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夺宝之宋徽宗的暗语》
第35节

作者: 雷立刚
收藏本书TXT下载
  紫砂壶其实并不一定就是紫色,高温烧成后呈现各种各样的奇丽色彩,有朱砂红、枣红、紫铜、海棠红、铁灰铅、葵黄、墨绿、青兰等等。紫砂壶不上釉,但胜似上釉,色泽变化奇诡,丰富多彩。其中又以“紫而不姹,红而不嫣,绿而不嫩,黄而不娇,灰而不暗,黑而不墨”为上佳。
  燎爷一边缓步走着,一边给我介绍:
  靠近门边的几排博古架上,分别为当代的紫砂名家们的作品。当代紫砂大师首推顾景舟老先生,顾老潜心紫砂陶艺六十余年,炉火纯青,名传遐迩。此外,当世名家还有“建国后七老艺人”——任淦庭、吴云根、朱可心、裴石民、王寅春、顾景舟、蒋蓉等,也各自身怀绝技,各有专长,皆为一时俊才。
  以上这些人的紫砂壶,均有代表作被燎爷收藏。

  往里走,则是清代紫砂壶大师叶嘉庆、陈洪绶、陈鸿寿和杨彭年的作品。叶嘉庆、陈洪绶是清代中叶的大师,陈鸿寿和杨彭年则生活于清道光年间。
  其中最有特点的是陈洪绶,他同时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他的艺术主张是创新,倡导“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须要见“天趣”。他把这一艺术主张,付诸紫砂壶的制作,其一大贡献,是把诗文书画与紫砂壶陶艺结合起来,在壶上用竹刀题写诗文,雕刻绘画;另一贡献,是凭着天赋,随心所欲地即兴设计了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壶,为紫砂壶创新带来了勃勃生机。

  再往里,则是清初陈鸣远、明末惠孟臣的作品。
  惠孟臣是明末天启、崇祯年间的名家,长于制作小壶,以小胜大。“孟臣壶”以竹刀划款,以器盖内有“永林”篆书小印者为精品。
  清初的陈鸣远是个天才,他以生活中常见的栗子、核桃、花生、菱角、慈菇、荸荠、荷花、青蛙等造型入壶,工艺精雕细镂,善于堆花积泥,使紫砂壶的造型更加生动活泼,他还发明在壶底书款,壶盖内盖印的形式,到清代形成固定的工艺程序,对紫砂壶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由于陈鸣远的作品出神入化,名震一时,所以仿品、赝品大量出现。顾景舟先生说过,他从少年习艺,直至暮年,半个多世纪中也只见到几件陈鸣远真品。
  然而,燎爷这里,竟然收藏了两把陈鸣远紫砂壶真品!
  更里面,摆着明代三大紫砂“妙手”的真品,这三位大师,有两个,是创始人供春的亲传弟子,名叫时大彬、李仲芬。这二人,与时大彬的弟子徐友泉一起,并称为万历以后的明代三大紫砂“妙手”。

  时大彬的紫砂壶人称“大彬壶”,风格高雅脱俗,造型流畅灵活,虽不追求工巧雕琢,但匠心独运,朴雅坚致,妙不可思。
  渐渐地,我和燎爷已经走到了陈列室的最里面,只见微光烘托下,一件紫砂神器,被红色的绒布托在水晶桌子中央,显得古朴已极。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紫砂壶创始人供春的真品供春壶?”我侧过头看着燎爷。
  “正是。”燎爷神色庄重地说。
  明代吴梅鼎的《阳羡瓷壶赋?序》里就有记载:“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遇供春,见土人以泥为缸,即澄其泥以为壶,极古秀可爱,所谓供春壶也。”
  这长久以来仅仅见诸于古籍和传说中的神物“供春壶”,如今就摆在我面前,价值连城,却岁月沉淀,华光内敛,令人心生苍茫之感。
  我不禁由衷感叹:“燎爷,想不到您在紫砂壶收藏方面,堪称中国第一大藏家,这比你在证券投资上的造诣,都更令我震惊啊。”
  燎爷听了,却只惨然一笑,说:“雷兄,我这点紫砂壶收藏,算什么啊,我们这几个人里,最痴迷收藏的,其实要数七哥,他在凤凰古城外的庄园里,收藏的田黄,足够开一个田黄博物馆,那才叫收藏啊,可是……”

