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鬼事之皮胡子娘好狠心,煎饼凹子墩三墩》
第2节

作者: 黑眼睛彬叔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说,李家村闹鬼已经两个多月了。他记得很清楚,那天是农历九月二十一,村西头的老五疯了。
  按辈分排,李建设得管老五叫叔。
  李建设说:“老五叔是个光棍子,成天喝酒,地都荒了,他家本来就穷,那点家底全换酒喝了,所以五十多岁的人了一直娶不上媳妇。”
  那天正好是霜降,是地瓜出地最好的节气,李建设跟媳妇赶着牛车从地里拉着一车地瓜往回走,到街头的时候碰上了老五。老五蹲在路中间拿个马扎子当马骑,就跟小孩一样,嘴里还喊着“驾驾驾”。
  日期:2012-11-13 13:16:36
  李建设觉得不太对劲,平时老五喝多了顶多就是不分场合的倒地就睡,但从来不耍酒疯。他从牛车上跳下来,走过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老五两眼通红,抬头看了他一眼,低头继续骑大马。
  李建设走近一点闻了闻,老五身上也没酒味啊。就问:“五叔,你这是做啥呢?”

  老五大声喊道:“小兔崽子别挡道,快给俺闪开,俺要去看俺的好闺女,驾驾驾。”
  李建设彻底懵了,心说你连媳妇都没有哪里来的好闺女?这是闹的哪一出啊?难不成是疯了?
  日期:2012-11-13 13:16:52
  李建设也不管自己的牛车了,让媳妇薛桂花去喊大队书记,自己就守在老五旁边,生怕他出什么岔子。
  在全村人都认为老五疯了的时候,老五突然清醒了,说有个女人在他家大门外哭了一夜,边哭还边喊李洪土李洪土!
  李洪土是老五的名字。他兄弟五人,老大叫李洪金,老二李洪银,老三李洪铜,老四李洪铁。他晚来一步,四个哥哥把金银铜铁都用完了,他爹娘就给他起了个李洪土。现在想想,我觉得李洪铝要比李洪土好听多了。

  日期:2012-11-13 13:17:12
  听到大门外有动静,喝了酒的老五懒得去理会,用被子蒙住头继续睡,可那哭喊声凄凄厉厉的,就像是在耳边,蒙住头还是能听见。他就有些不耐烦了,打开屋门(大门跟屋门之间隔着院子)朝大门外骂了一声,别说,这一声还真管用,那哭叫声立马止住了。
  他琢磨着肯定是哪家的小孩子晚上不睡觉出来吓唬人,就没多想,上床继续睡。刚睡着不多久,哭喊声又响起来了。这可把老五气坏了,披上衣服,从里屋摸了根棍子悄悄走到院子里,心想不管是谁家的孩子,开门先给他一棍子再说。
  日期:2012-11-13 13:17:50
  来到大门前,老五俯下身子,借着星光透过门缝往外面看。
  那时候庄户人家的大门都是用木板拼接起来的,讲究的就刷上一层漆,像老五这种不讲究的就干脆保持着木头的原色。木门有个缺点,就是经过风吹日晒雨淋之后,过不了几年就变形了,而且经常用手开关门的地方磨损特别厉害,门缝就特别大。
  透过门缝,老五就看到四哥种在他家门前的丝瓜秧已经枯黑,爬的到处都是,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可那女人的哭叫声听的真切,就跟自己隔着一层门。
  日期:2012-11-13 13:18:12
  他突然觉得这哭声不像是小孩子故意装出来的,应该就是个女人在一边哭一边喊他的名字。可他又纳闷了,怎么看不见外面有人呢?难不成是被门挡住了?
  刚想从门缝移开眼睛去开门,那哭喊声突然停住了,门外变的异常安静,安静的有些瘆人。然后,他就看到一只绿幽幽的眼睛出现在门缝里,就那么直勾勾的盯着自己。不像是人的眼睛,人的眼睛没那么圆,像是狗眼。
  “娘唉!”意识到情况不妙的老五撒丫子跑回了屋里,使劲关上屋门,点了蜡烛,后半夜就没敢合眼。

