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奇事》
第30节

作者: 白0品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1-14 11:20:00
  “呵呵,自古有矛就有盾,有立就有破,正所谓谋事尽管在人,成事却大都由天。”胖子终于按捺不住,开口发话:“你还是少绕圈子,说说另外一场湘江大战吧,哪有你这样不人道的?吊足了我们的胃口,却迟迟不开席。”
  “龙兄弟所说的话也不无道理,以前我还信奉主流的看法,认为造反有理,暴力才是良策。”马彪不无赞赏地说:“只是经过这大半年的跟踪调查,我的信念才有所动摇。我发现,凡是太平军所到之处,杀戮的重,生息的轻;破坏的多,建设的少;实惠的远,虚幻的近。当然,满清的军纪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就像两支展开了杀人比赛的队伍,同台竞技,争相涂荼生灵,给中华大地带来了惨重的灾难。”

  日期:2013-01-15 17:53:00
  “呵呵,闲话少说,还是言归正传吧!”我拂了拂被江风吹得有点凌乱的头发,又开始侃侃而谈:“1851年,洪秀全看到教徒日众,羽翼已丰,于是命令各地的信徒,全部赶往广西桂平县的金田村集结,在1月11日,洪秀全三十八岁生日那天,竖旗造反,建国号为‘太平天国’,正式向清王朝宣战,开始了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刚开始,太平军纪律严明,上下同心,在狂热的宗教信仰中,屡次打败了赶来围剿的清朝部队,声势大振,也成为了清王朝的心腹大患。为了扼杀起义军于襁褓之中,清朝政府调来了当时最负盛名的名将向荣,动用重兵进行围追堵截。太平军经过连番苦战,转而袭取了永安城。在永安这座小小的县城,洪秀全的野心终于彻底爆发了,他自称天王,号万岁,又分封诸王: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诸王都受东王杨秀清的节制。洪秀全这个过去郁郁不得志的破落书生,现在终于名正言顺地当上了人间帝王,开始了穷奢极欲的享乐,在永安这个强敌环伺的弹丸小地,他一下子纳妃36个,并且制定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强调上下尊卑关系,极力维护自己的威权。这使得他原先在教徒中鼓吹的人人平等的天国思想,在现实中彻底沦为了无情的笑话。”

  “我倒有点迷惑不解了,不是说,拜上帝教由洪秀全和冯云山两人首倡,现在怎么平空多出了个杨秀清,连南王冯云山都要受他的节制呢?”胖子皱起了眉头:“我好像在哪本书上看到过,就连至贵为万岁的天王洪秀全,也数次被仅为九千岁的东王杨秀清责骂和鞭打过。”
  日期:2013-01-15 22:15:00
  “这就是你有所不知了,杨秀清其实是晚清一等一的奇才,不仅胆量出众,而且极富权谋,是个天生的统帅人物,太平天国早期能够打下南京,开创盛业,全赖他的雄才大略。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也能造时势,杨秀清的突然崛起,是大有原因的。洪秀全是个野心勃勃,办事却毛躁的书呆子,虽然贵为教主,但其本身的组织领导才能,并不出众,早期主要靠冯云山来宣传教义,发动教徒。洪秀全这个人很有点得志便猖狂的味道,还没起义前,就公然穿上了黄袍,以帝王自居,他的招摇,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非议,也给自己引来了大祸。当地官府获知消息后,进行了突然袭击,抓走了洪秀全和冯云山等一干为首人物。一时之间,拜上帝教群龙无首,人心浮动,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险。在这关键时刻,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挺身而出,挽救了拜上帝教,他就是烧炭佬杨秀清。杨秀清是个孤儿,从小父母双亡,家里穷得上无片瓦,下无寸地,只能同着一帮人,在深山中烧炭为生。作为普通教徒的他,不甘久居人下,于是抓住眼前千载难逢的机会,装作被神灵附身的样子,声称自己是天父的代言人,要大家死心护教,不可心生异志。教主洪秀全自称是天父的次子,横竖都是骗,而杨秀清则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冒充为天父下凡的专用肉体,这样一来,就连洪秀全也不得不听他的代言。杨秀清极富统率才干,他组织教徒,把教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树立了自己的威信,成为了教徒中新的主心骨,最后还是他筹集了一笔巨款,贿赂官府后,才把冯云山等人解救出监狱。洪秀全和冯云山回来后,杨秀清在教中的地位已经牢不可动,成了事实上的领袖。洪秀全平空多出了一个‘爹’,有苦说不出,但也只能承认眼前的既成事实,于是在打下东安城后,便封杨秀清为东王,尊称九千岁,一切军政大事,全由杨秀清裁定。洪秀全作为教主,临朝不理政,杨秀清于是成了太平军中的实际统帅。至于教中的元老冯云山,虽然也被封为南王,但只是七千岁,还得受东王的节制。好在冯云山是个大度之人,不计名分,甘居杨秀清之后,大家齐心协力,把早期的太平天国运动,打弄得蒸蒸日上。东王杨秀清不负众望,展现了过人的本领,他带领太平军将士,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取得了军事上的巨大胜利,直至攻下南京,占据了东南的半壁江山。当然,东王杨秀清自视过高,不知收敛,不仅在其他诸王面前飞扬跋扈,还时常有意无意地凌驾到洪秀全这个天王的头上,引起了大家的共同不满,这样一来,也就为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后来在天京事变中,手足相残,杨秀清死于内讧,一代奇才就此告别了历史舞台。由于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早已战死沙场,等到东王杨秀清一死,太平天国如同丧失了擎天柱,大好形势从此急转直下,无可挽回地滑向了覆灭的深渊。就连天王洪秀全,最后也被围困在南京,活活饿死,太平天国的挽歌,实在令人可悲可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