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术探秘:山海龙图》
第29节

作者: 纵马乾坤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听这话,我也有点纳闷,“您是怎么知道的?”
  “你那烟是中南海吧?”

  哦……我明白了,他光闻味儿,就知道我抽的是什么烟,还能从我抽烟的牌子来判断我是哪的人,这不是老烟鬼是什么?想到这儿,我冲他笑了笑,“师傅,您这鼻子可够尖的。“
  老司机自嘲的笑了笑:“咳,中南海那味儿特别,一闻就能闻出来。去年有个北京知青给过我一根,后来就一直没抽过。不过你的烟和普通中南海的味道还有些不一样,是特供的吧?”
  我滴个天爷!这鼻子我是真服了!真如老司机所说,我的烟还真是特供的。其实普通中南海算不上是好烟,但它的前身却非常了不起。这种烟在解放初期只供中央首长,平头百姓那是难得一见。直到76年普通中南海才对外销售,不过即便是这样,除了北京之外,在其它地区也是难得一见。再说我抽的这种特供中南海,一直都是专用接招烟,是我爸爸的老战友,来家里串门时带来了两条。后来我爸戒烟了,这两条宝贝烟才归了我。我省着抽了大半年,就剩下两盒,这次来陕西,就全都带上了。

  老司机一边开车一边使劲的闻着烟味儿,看着他的样子,我不禁有些想笑,世上有如此嗜烟之人也真是难得,还是别让他受罪了,给他一根吧。
  老司机接过烟,双手撒开方向盘,划着火柴,立马就点上了。汽车以极快的速度冲向盘山公路的边缘,吓得我出了一身冷汗。老司机扔掉手里的火柴,单手一拨方向盘,汽车又轻盈的拐了个弧度,重新回到路中央。

  “兄弟,别怕,这条路我开了二十多年了,就是闭着眼也能开回去。”
  “不怕,不怕。”我抓着扶手,手都哆嗦了,心说,就你这么开车,不怕才怪!
  “真是好烟哪!”老司机深深的吸了一口,吐一团浓重的烟雾:“哎,兄弟,抽你根烟我也不白抽,刚才从后边打听玉车沟的人是你吧?”
  “是我啊。”我的神经一下子紧张起来:“您知道玉车沟在哪吗?”
  “知道,当然知道。”老司机自信的说:“这事儿你也就问我,换成别人估计没多少人能告诉你。”
  “为什么啊?”我有些听不明白了。
  老司机说:“玉车沟,那是解放前的地名,都几十年了,现在早就没人这么叫了。要不是我经常跑这条线,估计你从川陕公路跑个来回,也没人能告诉你它在哪。”
  “哟,这么说我还真是问对了人了,老师傅,快跟我说说玉车沟是怎么回事。”
  老司机又抽了一口烟,目视前方的开腔了:“听我师父说,其实玉车沟以前叫麂子沟,是个土匪窝子。后来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土匪都跑光了,麂子沟也就没人去了。解放前的头几年,有土贼在那挖出过‘六乘玉车马’,因此,麂子沟也被改成了玉车沟。哦,对了,兄弟你不会是盗墓的土贼吧?”
  老司机的一句话差点没把我呛死,“您怎么会认为我是盗墓的?再说了,我很像盗墓的吗?”
  “咳,不是就好。”老司机笑了笑,接着说:“据说天子驾六,因为玉车马的原因,所以有人猜测,麂子沟里可能有秦王古墓,一时间,大批土贼云集于此,把以前的土匪窝当成了大本营,不过他们挖没挖出古墓可就没人知道了。等到解放以后,土贼少了,玉车沟逐渐被人遗忘,现在还记得玉车沟的人,一般都是久居深山的老人和贼心不死的土贼。”
  我一边听,一边不住的点头:“哦,是这么回事。”
  “对了,兄弟,还有件事儿我得嘱咐你,听说以前进过玉车沟的土贼都是有去无回,你最好还是别去,要是非去不可呢,你可要多加小心。”

  我听完,无奈的笑了笑,心说这位老哥,还是把我当成盗墓贼了。他不是说吗,现在还记得玉车沟的人,一般都是久居深山的老人和贼心不死的土贼。我不是久居深山的老人,那我肯定就是土贼呗。呵呵,既然是这样,我也就别解释了,还是直接问玉车沟在哪吧。
  司机老哥指了指前方,对我说:“前几年也有人搭车找过玉车沟,我记得他们是在前面一个叫做‘拐子口’的地方下车,然后就直接进山了。”
  “那他们是往什么方向走的呢?”
  司机挠了挠头:“好像是东南吧,不过山里的路没准,他们进山的时候是东南方向,以后怎么走的我就不知道了。”
  听司机这么一说,我知道已经问不出什么来了,于是向他道了声谢,掐掉烟头又回到原来的座位上。小声对陆景尧说:“收拾行李,一会儿跟我下车。”
  日期:2013-01-19 21:20:00
  没在家,用手机打了点,累死我了。拐子口是个小集市,但是麻雀虽小五却脏俱全。早些年间附近的村民都在拐子口以物换物,时间久了便成了集市。79年改革开放以后,集市日渐红火,过往的客商会把山外的东西带进来,把山里的东西带出去,久而久之,这里商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五金器具、服装鞋帽、日用百货、禽蛋肉鲜,无所不有。随着商品交易量的逐渐增大,拐子口便形成了每月初一十五,是大集,寻常日子是小集是习惯。

  我和陆景尧下了车,走了没多远就来到一处五金摊位前,上去一看,嚯,东西真不少,大到铁锹、铡刀、板斧,小到螺丝、改锥、匕首,真可谓应有尽有,最让人吃惊的是,摊位上还放着两把老式的鸟铳。我问摊主:“哥们儿,这东西也是卖的?”
  摊主点点头,问我,用不用买一把防身。我摇了摇头,转身走了。说实话,我对这种枪不怎么敢兴趣,准确性和威力先放在一边暂且不说,单说装子丨弹丨就让人头疼,先压好引线,再装黑火药,最后才能装弹丸,等折腾好了,黄花菜都凉了。要说防身,还得说地质镐,遇到危险时,抡起来,砸到哪,都是一个窟窿,而且地质镐的用处还远不止这些,简单的说就是,上能登高翻山,下能刨坑打洞,实在是野外探险的不二选择。

  又向前走了几步,就是卖服装鞋帽的了。我和陆景尧上前看了看,也是倍感新奇。这里的服装很特别,从解放前的粗布衣衫,到六七十年代的绿军装和涤卡中山装,再到现在的西服和运动服,各种款样的服装在时间跨度上差别极大。摊主上来搭话,“同志,山里面冷,买身衣服防寒吧。”
  我不得不佩服她的精明,这句话正好说在我心坎上。此时已经是九月的天气,虽然山外依然是骄阳似火,但进山以后却突然感觉凉了许多,再看我,仍然是短裤背心,每每山风吹过,总会情不自禁的打上几个冷颤。
  陆景尧也被摊主的话吸引,走过去让她帮忙给我们挑两身合适的衣服。摊主打量了一下我和陆景尧的身材,不多时便转身从脚下的麻布包里找出两套衣服递了过来。我接过衣服一看,那是一种浑身是兜的衣服,感觉像是外国电影里英国佬在丛林里探险时穿的服装。陆景尧告诉我,这是猎装,质地结实,且衣身上有专门装子丨弹丨和摆放相关工具的口袋,在丛林里行走,穿这种衣服再合适不过了。等陆景尧说完,我们俩都拿起衣服试了试,结果穿到身上一看,还真的很合身,于是便买了下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