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民间术法的故事:横河诡事》
第1节

作者: 一颗沧桑的小白菜
收藏本书TXT下载
  希望看的朋友可以对文笔构思什么的给点评价和建议。
  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可以说给我。
  多给意见啊
  第一章 搭桥借寿
  我出生在山西最南面的一个挺小挺破挺边远的乡下,那个地方叫“横河镇”,之所以叫这么个名,是因为这地方有条纵流全镇的河,叫做“横河”。至于“横河”这名是这么来的,我小时候问过村里的赖汉,那货和我说因为这条河是横着流到黄河的,所以叫“横河”,这么多年来我还一直信以为真。
  “横河”是母亲黄河的一条支流,位于陕、晋、豫三省交界处,被“王屋”“太行”“中条”三座峦峦大山夹在中间,就像被三个**紧紧的夹着,里面生活着“幸福“的我们。
  这里山青水秀,风景秀丽,水源充沛,百草茂密....其实上面的那几个优美的形容词,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贫穷”的代名词,穷的那叫个冒泡啊,用我爷爷的话说就是,穷的连扣出来的鼻屎都舍不得扔。

  整个镇甚至整个县城(或者可以说整个山西)都处于大山之中,为数不多的田地,只适合种植小麦、玉米等几种有限的作物,再加上这里严重的自然灾害,高兴也发个大水,不高兴也发个大水,每年的收成也好不到那去,大家可也想象,连种地都没好收成的地方,生活会有多么的艰难,就像歌里唱的:“吊地方那个吊风光...吊地方那个吊风光...遍地没庄稼...到处是牛粪....恩....嗨....到处是牛粪!”

  俗话说的好,“牛粪虽好,可不能当饭吃哦!”在那个时候甚至直至现在,村里的青壮年几乎都在外地拼杀,留在村里的都是一些老汉和屁孩,当在外拼杀有所成绩的话,几乎所有的人都会选择举家离开这里,就算在外头被拼杀的“片甲不留”,也没有人愿意呆在这群山环抱,交通不便的鬼地方。我家也不例外,我从小就是爷爷奶奶养大的,父母一直在外面挖煤赚钱,在我念初中的时候,也举家迁移到了另外的乡镇。

  当时的那个年代,村里虽然有几台电视机,可是却收不住几个台,我至今还记得,作为一个山西人,我家电视却只能收住一个满是雪花和杂音的河南卫视,这事我至今想起来都很受伤。当时除了满地疯跑,唯一爱好可能就是看书了,我最爱看看的一本就是千古神书---《十万个为什么》,那是我远嫁在福建的大姨回家带给我的,拼音版。这书看了没一半,我就感觉自己是诸葛卧龙再世,天下没有不知道的事,这书里有一句话至今任然记得很清楚。

  “世界上没有科学解释不了的事,虽然有些谜团没有解开,但在以后科学发达的时候,一定有解开的一天。”
  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科学”两个字,在当时看来科学就是最牛逼的东西,所以在我那幼小的心灵中,早早的就有了自己的理想,那就是当科学家,虽然我也不知科学家是干什么吃的。
  当别的小孩还以为打雷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眼睛长在耳朵前面的时候,我就已经会给他们喷FUO宇航员登月什么的,愣是把他们喷的一愣一愣的。虽然咱从小体格就很单薄,是又矮又搓,可是天生就是一浑人,一点亏都不吃,跟同龄的孩子干起架来一点也不含糊,不是拍板砖就是亮刀子,也不知道是和谁学的,和我爷爷我爸那老实巴交的性子是一点也不像,所以我得一外号“浑屁”,叫着叫着这就成了我的小名。直到现在一想起着事我都是后悔莫及,忍不住仰天长叹:“早知道如此,老子当初就低调点!"

  言归正传,故事发生在九十年代初期,那年我的小鸡鸡还只有两公分长,映像中那是一个很炎热的夏天,天就热的像焖了一口锅,大概是阳历六月份中旬,已经快到了收麦子的季节。
  我爷爷参加过解放战争,身体一向很硬朗,在一天晚上突然剧烈的咳嗽了起来,吐了一口鲜红的血就倒下了,躺在床上昏迷不醒,两只手摸起来感觉冰凉的吓人。家中只剩下年迈的奶奶和年幼的我,虽说我那会岁数小,可是也懵懵懂懂的明白,看着被吓的手忙脚乱的奶奶,我急忙跑出去叫来了邻居来帮忙。
  不一会,邻居就领着村里的土郎中进了家门,之后赶紧借了个自行车跑镇上找电话通知我爸我大伯他们去了。
  土郎中进来后,扒了扒我爷爷的眼皮看看了,又拿伸出三根指头切起了脉,面色一沉道:“脉很弱,够呛啊,恐怕不行了!”
  奶奶一听,红着眼就要给土郎中下跪,“求求你想想办法啊,后晌(下午)那阵还好好的,这才黑来(晚上),怎么就不行了,什么事也没交代了怎么就……就。”话没说完就在那抹起了眼泪。我一听,也在那眼泪哗哗的往下掉。
  土郎中摆摆手道,“去村西头头寻寻(找下)那老草灰,说不定他有办法能把人弄醒交代交代后事。”(注:“草灰”是晋城地区对外地人的特殊称呼,有时候特指河南人,据说是因为以前河南没有煤,每天烧草做饭,而山西遍地是煤炭,所以得来这么个称呼,有的河南人也称山西人为“煤灰”。在这里特别强调下,本人没有任何地域歧视。)
  我一听顿时一高兴,急忙跑出家门边甩鼻涕边往村西头跑去。老草灰是我们村的个老光棍,我不知道他叫啥名,只知道村子里的人都叫他老草灰,小屁孩子家不懂事,于是也叫都跟着瞎叫,他也不生气,总是操着一口“豫普”对我们说:“小娃子要懂离毛(礼貌),这样不中...”
  听村里老人说老草灰是从河南逃荒来的,是一位“先生”,还有那么点真本事。来村里也有些年了,谁家有什么红白喜事都请他主持,就拿选坟来说,他看地从来不用罗盘,背着手往地里转两圈,随便指个地方,打下去绝对是好地。农村选坟地没那么多讲究,风水什么的一般人也看不见,但是有三个忌讳,一忌水(打坟打出地下水),二忌石(土里有石头或只有表面是土地下室石头),三忌棺(打坟打出无坟头古墓)。还有土葬习俗的农村朋友可以自己注意下,一般选坟都能从根本上避开这些问题,说的简单点就是打坟的时候打出来全是土就对了,打出其他东西就坏事了。

  后来我才知道老草灰会观地气,地气的门道多了,不光打坟用的到,打井,采金什么的都和地气有必然的关系,就比如说打井,一亩地范围内选对地了,三五米就出水,选不对地几百米也不一定见水,虽然用物理来解释的话越低的地方越容易有水,但实际上有时候水位是在高处的,比如好多古井,就处在方圆几里的范围地势比较高的地方。

  我一路小跑到老草灰院里,一脚蹬开门然后跑了进去就叫道:“老草灰,我爷爷快老了(去世),我奶奶唤你去我屋了。”
  只看见屋里黑着灯,香炉里插的几根香正冒着白烟,老草灰正盘坐在炕上,姿势和电视里武功高手在运功修炼一样,配上一屋子的烟雾活象已经走火入魔了。
  老草灰听了我的话也没多说什么,起身就跟着着我向我奶奶家走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