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部里的映山红—工地上发生的情感故事》
第16节作者:
叶紫莹 张鹏匆匆走出了集装箱。
日期:2014-01-12 20:47:59
米夏浏览了下桌面,见除了我的文档我的电脑回收站等常规快捷方式之外,有个没见过的程序图标,估计它就是灌浆用的程序。
她不敢随便乱动,看了会儿,就放下了鼠标,转头观察集装箱。
抬头时,竟在箱顶看到一台空调。
啊,现在工地的环境真是好太多,与当年有天壤之别。
哎,想不到,走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地。只是,物是人非事事休。当年为她和范小军做介绍的工程部副科长早就退休了,不知在哪里享着清福。要不是他,米夏也不会认得范小军。不对,怎么能怪副科长呢。要不是她爱逞强,年少轻狂,上前与范小军辩白,怎么会与他相识。现在回忆起这些,真是感慨万千。
她发着呆,连有人走进来也不知道。
“米姐。”进来的人走到米厦跟前,将安全帽丢在工具箱上。
米夏一惊,才从回忆中返回现实。
“你是?”
日期:2014-01-12 20:49:45
她注意到来人所戴的安全帽,颜色与张鹏的不一样,与自己的也不一样。
他一屁股坐在米夏附近的椅子上,笑道:“米姐,我叫李放,是这横班上的值班员,张哥让我来教你学用纪录仪的。”
“哦,那太谢谢你了。”米夏客气地说。
“米姐别客气,这是我的工作内容之一。”李放说话很乖巧,讨好了别人却不露声色。
仅接触了几分钟,米夏感觉和李放在一起很是放松。
“只要会使用电脑,纪录仪还是很容易操作的。其实吧,它就是个安装在电脑里的软件,和我们使用的其他软件没什么不同。很简单,米姐一听就明白。”
说着,李放拿起鼠标,双击桌面上的快捷方式,说每天一上班,打开它就可以。
米夏认真地听着李放讲解,不时提出一些问题。
日期:2014-01-12 20:51:01
“外面接好管子,一切准备就绪,你就点开始,就是这个按钮。”李放移动着鼠标,指上一个图标。“点了开始,灌浆即开始进行。这段时间,你只需要看好纪录仪,保证它正常工作。外面的流量压力密度等传感器由别人负责。若是灌浆过程中出现意外,纪录仪马上会有显示,你就点这个键,暂停”李放将鼠标指向另一处,“就是这里,暂停。然后马上通知班长关掉泵,如果是技术问题一定要及时通知我。处理完毕,方能重新开始。就是再单击开始键。”
米夏不停地点头,努力将李放的话全部牢牢地记到脑子里。
她侧过头看纪录仪后面插的密密麻麻的红的绿的黑的白的等各色信号线,一时看不明白。电脑上的操作倒是不难,几分钟就学会基本使用了。并且在李放的帮助下,实际灌注了一段浆。这样一来,更加深了印象。
“很好,米姐真聪明,学得好快。”李放夸奖道。
“是你教得好,呵呵。”初步掌握了工作,米夏也很开心,她由衷地说。
日期:2014-01-12 20:55:03
“原来的手工纪录不是很好吗?干吗改成机器呢,多麻烦。”米夏提出心底的疑问。
“这个嘛,说来话就长了。“李放说得口干,从饮水机里接了杯水,一口喝干,才说:“我也是听老师傅说的。”
喝完水,继续坐下,李放开始口若悬河。
“最初用的是手工纪录,数据多少有些不确定的因素,人为的修改,必然不会太精确,难免误差挺大的。社会在发展,技术也在进步啊。一九八六年,国内做出了第一台纪录仪,是台挺重的机器,米姐你要是抱着走,估计挺费劲的。连接线和现在使用的完全一样,区别在终端,比较单一落后。但是造价极高,所以没有得到推广,只在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项目中使用过。”
“是啊,前些年我去过一处小的水电站,用的还是手工纪录。”米夏插嘴说。她听得很专注,津津有味地样子。瞪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双手托腮,直视着李放。
被美女盯着不转眼珠,李放讲得更带劲了。
日期:2014-01-12 20:58:59
“对,八十年代虽然做出了纪录仪,但因为各种原因,直到九十年代才在小浪底三峡等大型的水电站中投入使用。中小型水电站依然沿用传统的手工纪录法。那会生产的纪录仪只能连接一台泵,现在是一拖八。”
“什么是一拖八?”
“就是一台纪录仪能同时供应八台泵灌浆。”
“真厉害!对,刚才张哥也是这么说的。”米夏想起张鹏走前提过这么一句。
“是啊,这样可提高效率了。过去用的旧纪录仪,一个孔灌浆,另一台钻机打到了设计孔深,却只能干等着,很耽误时间的,浪费了人力物力。”
“就是,要是赶上孔里漏得厉害,灌个十几小时的,那台钻机只能闲在那里了。”
“对呀。现在有了一拖八,米姐你只要坐在那里,就能监控八个孔位的灌浆情况。”
日期:2014-01-12 21:04:10
“现在能有八个孔同时灌吗?”米夏担心地问。她现在连一个都操作不熟练,同时灌八个,真无法想像。“
“呵呵,咱们项目部给机组配备的两机两泵。也就是说,顶多只能同时灌注两段浆。”
“那就好,我真怕多了管不过来。”米夏吁了口气。
“一旦熟悉了,同时操作两台泵非常的轻松。只要正常运转,根本不用去管它。要是孔内漏浆严重,记得要及时变更到浓一级浆液,一定要多和班长沟通。墙上有张表,上面有浆液流量的配比,照着来就行。达到了设计压力,浆液停止流动,再灌注六十分钟即结束。结束的时间要记清楚了。”
“我会记在纸上,再定好闹钟,把一切都记牢的。”
“呵呵,怎么都行。即便两台同时灌,也不算忙。”李放见米夏紧张的样子有点好笑,感觉她过于紧张了。
“我还是担心。”
日期:2014-01-12 21:42:14
“听张哥说让你先跟着白班,有什么问题随时问。我有空就过来看看,米姐放心好了。”
“谢谢你。你也一直上白班?”
“不是,我跟班走。昨天刚从夜班倒过来,要上半个月。”
“那就好,以后要多麻烦你了。”工地上都是陌生的面孔,和李放待了一上午,熟悉许多,李放是个随和的人,交流毫无问题。说起来,李放可以算是米夏的师傅了,手把手教的米夏电脑纪录。
第一天的工地生活,米夏很满意。
虽然工地上的条件恶劣(有集装箱有空调,比起从前条件好了无数倍),但人都满好的,说话直爽热心,没有杨雪琴之类的势利眼。
日期:2014-01-12 21:49:12
不知不觉中,快到了下班时间。
集装箱外的天空由浅蓝渐渐转变为深深的蓝。
在李放的协助下,米夏灌完今天最后一段浆之后,认真地查看数据,唯恐哪里有疏漏。查看完后,又将墙上的浆液配比等记在纸上。边记边背,浑然不觉时光飞逝,窗外已然黑了下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