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狗剩乐了:“我他娘的就讹你了!要不咱就见官。”
“见官?你告我什么?”
“告你行骗。京城里让你骗过的人想必不少,这证人嘛,也应该好找!”
这句话好似炸雷一般,在摊鸡子儿的耳畔响起。他知道自己栽了,真报了官,指定被抓,况且被他骗过的人,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若是给牢头使些银子,怕是自己得死在大牢里面。权衡利弊,摊鸡子儿只能愿赌服输,幸好他长年行骗,身上还有些银子,只好全都掏出来,给了陈狗剩,现在真是应了他自己那句话,只求“破财免灾”了。
陈狗剩把摊鸡子儿从头到脚搜了一遍,不但找出来三千两银票,还多找出五百两来。摊鸡子儿本想把那五百两银票要回去,但陈狗剩是个见钱眼开的主儿,到了手的钱,哪能再还回去。想罢,把所有银票一并收了,“那五百两算是精神损失费!”
人如刀俎,我为鱼肉,摊鸡子儿没有办法,只得同意。不过心头的愤恨之情,也可想而知。临出陈宅之前,他回身对陈狗剩恶狠狠的说了一句:“我昙机子对天发誓,你那只拜日蟾乃是金源所生的妖物,一甲子之后,妖物成形,到时候定要你陈家断子绝孙!”
日期:2013-01-03 20:15:00
第17章 妖物成形
陈狗剩关上大门,坐在家里,拿着讹来的厚厚一沓银票,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回想起摊鸡子儿临走时咬牙切齿说的那番话,心里泛起了一丝凉意。他在考虑,拜日蟾是妖物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因为古时候的人是迷信的,发誓也不是随便乱发的。如果摊鸡子儿只是为了宣泄心中的不满,他完全可以只说后半句话,而不提对天发誓的事情。
前面说过,陈狗剩为人迷信又贪财。他怕摊鸡子儿说的话是真的,又舍不得拜日蟾给他带来的财富,于是问题产生了,拜日蟾该扔,还是该留。陈狗剩纠结了,而且一纠结就是一辈子。直到他死的那天,也没忘了把这件事告诉儿子。
陈狗剩的儿子也是这种性格。贪财,迷信一样都不少。听到这个故事,他也纠结,找来奇人异士多方打听,这只拜日蟾是不是妖物。但他听到的回答却是说什么的都有。有说是妖物的,也有说不是的。这下陈狗剩的儿子更纠结了。他怕变成穷光蛋,也怕断子绝孙。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他想了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拜日蟾接着供,孩子要多生。打这儿起,小妾一房接着一房,孩子一个跟着一个,一下子生了四个儿子,外带五个闺女。到最后实在生不动了,一蹬腿,撒手人寰。
陈狗剩儿子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致力于发展人口事业,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生孩子中去,于是这世上才有了琉璃瓷儿。
琉璃瓷儿是陈家的三儿子,下面还一个有弟弟。当然,他也听过拜日蟾的传说。不过他降生的时候,已经到了民国初年。那时正是破旧立新的时期,所以琉璃瓷儿是在西式教育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对于神仙鬼怪之说也不太相信。于是纠结的事情没了,可以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了。但是命运却和他们陈家开了个玩笑。父辈担心了一辈子的事情没有发生,而他们这辈子不再担心的事情,却又发生了。
事情的起因是琉璃瓷儿的四弟得了天花。这种病在当时基本上是绝症,死亡率是相当高的。郎中对此束手无策,琉璃瓷儿的四弟不幸夭折。
起初,陈家人除了悲痛之外,对于这件事还没有过分多想。但是没过几天,琉璃瓷儿的大哥也得了天花,同样英年早逝,这就有点吓人了。回想起摊鸡子儿曾经说过的那段话,“那只拜日蟾乃金源所生的妖物,一甲子之后,妖物成形,到时候定要你陈家断子绝孙!”
再掰着手指头一数,从摊鸡子儿说这句话时算起,到现在,差不多也有六十年了,这不就是一个甲子吗。难道这句话真的灵验了?
打那时起,陈家人个个惊若寒蝉,可光害怕是没有用的,该发生的事迟早都会发生。接下来琉璃瓷儿的大姐,二姐相继得了病,但这次不是天花了,却是不知名的怪病。再往后就是三姐,四姐,连家丁都难以幸免。侥幸有个没得病的二哥,出门还让惊马踩断了腿,不过幸好救治的及时,没落下残废。可即便是这样,也够人受的了。一家子无端患病,这真是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陈家人实在没辙了,只好四处打听破解的办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一位名声显赫的“法师”。只是请法师的费用有点贵,人家要一万块大洋才肯做法。家人一合计,在这个时候,命总比钱重要,别说一万块大洋,就是倾家荡产,能保住性命也是值得的。
于是法师来了,抱着拜日蟾大念伏魔咒,之后又拿着罗盘在院子里找了个吉位,把拜日蟾埋了。法师说,这个吉位可以镇住拜日蟾的妖性,再过一个甲子,妖性全消,陈家至此无忧矣。
听了法师的话,陈家上下皆大欢喜。高高兴兴的送走了法师,只等过个太平日子。不过当天晚上他们的美梦就破灭了。家里面从长辈算起,一共死了四口人,死因却无从知晓。
第二天早晨,琉璃瓷儿的二哥,带着一群家奴院工去找法师算帐,结果连法师的影子都没见着。等到了晚上,又死了四个,这次全是患病的兄弟姐妹,同样是死因不明。事情变得越来越恐怖。一天死四个,用不了几天就成绝户了。陈家上下只剩下琉璃瓷儿和他二哥,也全都吓破了胆,谁都不敢在这住了,只得又买了一处宅院,搬了出去。说来也怪,搬出去的当天,就再也没人死了,陈家人总算是逃过了一劫。
发生这件事的时候,琉璃瓷儿还小,但是脑海中的记忆却异常深刻。也正是从那时起,这只拜日蟾便成了他的噩梦。不过幸好打这以后,再也没有可怕的事情发生。只是在琉璃瓷儿幼小的心里,多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这件事过后,琉璃瓷儿家里年龄大的人,都死的差不多了。没人打理生意,德善当由于无人主事,开始逐渐萧条。
日本侵华的时候,琉璃瓷儿的二哥一气之下参加了29军,从此便再无音讯。那个时琉璃瓷儿已经长大成人,本想接过德善当的生意,重振昔日辉煌,怎奈身逢乱世,再好的买卖也做不下去,到最后只好关门大吉。好好的一户人家就这么中落了。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没有了经济来源,但是陈家多少也有些家底,靠这些钱过个太平日子也不成问题。
等到了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物资消耗极大,物价也开始飞涨。琉璃瓷儿意识到,再坐吃山空下去,用不了几年,怕是要喝西北风了,想要安身立命,还是得找点事情来做。于是,便了拜高人为师,学习相物之法。翻遍古今史料,习得古玩玉器的鉴别之术,又用槐树叶沾净水擦眼,在地窖里待了八十一天,练成了“地眼通”,民间俗称“开地眼”。从此以后,眼珠变成了破碎的琉璃状,也因此得了个浑号,叫琉璃瓷儿。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