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奇事》
第4节

作者: 白0品
收藏本书TXT下载
  “风水的起源,源远流长。古人云:‘一坟二宅三命’,风水历来被视为左右命运的枢纽,近则报自己,远则报儿孙。风水只是其名称,并非单纯意义上的风和水。风水又称堪舆,或称卜宅、相宅、相地、青乌、青囊、形法、地理、阴阳、山水之术。晋代的郭璞,在其名著《葬经》中有言:‘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清人范宜宾为《葬书》作注云:‘无水则风到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故风水二字为地学之最,而其中以得水之地为上等,以藏风之地为次等。’这应该是‘风水’二字,最早、也是最精辟的定义,而藏风聚气,实为风水学的第一要旨。”

  日期:2012-9-20 6:42:00
  “我国风水的意识,产生极早。‘上古之时,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在那种危机四伏的自然条件下,人们先以树木为巢舍,后来才择地而居。在六七千年前的原始村落——半坡村遗址,其房舍就有近水向阳的特点。《墨子、辞过》云:‘古之民,未知为富室时,就陵阜而居,允而处。’陵阜,就是河流的台阶地带,既利捕鱼,又避水患。第一个有史可查的风水实例,是周朝的祖先公刘,他率族众迁徙到豳地时,亲自堪察地形,卜宅择吉:‘既薄且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景’指阳光充足,‘冈’是高地的意思,又有水源,当然是休养生息的绝佳地方。战国和先秦,是风水理论的形成时期,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对山川大地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司马迁的《史记》中就载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秦惠王的异母弟弟樗里子,生前自选葬地于渭南章台之东,并预言:‘后百岁,是当有天子宫夹我墓。’至汉代,果然如此,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千古一帝的秦始皇,身边方术成群,由于听信了他们关于‘东南有天子气’的说法,于是乃下令在南京的钟山上埋金以镇王气,并且还开凿了秦淮河以泄王气。以至后人牵强附会,说此后凡在南京建都的王朝,国祚都不长,皆因王气被破的缘故。至汉代,有一部《葬经》出现,作者托名为青乌子,是风水家研究阴宅风水的成果结晶,其中最重要的理论依据,就是天人感应的观点。王充在《论衡》中对择日提出了精辟的论述,并且已经有了‘太岁头上不敢动土’的观念。汉末,有一位精通风水的术数名家,名叫管辂,预测奇准。他在经过一代名将毋丘俭葬身之墓地时,倚着树木大哭,行人询问原因,他回答说:‘林木虽茂,无形可久。碑诔虽美,无后可守。玄武藏头,苍龙无足,白虎衔尸,朱雀悲哭,四危已备,法当灭族。不过二载,其应至矣。’两年后,毋丘俭果然因祸而被灭族。到了晋代,风水界出现了一位大人物,即为风水命名的郭璞,他著有一部《葬书》,至今还是风水学者眼中的经典,他甚至还准确地预测到了自己死亡的具体时辰。唐代是风水界高人辈出的时代,袁天罡和李淳风,是两个神仙般的术士,算无遗漏。袁天罡看到还在襁褓中、一身男孩打扮的武则天时,大吃一惊,说她‘龙瞳凤颈,伏羲之相,若为女,当为天下主’,历史竟被他提前几十年言中。袁李二人奉命分别为皇帝寻找寝宫,竟不谋而合,先后都找到了梁山这块风水宝地,定位之准,令人咋舌:李淳风先到,在穴处埋了块铜钱作标记,袁天罡后至,其点穴的银针正好插在李淳风所埋铜钱的钱眼里。乾陵作为中国寥寥可数的迄今未被盗挖的皇陵,风水之效,当居首功。两人合作的《推背图》,是中国预言书中最为准确的奇书,预言后世兴衰治乱之事,一一中的,历史就像在他们的沙盘中推演出来似的。”

