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一个铃铛的出现引出了我的道家命数(渝都青年学涯诡事)》
第22节

作者: 打怪升级的狮哥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1-20 17:09:00
  (又又又单章……。)
  出发北碚 车至缙云
  2011年6月19、20日 云转晴
  渝都,北碚,阳,施怡同行,缙云全真白云观。
  ——————————————————————————————————————
  我“嗯嗯”的敷衍两声,在他的再三唠叨下挂了电话。便给邓林凯说了这件事,邓林凯点头表示了解。施怡这时激动的问我们说的邓道长是不是协会里的那个邓XX?我说是啊,她说不会吧,这种实力卓越的人怎么找上我们了。我在想有老道有这么厉害么。然后她又问邓林凯跟邓老道是什么关系,我听了在一旁捂着肚子指着邓林凯大笑,施怡一脸疑惑地望着我,邓林凯估计脸都绿了,看来今天他是吃了不少“苦”。

  然后我在邓林凯的“威逼”下给施怡说了我们高考完后所经历的事。
  施怡很平静的听完了,她说:“你们很幸运,有道行的老师教授你们什么叫功德圆满,但同时我也很幸运,遇到你们之后知道了鬼魂也是一种生命的形式,也会表露真性情,也有自己翻不开的一页。之前的我一意孤行,鬼魂的存在于我来讲就如天敌。说来可笑,刚开始鬼物见到我都想扑来,我则用我的奇门二针见鬼打鬼,而现在我所能见到的鬼物看见我就像老鼠见猫一样逃开。”
  她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没有什么朋友,因为我不想牵连他们。情,于我来说很少拥有。友情,爱情,呵呵,都是奢望,所以说这应该也是我的一种报应吧。”
  她说完便继续往前走着,虽然感觉不到其情绪的变化,但言语无不透露出落寞。我很难想象到一个十八九岁年龄的女生会说出如此老成忧愁的话语。此时我很难找到什么话去安慰她,因为她自己也有了悟,而且独立的去接受了现实,再多的安慰也不过是去加深她的辛酸。
  邓林凯说道:“难道你不认为我们是你的朋友吗?反正我已经把你当朋友了,对吧?”他对着施怡说完便转过眼神来看我。
  我笑了。说实话,邓林凯虽然平时总是插上几句玩笑话,不过适逢其会的表达关键话语他还是胜我一筹的,他的圆滑也正适合官场的混迹“走吧,我和施怡说朋友都算轻的了,准确的说应该是兄妹吧,这些就别拿出来说了,显得假的很。”
  邓林凯在那急吼吼的说那不公平,凭什么我们关系比他跟施怡的关系更好云云,我踹他一脚,不过也不忘了撇头一看,施怡少有的捂着嘴笑了。这个场景是无比的温馨,它将永远成为我记忆中的定格。
  是啊,当你无所顾忌的把情绪传递给对方的那一刻,就可以称之为朋友之间了。

  我们先把施怡送到家,她告诉我们明天想要和我们一起去,我担心老道会给她脸色看,但她叫我只管放心,邓林凯也在旁边极力支持,我只好答应了她。殊不知,她这一去便又让人感叹命运的捉弄。
  一夜无梦。
  第二天一大早就接到了施怡的电话叫我快起床,我迷迷糊糊的问她干啥啊这么早,她说她已经到了我们小区门口。我当即清醒了不少,便坐起来问她怎么知道我住哪的,她笑着说既然我加入了组织还有她不知道的?我无语,感觉谈个女朋友都没有这她这跟得紧。我告诉她先等会。挂了电话后便匆匆起床、漱口、洗脸……这当哥也有无奈的时候。
  坐电梯下来走到单元门口,看见花坛旁边坐着一个女生,走进一看确定就是施怡了,她今天穿着黑色T恤,牛仔裤和平底鞋,给人一种邻家女孩的清新感。
  我看见她手中拿着早餐,春卷、包子、豆浆什么的,她递给我埋怨道:“怎么这么久,东西都凉了。”我心中感动,摸摸头说:“嘿嘿嘿,下不为例。”她问我邓道长什么时候到,我说不知道,我先问问他。便拿出手机拨通了老道的电话。
  接通后一个声音传出来:“喂,小子,我在开车别打扰我!”我毫不犹豫的挂断了电话。
  坐在花坛旁边的座位上,我吃着施怡带来的早餐,她问我高考考得怎么样,我告诉他考得不理想,应该可以上重本。她说还好啊,她才考了个二本。然后开始无话,说来也好笑,我们又四目相对的望着,我发现她是我唯一能通过眼睛读懂内心情感的人,给人一种无法抗拒的情愫,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不对劲,赶忙嗑手中的包子,结果被哽得打嗝。她捂着嘴咯咯的笑,搞得我也笑,然后就被呛住了,连连咳嗽,她坐过来拍着我的背说吃这么快干嘛,先喝点水啊。

