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深的恐惧——世上最让人恐惧的是什么?》
第12节

作者: 唱歌的老牛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中途,薛晓松接到司马子鉴打来的电话,告诉他今天晚上喝酒的地点定在半面街的 “大根火锅”。还说,除了他们俩,还有另外一个朋友要来。薛晓松一下想到司马子鉴说的那个朋友会不会就是颜月呢?如果是颜月,他们俩认识了多久?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薛晓松觉得脑子里乱哄哄的,一个下午都有些心不在焉。
  不到六点,薛晓松急急忙忙送走最后一个病人,早早关上诊所的大门,拧着两瓶白酒就往半面街走去。在经过卫生院门口的时候,他朝里望了望,没有看到颜月的身影。

  走到“大根火锅”外,薛晓松看到司马子鉴正在和王大根聊天。薛晓松来过这个小店很多次,早就和王大根是老熟人了。他和王大根打了个招呼,走到司马子鉴跟前,问道:“不是还有个人吗?”
  司马子鉴看了看表:“这不刚六点吗?人家下午要上班,不像你自己开诊所当老板,想走就走。”薛晓松听到这话,心里咯噔一下,连忙问答:“是谁啊?这么神神秘秘的。”
  “这不,来了!”司马子鉴往外一指,只见不远处,身穿红色羊绒大衣的颜月一路小跑着往这边来。
  颜月跑到司马子鉴跟前,这才看清他身边站着的竟然是薛晓松,顿时吃了一惊,脸一红,愣了片刻,叫道:“薛医生,你也认识司马老师?”说着,又拍拍脑袋,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道:“对了,你不是也经常看他的微博吗?你一定也是他的粉丝!”
  “什么粉丝啊?薛晓松是我中学同学!”司马子鉴笑道。
  “原来你是司马老师的同学,我怎么没听你说过?”颜月对薛晓松道。
  薛晓松反击道:“你也没说过认识司马子鉴啊!”
  “行了,你俩别争了。咱们里面去坐着说话。”司马子鉴招呼两人进了里面的单间。
  里间的桌上,火锅盆里红彤彤的汤料翻滚着,一股辣香味扑鼻而来。桌旁的菜架上重重叠叠堆放着各色荤素菜品。桌上已经摆着几瓶啤酒。
  薛晓松一坐下,便提议,两瓶白酒,他和司马子鉴咱一人一瓶。说着,也不等司马子鉴表态,直接拿过两个酒杯,一字码开,然后启开两个瓶盖,一瓶倒一个杯子,分别将两个杯子斟满,又道:“咱们老同学这么久没见,今晚一定不醉不归!”
  司马子鉴没想到,薛晓松这家伙当了医生后不但继续喝酒,而且看上去酒量还不小!他似乎又看到了当年西城二中的那个豪情万丈的少年。
  颜月忙着将摆在桌上的菜品倒入火锅盆,又将烫好的鹅肠、毛肚、牛肉分到各人的盘中。司马子鉴和薛晓松也不客气,举杯就先干了两杯。
  几杯酒下肚,薛晓松主动问司马子鉴:“听说你现在当作家了?”
  “我算什么作家?”司马子鉴摇摇头,苦笑道:“百无一用是书生。我什么也不会干,就只有靠码字为生。哪像你们学医的,悬壶济世,祛邪扶正,强健国民,干的才是大事。对了,你一个海归博士,怎么会跑到芜山镇来开诊所呢?”
  薛晓松看了看坐在旁边的颜月,道:“小颜知道我的情况。我回国后,在附属医院干过一段时间。但是,时间一长,我发现我在那里呆不下去了。”
  “呆不下去?”司马子鉴有点奇怪。
  日期:2013-03-02 13:58:00
  “对。”薛晓松道:“当然,呆不下去不是因为我技术不行或者和同事处不好关系,而是我觉得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你知道,我是个有抱负的人……”
  “对,你不是要当世界上最伟大的医生吗?”司马子鉴发现薛晓松的眼睛中突然闪现出一丝光亮,他一下想起薛晓松曾经说过无数次的他的那个理想。

  听到这话,薛晓松瞟了颜月,然后有些羞涩地低下头,不好意思地道:“年轻时说的那些傻话你就别再拿出来惹人笑话了。什么样的医生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医生?我自己到今天也不知道,我不过是想为我们这个社会多做些有用的事情……”
  薛晓松说,虽然在大医院里,每天也是干着救死扶伤的工作,可是他发现,真正最需要自己的人是那些偏远地区的老百姓。
  “我经常在医院外看到,有很多偏远地区的病人由家属陪着,千里迢迢赶到省城。来之前,他们可能已经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卖光了。可是,当他们赶到大医院的时候,却发现要想挂上哪个专家的号,比登天还难。”薛晓松述说着,陷入了沉思:“他们在城里没有关系,也没有钱。就算挂上了号,要想住院,又还得等。而这些人大多都是凑够了看病的钱,就没有住宿吃饭的钱。为了等待看病,病员和家属往往住在条件简陋的旅店里,甚至露宿街头。吃也是有一顿没一顿的。”

  薛晓松说,有一次他在医院外吃早餐时,看到一个削瘦黝黑的中年男子正在向小吃店老板要面汤,原来他是想用面汤泡捡来的馒头当早餐。薛晓松见他掏出来的馒头已经有些发霉了,就告诉他,馒头不能再吃了,自己请他吃了顿馄饨。
  中年男子吃完馄饨向薛晓松道谢。薛晓松便问他是从哪里来的。那男子说,自己叫冉树林,是从陕西来的。因为十岁的儿子患上了白血病,听人说临海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医生能治这病,所以两口子卖了家里的牛和房子,又向亲戚借了一些,一路风餐露宿赶到临海市。可没想到,他们刚到临海医学院门口,就遇到了一伙假冒专家的骗子,稀里糊涂就被人骗去了所有的钱。为了挣钱给孩子治病,两口子在城里四处找活干。可活也不好找,两人只得去捡废品卖。前两天,他老婆在街上为了捡一个空的易拉罐,又被疾驶而过的车给撞伤了。

  冉树林说,有人劝过他,说这孩子已经没救了,就放弃吧。趁早再生一个。可是他觉得,哪怕是小猫小狗,那也是一条命,更何况那是自己养了十多年的孩子。他怎么忍心放弃重病的儿子呢?
  薛晓松说,冉树林最后哭着对他说:“医生啊,你不知道,我现在真的非常害怕。我怕儿子的命救不了,家也没了,我和老婆也垮了,不能再生了。我怕自己到最后什么也没有了!”

  “那最后怎么样了呢?”颜月已经听得泪眼婆娑,她禁不住擦了擦眼泪,问道。
  薛晓松道:“我跟着冉树林去看了看他的儿子,那孩子的情况确实已经非常严重了。高烧几乎一直不退,他两口子捡破烂挣的那点钱,只够断断续续地买退烧针药。我回到医院后,一边发动大家给那个孩子捐款,一边请求医院让他先住进来进行治疗。可那孩子住进医院没两天,就过世了。”薛晓松说着,叹了口气,道:“冉树林和他老婆离开临海的时候,我把同事们捐的款给他,可他说什么也不要,要我帮他退给大家。最后,两口子用个布袋提着儿子的骨灰回陕西去了。”

  薛晓松的话,让三人都沉默了半响。
  日期:2013-03-02 14:07:00
  过了许久,薛晓松才继续说道:“所以我常常想,像临海附属医院这样的大医院里,少我一个薛晓松不会有什么损失。可是,偏远地区有了我一个薛晓松,却可以解决很多病员看病难的问题。这才能真正体现我的社会价值。”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