  “可是什么?”我问,看过去,燎爷眼中似乎隐约有些泪光。
  “可是,即使坐拥财富,却又如何?今天上午……老七……他突然自杀了,死的时候,手中也做着那个手势。” 燎爷略略有些哽咽地说。
  “啊!?”我惊讶得手一抖,这才明白了燎爷神色为何如此悲凉,透着一种物伤其类的孤独感。
  我简直难以置信,难道,就是不久前刚刚见过的那位玉树临风的七当家?
  记得没几天之前,我跟着马月儿,到界石镇高速路口外迎接六、七当家时,那六辆一字排开的棕色卡宴,以及中间夹着的那辆如同黝黑鲨鱼般的加长林肯。还有那左右脸色严峻的八名保镖,无一不给了我深深的印象。
  而所有这些加起来,也比不上七当家那贵族般的优雅味道给我的冲击。

  在慕田堡我见过的几位“当家”里,最有风度,最有贵族气质的,就是那位带着欧洲上流社会纯正英伦绅士风度的瘦瘦高高的七当家。
  没想到,转眼间才几天工夫,他竟然会自杀了。
  刹那间,我真的感到人生是多么变幻难测啊。
  (在慕田堡我见过的几位“当家”里,最有风度,最有贵族气质的,就是那位带着欧洲上流社会纯正英伦绅士风度的瘦瘦高高的七当家。没想到,转眼间才几天工夫,他竟然会自杀了。刹那间,我真的感到人生是多么变幻难测啊。)
  日期:2012-10-13 8:26:00
  40

  凤凰阁的惊人事件
  终于,燎爷定了定神,努力抑制住悲伤,和我走回二楼会客厅,给我讲起上午发生的那件他怎么也想不到的事情:
  上午9点,七当家在他位于凤凰古城附近的私家庄园里,从六层楼高的“凤凰台”中,忽然莫名其妙地跳了下来,生生地摔在楼下的青石坝子上,去了。
  七当家的凤凰庄园,最核心的建筑便是“凤凰阁”,它是一座塔形建筑,一部观光电梯,将如同凤凰头颈的塔楼上下联通:一楼是会客厅,二楼是孩子们的起居室和家人休闲厅,三楼是老父老母的居室,四楼是七当家的私人工作室,五楼是七当家夫妻俩的起居室,六楼,则是七当家的“田黄”收藏室。
  六楼便是顶楼,又名“凤凰台”,七当家痴迷于田黄收藏,平日里多数时间,他其实都呆在六楼,近年来股市低迷,大鳄难以尽兴伸展,因此七当家已经没做二级市场,基本不关注股市行情,每天的多数时间,都在六楼的田黄环绕之中冥想和修禅。
  谁也没想到,这天和平时一样,他8点钟就上了六楼。9点钟时,七当家的妻子和老父老母,及三个孩子,都在2楼的休闲厅,正讨论着下个周末出去旅游一趟,忽然,透过眼前的落地大玻璃,他们忽然看到一个身影刷地一闪,坠落下去,随即听到一楼外面的青石地面上一声沉闷的声响……一种血脉上的关联所导致的直觉,使他们来不及坐电梯,就直接从楼梯冲下去,冲到一楼门外,他们看到了难以置信的一幕:七当家躺在地上,头部已经破裂,血液四溅,而他的左手顽强地伸着,做出画中我们见过的那个手势!

  这实在太诡异了!
  丨警丨察已经勘察了现场,由于六楼无任何打斗痕迹,也没任何外人的手印足印,何况事后庄园里的保镖们,第一时间已经封锁了整个凤凰阁,如果有人做案,绝对插翅难飞,但地毯式搜索后,确认绝无外人潜入,因此警方初步排除了他杀的可能。
  但是,既然是自杀,总有某种因由,可是,任谁都想不通七当家为什么要自杀。
  七当家名叫司马博,其祖上早在清代,便是豪门世家,其祖父年轻时就到延安参加革命,其父则是一个科学家,为我国原子丨弹丨的制造立下过功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