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怪录——听子规讲古代志怪故事》
第49节

作者: 子规引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0-15 21:16:00
  4)
  宛邱牧李路,有一个刚刚及笄的女儿,长得很标致。可是突然被狐狸所迷惑。李路和夫人俩都是焦虑不已。可眼下又无办法。
  听说有个叫天一的女道长善长捉狐除魅。这天恰逢李前往京城述职。李夫人筵请天一道长,告诉她小女儿为狐所寐。之所以选这天,是因为李路不信这个。
  天一道长口吐狂言:“这有何难,小菜一碟耳,不过是要让夫人破费数十贯钱罢了。贫道今夜即为夫人除之,务使这个小妖狐吃个大苦。”
  夫人喜,厚款而去。
  鸡鸣晡时,天一道人偕二女道童负鼓囊,款款移来,设坛于园。
  李夫人率众婢妇躲在屏后细细观看。
  女道刚走了几脚禹步,忽然狂风大作,飞尘迷漫遮天,什么都看不清。但是焟烛却不灭。
  这时,只见四五少年,提木杵飞速逼近案侧,把师徒三人按倒于地,把她们裤子拔下,以木杵塞入其阴。然后几人拍手大叫:“今儿个请尔等先吃个大苦!”

  夫人大惧不已,急命人前往抢救几近昏厥的道人。天一道人已勉强自拔阴中木杵,样子委顿不已。李夫人看得心头一凛。
  李夫人赶紧劝慰:“贤师徒今日吃苦甚矣。”
  道人在地上如同蛇般移行,犹勉强作颜:“这也是人生一大快事,贤夫人何以言苦?”
  二个女道童尤其痛苦,都为未经人事之龄,此时猩红满裳,从股间滴沥而下。好几个婢女扶掖着才站起来。道童又蹲下向李夫人敛衽,夫人连忙说不必不必。又扶着她们站起。
  女道士回头嘱咐:“此血衣最为难得,回去以后好好珍藏。”李夫人于是问藏之何为。
  “藏之可辟妖魅。”
  李夫人听了后,忍不住大笑众婢女也跟着大笑。

  夫人又派遣十来名婢女送道人师徒归家。
  大言不惭,以得此报。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呀!
  可怜。

  日期:2013-10-16 09:46:00
  附上一个香港李碧华的《樱桃青衣》
  唐,天宝(742-756)初年,玄宗「开元之治」盛世已过。皇上宠爱杨妃,重用外戚奸臣,政治日趋腐败。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坐大,随时发动叛变。
  世局纷乱,仍有渴想当官的人。

  范阳有位书生,卢姓,家境贫寒,长相普通,娶妻平庸。自小饱读诗书,只望在乡众白眼中出人头地。
  他到京都(西安)应举,连年不第,又无颜回家,流落在外,生活日渐窘迫。
  但除了科举考试,卢生再没有其它心愿。所有书生的唯一出路,便是当个一官半职,光耀门楣。
  这天傍晚,卢生骑着驴游行,百无聊赖,想到前路茫茫,今年不知能否跻身仕途?抑名落孙山,又再重复考不完的试,强度干涩的人生?
  前面有一精舍,和尚在向善信开讲,听经的僧徒很多,卢生也坐到席前。

  「呵——欠——」他有点困倦。什么也没得到过,又如何看破放下呢?这些道理真难悟。
  迷糊地,算了算了,不如回去。
  至精舍门口,看见一位穿着青蓝粗布衣裳的婢女,她携着一篮樱桃,在台阶下坐着。
  「相公,你可尝尝这樱桃?」
  樱桃又红又艳,香甜多汁,卢生与青衣一起吃得很开怀,是他近年来最自在舒适的一个黄昏。
  卢生问:
  「请问姐姐芳名?」

