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男人的郁闷》
第37节

作者: 漫游者四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小芸,小芸……”他对着手机喊道,马上又拨打了她的手机号码,但手机里传来的是“对方正在通话”的提示音,显然,李小芸将手机摁掉了。
  他执着地打了好几遍,最后得到的回答是对方已关机。
  他愣愣地站在马路边,任凭冷风吹打着自己有些沧桑和忧郁的脸孔,眼睛呆呆地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许久,才深深地叹了一声。
  李小芸走了,也从他的生命中走了。他们曾经热烈地缠绕在一起,爱过,笑过,哭过,甚至几分钟之前,他还在想着,如果能跟她在一起会怎么样。现在,这一切都随风飘散了,谁会去怜惜这样一段游离在整个社会之外的没有道德支撑的无望的爱呢?
  (待续)
  日期:2005-3-9 21:01:59

  下篇————————————
  33
  驶进C城有名的富景花园,朱品就在心里暗暗惊叹,什么叫高尚住宅区,这就是了,那一个个造型别致的小别墅白墙翠瓦,屋顶尖尖,浑身透出的是一股高贵的气息,加上周边环绕的姿态万千的的竹菊春兰等植物的衬托,让人感觉住在里面的人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家伙。现在的贫富差距,只要一看住房二看车,就完全可以一目了然的。
  他现在没车,有了一个住房,但一大半都是银行的,是C城最普通不过的住宅区,而且位置离市中心老远的,上班要骑电动车要半个多小时,如果碰上下雨坐公交车,那晃晃悠悠就得一个多小时了。种种生活的表象都告诉着他一个冰冷的现实,他奋斗到现在,都快人到中年了,不说自己的雄心梦想要在全省全国至少在学术界算一个了,就是在C城,他比不上的也是多如牛毛的。别的不说,老乡赵大海他就没法比,虽然赵大海来这里的年头是长一点,但他知道自己是永远也赶不上人家的。所以,不知是自卑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自从赵大海搬进新居,没有特别的事情,即使赵大海热情相邀,他也不来富景花园的。虽然他这位老乡住的并不是这种洋气十足的别墅,但那套一百六十平米的带阁楼的大套间,甚至是宽大客厅里的茂盛的热带植物和巨大的玻璃鱼缸对他都是莫大的刺激,他曾经在心里发誓除非自己也住上了这样的房子,否则,就永远不来了。

  可现在,他又来了,而且像一个丧家的狗一样。
  他在赵大海家的楼下停下电动车,锁好,直起身来,看着这个安逸宁静的富人区,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光着屁股的穷光蛋,真的,自己什么时候被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抛弃了,成了一个空有满腹经纶和一腔壮志的穷光蛋?凭他的自信,凭他的能力,何止是这样一栋豪华的房子呢,他曾经是幻想着无边的事业的呀。
  嗷——他听见了自己内心的嚎叫,如同一只受伤的饥寒交迫辗转在旷野的狼!
  这是一个浮躁至极的时代!有谁能听见一个挣扎在生活的底层、甚至走了点弯路,理想和良知尚没有彻底泯灭的普通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呐喊呢?!
  在他的眼中,这个极富时代特征的富人区,就是一种象征,它无情地抛弃和嘲弄了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迂腐和穷酸,它以优雅而冷酷的外表否定了理想,否定了热情,否定了知识的尊严,它只认准一个道理,有钱的请进来,这个钱不管你是怎样弄来的,只要你掏出那些钞票就行!
  每天都在被这个时代强奸着,强暴着,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蹂躏到你哭不出声来!这可能是很多如他这样默默无闻又不甘寂寞的普通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感觉。那一切都是假的,全是谎言,全是虚妄,但在如海啸一般巨大的物质主义狂潮之下,人们内心坚守的信念和梦想就如亚齐岛上那些别致却脆弱的房子,被大潮席卷一空,留下只是满地的狼藉……

  一个小小的、堕落的,连一个家都顾不了的朱品,他能做什么呢?
  太荒唐,太荒诞,活在这人世间!即使住进了这个豪华的别墅,他就一定开心了吗?还是根本的问题,是半夜醒来发现整个世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头脑里冒出来的问题……
  “那玉兔玉兔又早东升……乾坤分外明,皓月当空,恰似嫦娥离月宫……”就在这时,一扇窗子里传来了这样凄清的京剧唱腔,好像是哪家开着电视机,他忽然感到心里一阵触动,抬头看天,但天边似乎没有那轮圆月。以前,他是很讨厌听京剧的,但这段唱腔不知怎么唱到了他的心里,这让他感到有些惊讶。
  他兀自叹了一声,走到一楼的大铁门前,按了一下赵大海家的房号。
  “谁呀?”通话器里传来肖梅的声音,有点刺耳。
  “是我,朱品。”他说,吐了一口气。

  “哦,是你啊,快上来!”肖梅兴奋地说,随后门啪嗒一声就打开了。
  他上了三楼,肖梅已经将家里的门打开了。“哎哟,哪阵风把你这个大忙人给吹来了?”她说,一边拿出拖鞋给朱品换了,把他让进了屋。
  “大海呢?”他走进去,在客厅的大沙发上慢慢坐了下来。前面摆放的是眼下流行的背投式大彩电,正放着一部很热闹的古装电视剧,什么恶俗就按什么来,偏偏有那么多的人喜欢看。他想,一般这个时间自己都是在家里看新闻节目的,比如中央台的《法治在线》、东方台的《城际连线》等,一般要看到《焦点访谈》结束,才算告一段落,现在,才知道这些平常的电视节目,也是需要在一种平常的心态下才能慢慢品味的。

  “刚下去到小店里买烟去了,他是一个烟鬼你又不是不知道。”肖梅剥了一个香蕉递给他,一边拿眼在他的脸上瞄了两下。
  “怎么了,看你气色不太好啊?”她似乎觉察了什么,问。
  “没怎么,这两天一直重感冒。”他说,咬了一口香蕉。
  “这样啊,我还以为怎么了呢,身体要紧哪,别那么拼命了。”肖梅埋怨似的说,又想起了什么,接着说道,“上次有条新闻你看了吗,清华的两个青年学者过劳死了,其中的一个博士后才三十多岁啊,太可惜了。”
  “我也看到了,是非常可惜。”他说,以前他只知道在清华那样的名牌学府当老师很风光,没想到那里的老师们压力那么大,也难怪,在清华的都是高手,跟高手过招要么战胜他,要么被他打败,没有中间道路可以走的。清华不养庸人,意味着你不想成为庸人,就得负重前行,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课题研究上,甚至要把自己的生命搭上。这两个青年学着死得有点像烈士,在高校,倒在课题研究上,跟倒在战场上没有两样。

  “看了这个新闻,我就想起了你,你跟我说过,晚上写论文要到凌晨两三点的,”肖梅看着说,“以后不可以这么拼命了,你想,学问再大,命没了,就什么也没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