  我忙点头说知道了知道了,站起身来喝着豆浆。我觉得我这从不知道脸红的人当时肯定脸很红,不过我也很纠结,我不是觉得我很高尚,或者我很顾忌那名义上的兄妹,又或者我觉得谁配不上谁,我是真心觉得如果我和施怡两人从友谊发展成了爱情的话,很难想象到如果分开那一天的伤感,来之不易的缘分让我很珍惜,我是一辈子都舍不得它再从我身边溜走。
  也许有人会说我是个没有信心的人,或者是没有勇气的人。我想说我在平时生活中确实对自己很有信心,但是在这一方面,我确实做不到完美,因为亲身经历告诉我,我是一个很不擅长去维持一段持久的感情的人,对,我是胆怯了,害怕了。但我至少不是一个花心的人。
  邓老道打电话来说他到小区门口了,叫我快出来。我们出去的时候看见门口停了一辆橙色奔奔,他依旧是那样的黑框眼镜,大大咧咧的打扮。
  我们走过去,他还没在意到我旁边走着的施怡,催促着我赶快上车,这时施怡走过去叫了一声邓道长好,老道眼睛一亮,说这是谁家的女儿,长得这么水灵。施怡说她爷爷叫是唐XX,她现在也是组织里的人,而且是我的搭档。
  邓老道扶了扶眼睛说:“原来是老唐的孙女,看来这小子昨天打电话的时候是跟你一路的,怎么你也想跟着去?”
  施怡笑着说:“虽然不知道去哪,但也想去学学东西,长长见识,还请道长答应。”我想笑,干嘛说得这么文邹邹的,演戏似的。
  哪知邓老道竟一口答应:“好说好说,就凭我和老唐的关系,还有这小子,肯定也希望你去。”我真心无语,自己明明想让别人去还把我拉进来给自己找个垫脚石。
  接来了邓林凯,他把昨天我给他的玳瑁戒递给了我,不知道邓婆婆用的什么方法让这扳指恢复了光泽,我看他睡眼惺忪的就没有向他多问,我们坐在后面听到前排呼噜声的此起彼伏。
  我问老道要去哪,他说去北碚的缙云山一趟,我问去干什么,他说去了就知道了。我便不再追问。旁边坐着的施怡在车上睡着了,看着她那张恬静的脸在经历过如此多事情之后终有放松的一刻,心中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她查到有关她爷爷的线索。
  过了一会我便也睡着了,后来在他们三人的交谈中醒来,老道告诉我已经到了北碚区。我转头一看,时隔八年,我又再一次来到这个地方。当时还是和父母一起到此地的风景区——金刀峡、北温泉等地旅游,印象挺深刻。
  北碚,位于渝都之北,而又因其辖内嘉陵江有一巨石立于其中(如今还在,取名为白鱼石或者碚石),像巨鳖的背,人们把它称作“鳖背”,后来觉得不好听就叫它“白背”,后来取了个谐音,便为北碚名称的由来。以前的重庆在民国抗战时期是陪都,而北碚被称作“陪都的陪都”,因为此地由卢作孚带头开拓,抗战时期是重庆各个机关机构的主要迁建区。而抗战后刘、邓、贺等领导在此领导西南部建设。如今是集科技教育文化为一体的高地。

  一路上,我们由新城再到老城区,再行至缙云山。重庆的区县目前的建设标准都是这样的,新城包围旧城,再把区县的经济中心逐渐迁移到新城来,由新城带动整个县区的经济发展。这是继西部大开发之后的又一种发展模式。
  缙云山,又名巴山,名之由来有很多个传说,个人认为是黄帝时缙云氏后裔居于此,便为缙云。临北碚温塘峡江河畔。缙云云霞属新老巴渝十二景之一,文人为之著有一诗:晚来谁上峰,晨临仙出洞。远客惜佳时,天方一片红。红片一方天,时佳惜客远。洞出仙临晨,峰上谁来晚。
  海拔九百多米,景内有著名的“缙云九峰”,其中狮子峰为主峰,峰顶观江最为壮丽,其余峰各具特色,在此不一一列举。
  车开过城区,至省道蜿蜒而上。路上林木茂盛,到处可见植物的覆盖,我们不禁感叹。老道说这里是重庆市植物园,当然植被多了,而植物园就建在缙云山体内,与缙云山间云雾、云霞的气象万千相辅相成。

  我以为老道会带我们去前几年炒得火热的以李一道长为主持的绍龙观,谁知他车左拐右拐,穿过一片竹海,把我们带到一个很是清静的地方,像是武侠剧里面那种清修之地。只见一个有着石阶上面一个端庄的大门敞开,门上牌匾上竖着写着“洞天白云”四个大字。这便是白云观了。
  老道掏出手机打了一个电话,打完之后他告诉我们等一会。然后我们就在外面无聊的等,老道眼睛不知道怎么瞥到了邓林凯脖子上的狗牙项链,赶忙问他项链怎么搞成这样了?邓林凯很茫然说变成咋样了?老道说昨天才给你的,这么快就撞邪了?邓林凯说哦,然后把我们昨天的事情告诉了老道。老道听完气愤不已,直说这种危险的事我们怎么不给他汇报一声,如果不是施怡的话,我们阳寿怎么被吸的都不知道,这种事下不为例。我们敷衍的说恩恩,对对,好好。然后叫邓林凯把项链拿给他外婆去养一下。

  这个时候从道观里走出一人,我定睛一看——丘处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