把她叫了过来,偷偷和她说那和尚吃小孩子扔掉的馒头的事,二师父很纳闷地白了我一眼:“这有什么奇怪的?费了柴火做出来的东西,费了人力物力的东西,丢了就是彻底地浪费掉了,吃了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