  那个年代,农村已经了通了电。不过也有像老五这样的,舍不得电费就没装电灯。
  日期:2012-11-13 13:18:38
  第二天老五就疯了,不过并不是完全疯,时好时坏。
  李建设讲完这些的时候,他家中堂案台上的古铜色北极星台钟当当响了两声。
  已经下午两点了。

  李建设不好意思的说:“光顾着说话了,夏记者一定还没吃中午饭吧?”我姓夏,叫夏国伟(当然,这也是化名)。
  我确实没吃午饭,在李家村下车的时候就已经过了中午的饭点了,好在吃了一块他烤糊了的地瓜才没觉得饿。可经他这么一提醒,我还真是想吃点东西了。
  日期:2012-11-13 13:19:04
  (三)
  我摸了摸肚子,说:“是啊。你吃过了么?”

  他笑着指了指炉沿上的几块烤地瓜,说:“你来俺家之前俺都吃掉两个了。”
  我说:“你午饭就吃这个啊?”
  他笑着说:“俺媳妇和儿子昨天回娘家了,俺自己懒得做饭,就凑合着吃点,随便对付对付就行了。对了夏记者,你要不嫌弃的话,俺现在就炒几个菜,咱喝两盅啊?”
  我摆摆手,笑道:“老哥,你说这话太见外了,我打小也是在农村长大的,怎么会嫌弃你呢。还有,千万别再喊我夏记者了,叫我小夏或者国伟就行。”
  李建设嘿嘿一笑,撸起袖子就要去做饭。
  我想起平时回自己老家时吃的烧饼夹猪头肉,就问:“老哥,村里有小饭店没?”
  李建设答道:“有啊。”
  我听出他语气里的失落,就解释说:“老哥,你别多想,我嘴馋,突然想起我老家的烧饼夹肉了,现在就想吃这一口,走,咱去饭店,我请你。”

  日期:2012-11-13 13:19:34
  所谓的小饭店实际上就是烧饼铺。一间透风撒气的小屋,两个用砖和泥砌出来的灶台,门口不挂任何招牌,屋里摆着两张方桌和几条长凳。
  灶台之所以有两个灶台,是因为分工不同,一个用来烙烧饼,一个用来炒菜。
  在我的记忆力,那时候农村的饭店里由于没有冰箱,在夏天,像猪下水这种易变质的肉食都是放在地窖里的。有了客人,店主就端着铁脸盆下到地窖里去取。
  我跟着李建设走进烧饼铺的时候,就看到柜台里站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见我们进来,老大爷有些木讷的看了看我,然后问李建设:“建设,来亲戚了啊?”

  李建设忙说:“不是不是,人家是城里来采访的记者。”
  老大爷眯起眼想了一会儿,似乎并不清楚记者是干什么的,就说道:“噢,城里人啊。说说你俩想吃点啥吧?”
  我说:“大爷,先来两个热烧饼,里面夹上猪头肉,然后再炒两个小菜。”
  老大爷摇了摇头,道:“烧饼没有热的喽,这大冷的天,中午打出来的早就凉透了,俺这里也没有猪头肉,就给你俩炒两个青菜,将就着吃点吧。”
  我有点失望,但还是说:“行。”

  日期:2012-11-13 13:19:58
  在我和李建设吃饭的时候,那个老大爷独自坐在柜台后面唠叨着什么,“唉……不让人省心的熊孩子……碰上脏东西了不……俺说不让你去……你还不愿意……你咋就不听老人言啊……活该啊你……这下可作下了……你就受吧……”
  上了年纪的人都有自言自语的毛病,这点我不觉得奇怪,只是老大爷说的那些话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