  日期:2012-9-20 13:08:00
  “风水界泰山北斗式的人物,当属唐朝的杨筠松,他在阴阳两宅的修为上,都是集大成者,所点名宅大墓,都被后世奉为圭臬。他断地之准,发福之速,以至被人称作救贫先生。他撰有《撼龙经》、《疑龙经》、《天王经》、《青囊奥语》,无一不是风水学的经典。杨筠松又收有多个徒弟,在他们的发扬光大下,风水学自唐代始,盛极一时,也因此招来不少江湖术士,冒充行家,强行立说,导致风水学说良莠不齐、鱼龙混杂,难辨真伪。到了宋代,风水界诞生了一位传奇人物,即赖文俊,不过他另一个名字赖布衣更为世人所熟知。赖布衣为官不顺,索性浪迹天涯,遍察名山,留下了许多留题大地。据说明清时期很多的名穴,都是赖布衣所点,甚至现在的广州和香港,就被他在千年前预测到会富甲天下。元末明初,刘伯温是最著名的风水家,曾助朱元章夺得天下,据说,朱元章定都南京,修建宫殿,都是刘伯温看风水、堪地形后才定夺的。朱元章擅自移后了三尺,刘伯温即断曰:当有燕子飞来,预示了后来的靖难之役。刘伯温还著有一本奇书《烧饼歌》,预言中国后世国运,料事如神。此外,修建大都的刘秉忠,也是名重一时的大方家。”

  日期:2012-9-21 6:32:00
  “清朝时,有两个风水名家,备受后世推崇。蒋大鸿写了《地理辨正》,沈竹礽著有《沈氏玄空学》,能精通这两本书,也可算得上半个地仙了,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奉为座上宾。至于一些民间高手,笃行此道,也不乏神来之笔,只是由于地域所限,声名不彰,最后就成为了各地的村老野谈了。从本质上来看,风水学产生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是人们长期观察自然和改造地理环境的产物,是中国人祖祖辈辈集体智慧的结晶,其理论和应用都经过了漫长的历史的实践检验,并且一直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只要人们有趋吉避凶的心理,风水学就有它生存的土壤。何况,现在,风水的作用已得到了社会共识的承认,它是一种玄学,更是一种环境学,一种磁场学,它强调顺应自然,讲究天人合一、注重和谐相处,这本身就是一种生存的大智慧。要知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这是自古就颠扑不破的真理!”

  日期:2012-9-21 7:22:00
  我还没来得及请教更多的问题,五舅就接到一个电话,说他老父亲病重,恐怕将不久于人世。五舅匆匆交待了我几句,就十万火急地赶回家了。我们那地方有句俗话,叫做“才讨老婆刚种田”,就是笑话一个人刚刚接触新鲜事物时,干劲最大。我就像一个刚尝到恋爱滋味的懵懂少年,被撩拨得神魂颠倒。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如饥如渴地把所能找到的风水类书籍看了个遍,只是囫囵吞枣,越看越糊涂。我决定去看望下五舅。

  我又回来了,外婆,我还记得您亲手包的粽子的清香,我永远忘不了您剥开水煮鸡蛋时的眉开眼笑。您牵着我手无数次走过的小路,还是那样的弯弯曲曲,您带我洗去满脸灰尘的泉水,还是一样的叮咚作响,可我,您最疼爱的外孙,现在,在心底千百次地呼唤您,在冰冷的地下,在陌生的国度,您可否听见?您可曾回应?
  我唯一的亲舅舅,早就跟着在南宁工作的表哥,安度晚年去了,举目无亲,我于是径直找到五舅家。五舅鬓须发白,显然憔悴了不少。我先去看望了病榻上的老人,老人已经气若游丝,显然只在等着那油尽灯枯的最后一刻。我安慰五舅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老公公年逾八十,况且你们悉心照顾这么久,孝心可嘉,他就是走了,也应该能含笑九泉了。”五舅惨然一笑:“生老病死,自古皆然……为今之计,只有把后事准备好了。你来得正是时候,我正准备为家父寻找一处百年后的佳壤,以慰他老人家在天之灵。明天,我们一起去寻龙捉穴。”

  我连忙打开了背包,对五舅说:“我在网上邮购了两块台湾出产的东定罗盘,这是送你的,一点薄礼,不成敬意!”五舅显然非常受用,一扫脸上的阴霾,笑得无比灿烂。他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嘴里啧啧连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可是真正的虎骨木宝贝,比我那破柚木罗盘强多了!早就听人说过,罗盘以台湾产的最好,香港的次之,大陆产的则相对差些,因为存在着一些精度偏差。拥有一块上等罗盘,这可是风水师梦寐以求的事,今天终于得偿所愿!知我心者,吾徒也,吾甥也!哈哈!”

  “知道罗盘的来历么?”五舅接着问我:“它就是我们风水师的衣食父母,能够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