  「你唤我『樱桃』吧。」
  「樱桃姐姐是哪家婢女?」
  「我家娘子姓卢——」
  他有点诧异:
  「真的?可巧我也姓卢呀。」
  「是吗?」樱桃道:「娘子嫁到崔家。现在丈夫去世了,居住在城中。」
  「我听爹爹说过,有个亲戚也远嫁在此,不过失去音讯。好似住在天津桥一带——」

  「我们便是住水南坊那边的!」
  大家印证一下,原来崔氏夫人竟是卢生的堂姑呢。
  樱桃笑:
  「岂有姑姑同在一个都城,侄子也不去造访问候?」
  夜色侵人,卢生跟随这青衣过天津桥,进入水南坊,这处别有天地,宅门高大,甚具气派。卢生立在门下,倒有点惭愧。
  青衣先进去通报。不一会,出来了四名男子。二人穿红,二人穿绿,形貌俊美。卢生更加局促。
  「我们都是你姑姑的儿子,大家应是表兄弟了。」
  他们相见欢谈,自我介绍——一位任户部郎中、一位任郑州司马、一位任河南功曹、一位任太常博士。皆有功名,且居高位。卢生又羡又妒,人生在世,不过是名利前程与美妻,但自己沾不上边。
  「请随我们到北堂拜见娘亲吧。」
  姑姑年约六十多,穿紫色衣裳。她言词高朗,十分威严。卢生有点畏惧,还不敢仰视。姑姑询问了他家里外的事,特别熟悉氏族情况。还作主张:
  「我有一外甥女,姓郑,父母早已故世,孤单一人,由我妹妹抚养,长得甚有容色,也很贤淑。我就为你筹划一下婚姻大事。你同意吧?」

  卢生不提糟糠。哪能反对这好安排?马上拜谢。姑姑二话不说即遣人去迎接郑氏小姐。
  不一会,郑氏一家来了,乘坐车马甚考究。她们查看历书,选择良辰吉日:「后日大吉,就在那天成亲好了!」
  卢生正待开口,姑姑道:
  「聘礼、财物、函信、礼席等等,侄儿莫忧愁,我统统给你准备处置。你在城里有什么亲朋戚友,都抄下姓名和住址,好让我们发喜帖。」
  卢生又听话,共写了三十余家,并且把在台省及府县官员也报上了。第二天发了帖。当天晚上举行婚礼,交拜天地。姑姑主持盛事,奢侈繁华得不似人间。
  翌日拜席,大会都城的贵客都赏光。拜席完毕,卢生和新娘子进入一个院子中,院中安置了屏风、帷幕、新床、被褥……,都是罕见的珍异之物。偷看妻子,年纪大约十四、五,清丽得天仙一样,不食人间烟火,卢生见了,不胜欢喜,忘了家乡眷属。
  转眼之间,又到秋试的时候。
  姑姑对他说:

  「礼部侍郎与我有亲戚关系,你去考试,他必定尽全力来帮助你的,毋须担心。」
  果然,春天登第,再应宏词科考试。姑姑又道:
  「吏部侍郎与我儿子,你的表弟为同级官员,他们交情融洽,为你进一言,你必会取得高第。」
  榜子一颁,卢生又登甲科,授秘书郎的官职。姑姑一力安排:
  「河南尹是我的堂外甥,让他上奏授你东都畿辅县尉官职吧。」

  过了几个月,皇上下诏敕令卢生为王屋县尉。之后,一直扶摇直上:——进京迁为监察、转为殿中、拜为吏部员外郎、判南曹铨毕,再任郎中之职。
  三年内,他在礼部、兵部、吏部……都当上侍郎,还掌握了选拔官吏的势力,位极人臣,操升贬权,众皆巴结,他乐享逢迎,以贿款多少分配官职高低。
  他从没怀疑过,姑姑何以有此大能大力,点石成金。
  也没思前想后,检讨一下自己的实力、际遇和良知。
  荣华富贵,名利权势,令卢生飘飘欲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