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奇事》
第31节

作者: 白0品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1-16 17:55:00
  “我知道太平军一路向北进发,在经过你们县时,曾经发生过一场很惨烈的战斗。”马彪看起来一脸的诚恳,对我是大起敬意:“只是史书上的记载极其简单,看起来不得要领。龙兄弟是我遇到的最有见识的人,我很想向你打听一下关于这场战斗的详细经过,以便补充和完善史料。”
  我看到周围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了我,个个充满了期待,小葵更是暗送秋波,眉目传情,令我怦然心动中,头脑开始发热,变得忘乎所以起来。
  “不是一场,而是发生了两场惊天动地的战斗。”我冲口而出,赶快指出他认知上的错误。
  “哦!”不禁马彪一脸的愕然,就连胖子也张大了嘴巴。
  “说来那就话长了!”我长叹了一声,将目光移向了滔滔不绝的湘江:“今天,我也有了不吐不快的感觉,只是那些历史太过于血腥和沉重了,只怕我在惊悚中,并不能一一如实地还原。”
  日期:2013-01-17 10:45:00

  “洪秀全在东安分封诸王后,将士齐心,合力突破了城外的重重封锁,跳出了包围圈,转而攻击桂林。桂林城墙高大,守卫森严,又有名将向荣亲自坐镇,太平军连续攻打了一个多月,眼看毫无进展,于是撤围北上,准备直扑永州,拿下湖南全境。1852年5月24日,他们兵不血刃地进入了兴安县城,沿途的小股清军,望风而逃,无敢挡者。此时,太平军声势浩大,他们分为水陆两路大军,水路从湘江中乘坐大量的竹筏木排,齐头并进,日行百里,第二天就抵达了我们德宁城下。”

  我顿了顿,喝下一口水,润了润喉咙,又接着说开了。
  日期:2013-01-17 15:15:00
  “我们县是广西的北大门,是由桂入湘必经的交通要道,也算得上个边疆重镇。据县志上记载,当时的城墙高二丈五尺,宽一丈五尺,周长约五里,全部采用巨大的条石砌成,坚固异常,上面足可供两匹马并驾齐驱。除了南面临江外,东、西、北三面都挖有壕沟,引入河水,深一丈,宽一丈五尺有余,如此戒备森严的防务,大大出乎太平军的意料。洪秀全和杨秀清等首领原以为,大军逼城,有如泰山压卵,一个小小的县城,肯定早作鸟兽散了,即使遇到抵抗,那也是十分微弱的,牛刀杀鸡,根本费不了多大的劲。可现在一看,此城防守周密,易守难攻,是一块难以下咽的硬骨头,于是就在城外劫掠了一番,下令绕城而过,不作停留,直取湖南。原来,当时的知县曹燮培,是个颇多有才干的官吏,为了保境安民,还在太平军围攻桂林的时候,他就募集了三百壮丁,日夜操练,加强防备。那时刚好有一个湖南武将武昌显,带领五百湘兵准备赴援桂林,在我们县留宿时,知县曹燮培盛情款待,极力挽留,并且许以重金拉拢他们帮助一起守城。那些湘兵早就打听到太平军只是越境而过,无意攻城,所以也就乐得做了个顺水人情。即使这样,全城的守兵也捉襟见肘,少得可怜,所以知县曹燮培下达了死命令,只要太平军不攻城,那就放任他们过境,绝对不能主动挑衅。下午时分,数万太平军将士大摇大摆地从城墙下穿行而过,锣鼓喧天,看不见首尾,根本就没把城上的守军放在眼里。城上的守军虽然严阵以待,但也被太平军的气势吓得不轻,人人自危,只恨不得他们早早离开。眼看太平军的大部队已经绝尘而去,只剩下殿后的后卫队伍,在城上观望着的军民们,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个个感到庆幸不已。”

  “既然已经一拍两散,那又怎么能引发一场大战呢?”胖子不无吃惊地问。
  “这个时候,谁也想不到的一件事发生了,使整个形势完全失控,从而也给我们县城带来了灭顶之灾。”我的眼睛开始模糊了:“也许,历史本来就是由许多偶然事件促发的。”
  “哦,说来听听,我都有点急不可耐了!”胖子连声催促我。
  日期:2013-01-18 10:45:00

  “驻守在凤凰山炮台的是一伙湘兵,也许他们觉得危险已经解除,加上中午又喝高了点,于是嘻嘻哈哈,站在高台上四处指点。此时,有人眼尖,发现渐渐离去的太平军队伍中,有一顶四人抬着的黄轿,在阳光的照射下,威风凛凛,分外刺眼。这伙人顿时来了劲,纷纷怂恿其中的一个炮手,说他只要能击中黄轿,晚上就请他喝花酒。大家这样一起哄,有几个人甚至当场就掏出了钱,那炮手经受不了挑逗,更是不甘示弱,于是趁着醉意,调转炮口,点燃引信,对着黄轿就放了一炮。”

  “这一炮下去,后来如何?”莫如兰也变得十分关切。
  “只听得轰的一声,顿时传来了数声惨叫,那炮手实在是个神炮手,不偏不倚,正中黄轿,立刻就将轿子炸得粉碎。看着远处的太平军队伍乱成了一团,炮台上的湘兵们哈哈大笑,个个乐不可支,全然不知道已经闯下了弥天大祸。”
  日期:2013-01-18 18:31:00
  “哦,怎么说呢?”
  “因为坐在轿子里的正是南王冯云山!这飞来一炮,不但要了两个轿夫的命,而且还直接把南王轰成了重伤!原来,太平军从桂林撤围北上时,大队的清军也尾随其后,穷追不舍。南王冯云山由于精通谋略,每次作战都能做到‘进退分合有步’,所以就成了太平军殿后的不二人选,冯云山屡出奇计,使尾追的清军,吃尽了苦头。清军慑于南王的威名,这次也不敢过于迫近,只在距我们县城五里处的鲁板桥安营扎寨,作着壁上观,再也不肯向前一步,他们的理由很气壮,也绝对是经验的总结:后方追得越急,则前方失陷就越多。清军的将领乌兰泰曾这样评价过冯云山,说南王凶悍诡诈,自己行军一生,不但是第一次遇见这样的对手,而且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如此奇谋的人!”

  “南王冯云山就这样死了?”胖子似乎有点失望。
  “还没死,只是受伤不轻。南王受袭的消息,早有快马飞报给天王,一时之间,全军大哗,诸王们个个怒火万丈,于是马上传令:后队改作前队,前队改作后队,全军回师,非要替南王报仇不可!这下可不得了了,不到一个时辰,数万太平军就将小小的县城围得像个铁桶似的,水泄不通。南王的部下更是鼓噪向前,奋勇攻城。整个下午炮声隆隆,杀声震天,县城的上空,完全被硝烟所笼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