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年中,我所遇到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情》
第27节

作者: 粘杆捕蝉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2-11-19 20:21:00
  刚输完液回来,好多了,今天给大家讲个我生病的事情,三天前,我开车载舅舅去公墓找墓地准备大寒安葬外婆。现在这墓地价格,不比房价便宜,我舅舅一个熟人在公墓当个小干部,我和舅舅到了那里,把事情办完了,(公墓的工作很不错,以前不接触不知道是民政局下面的事业编制呢,人家抽的不是苏烟就是中华,柜子里最低档次的酒也是海之蓝,双沟珍宝坊,我们选中墓地,到刻墓碑的地方又定了墓碑,中午请了人家干部公墓旁边的一个饭店吃了饭,舅舅这人馋酒,中午和他的熟人多喝了几杯,一出门,就扶着树吐了,说头疼,想睡觉,人家公墓的干部就安排舅舅在公墓旁边一个招待所也是民政局办的,让他在里面休息休息,这个招待所里一股霉味,我一点都呆不惯,就坐到车上睡,觉得晒不到太阳,就把车开到公墓旁边一个阳光比较充足的地方,停下,(路边隔着围墙就是墓地,)我放下座椅本来打算眯一会,,开始睡的蛮舒服。谁知道一睡就靥住了,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到我在一座公寓里,静悄悄的没什么人,就几个老头,老太走来走去,公寓的中间有个棋牌室,里面有几桌人打麻将,都目无表情,我在他们身后看了会,我们平时打的是上海麻将,他们这种打法我没见过,没有人理我,这个公寓很大,装修的也比较豪华,这个房价肯定不便宜,我走来走去找不到公寓的大门,想找个保安也找不到,对面有两个老太太在拉家常,我走过去问路,“阿姨,请问这里大门在哪啊?”那俩老太太看我先是像看到外星人,然后都调头就跑,还都捂着鼻子和嘴,我身上有味道很臭吗?我闻了闻自己身上的味道,老太太跑了很远,回头对我“你走,你跑来这边干嘛,赶快走。。。。”我已经醒了,发现自己依旧在车里,但在醒来的几秒钟后,耳边老太太的喊声还在耳边回荡,这时候,我就感觉头疼的厉害,口干舌燥,把车开回招待所门口,在招待所的超市里买了一瓶激活,一口气灌了半瓶,打个嗝,感觉好些。等舅舅醒后,我们回家。晚上,手脚冰凉,浑身捂寒怕冷。到了十点多,准备来这里更新帖子的,就是没力气,量下体温,39度,煮了杯可乐姜茶喝了,蒙着被子,到半夜,实在难受,老婆陪我去了医院,输了液,第二天,还是昏昏沉沉,吃不下任何东西,喝粥也吐,一直低烧不退,一直到今天早上,才好些,吃了一碗粥,中午吃了碗阳春面,下午,才慢慢退烧,现在就是浑身无力,发困,估计明天就好了,明晚开始更新。

2012-11-20 19:45:00
  土岗村位于黄海农场旁边,,四面环水,左侧是一片甜杆地,右侧是竹林,中间有条土路,通到码头,去土岗村没有桥,要摆轮渡,走过土路,登上土坡就可以看见村落,我们扶老携幼,把家当搬下船时候,已经是傍晚了,看着日落红霞,一片芦苇在风中摇摆,远处已经冒起了炊烟,土路上站着几个庄户人,看到我们就迎了上来,带头的是一个年轻的男人,穿着没有领章的军装,脸色黝黑,厚厚的嘴唇,走到我们面前,说着带着土味的普通话说道“你们是文化局下放的吗?”“是哟,您是?”赵大哥问道,“呵呵,”对方笑了笑,一把握住强子的手:“你们好,我是民兵连连长,姓田,欢迎你们来东风大队,”田连长很热情的把我们带回村里,一路上,他介绍村里的情况,“我们这个地方,不大,人少,总共也就四十几户人家,我们在岛上,别看没种什么粮食,鱼虾多呢,后岗还有果树,是自留地种的,今晚请你们喝鲜鱼汤。”“难为,难为”我们心里都堵得慌,被赶出来时,造 反 派宣读决定是让我们来接受群众监督 改造,我们跟着田连长到了村里,一阵锣鼓声,咚呛咚呛。几个壮年男子敲锣打鼓,村里的人都围在我们周围,一个个笑呵呵的,说着方言,“看什么呢,看什么呢,一个个的,快帮人家县城来的同志扛大包,让人家先住下歇歇。”一个老头冲着村里人喊了声,村民们个个争着帮我们把大包小包拎的拎,扛的扛,“欢迎你们,我姓严,是这个大队的书记,一路上不好走吧,”老头站在我们面前说道,“谢谢你啊,严书记,你们太客气了。”师父伸出手握了握严书记的手,“先吃饭,先吃饭,到我家吃饭。”严书记拉着师父,喊我们去他家吃饭。

  晚饭很丰富,青鱼汤,炒虾子,韭菜炒鸡蛋,蘑菇炖豆腐,田鸡面疙瘩汤,还有一坛自酿的糯米酒。“吃,动筷子,这鱼虾都是河里捕的,蘑菇是村上的细小的(小孩)小岗上采的
  ,田鸡是河边下网的,酒是自家酿的。严书记端着酒杯招呼我们吃饭,“严书记,我们是来改造的,我们一定端正自己的思想,好好接受贫下中农的教育。。。。”强子看我们不吭声,带头对严书记说道。严书记听了后,放下酒杯,大声说道:“什么改造,来了,就安心住下,以前在外面犯了什么事,受过多大罪,到这边,就踏踏实实都好好过日子,”严书记一口饮完酒,接着说道:“咦,陈老师和刘老师呢?”话音刚落,门口进来一对中年男女,男的个子很高,带着一副黑框眼镜,穿着一套蓝色的中山装,女的微胖,头发梳的很整齐,脖子上扎着一条绿色的围巾,“来客人了啊,严书记,找我们有事啊。”中年男人看了看我们说道,“不是客人,和你们一样,是来过日子的。你们快坐,先喝口热鱼汤。”在饭桌上,我们互相都认识了彼此,这对中年男女原来是上海一所大学的大学教授,红八月的时候,被斗的要死要活,后来,被下放到这里接受改造,“我们这里细小的要上书房(学校),要坐船,还要走二十公里才到书房,这里自从有人住,就没得个识字的,现在有两个大知识分子来了,还有你们这些小知识分子,细小的有希望了,你们没事的时候能不能教细小们识字念书”严书记对我们说,眼里是种迫切的神情,“严书记,只是,我们的成分。。。”赵大哥轻声的说道,“什么成分,你们认识字,就是了不起,听说你们还是文艺的,会唱戏,那好啊,你们不知道,在我们这,现在是东风大队,以前叫土岗村,再往前,没得人住,就是个荒岛,从明朝开始,一些被流放的人就在这边安家落户,我说过,既然来到这里,就安心过日子。”严书记说完,一杯酒又下肚。“你们住在这边,参加劳动,就住在我安排的地方,有些地方不要乱跑,特别是你们这些公鸡头。”严书记笑着指了指新生,赵康,盼圆等一小辈们。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