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部里的映山红—工地上发生的情感故事》
第17节

作者: 叶紫莹
收藏本书TXT下载
  “米姐。”
  米夏正专心抄写,只听有人喊她。猛地一回头,只见一位看上去二十出头模样的小伙子站在集装箱的进门处,戴着一顶染满黄油的安全帽,身上的蓝色工作服早看不出来原来的颜色,被水泥和柴油等物染得一块块污痕。

  他见米夏楞神,露出好看的的小虎牙笑着介绍自己:“我叫郭胜冬,是这个班的班长,你就叫我小郭好了。”
  原来他就是班长。
  日期:2014-01-13 16:27:57
  继续,一楼还是楼主:)
  米夏笑了,忙了一天,灌了两段浆,竟还未见过班长。她也是太糊涂了,光顾着学习操作电脑纪录仪,把认识班长这件大事忘得干干净净的。
  在机组上,一个班里数名班员之间的关系十分地紧密,尤其是班长与纪录员。配合不好,直接影响工作进度与工作质量。在有的地方,把纪录员称为“副班长”,这种称谓充分显示了纪录员在班组里的重要性。
  郭胜冬这个班一直缺少纪录员,他和机长张鹏嚷嚷好几天了。他本身不会操作电脑纪录,每次赶上灌浆都是找值班员李放帮忙。可人家李放毕竟还有别的工作,帮忙只能抽空。没时间时,郭胜冬他们只好停下来等着,耽误了不少的活儿。项目部是按进度发奖金的,这么下去,到月底他们肯定比别的班奖金差不少。
  张鹏说这刚开工没几天,人都没上齐。“着什么急你!”
  日期:2014-01-13 16:33:41
  “能不急吗?这活儿还有法干吗?”郭胜冬发着牢骚。

  昨晚,张鹏开完会,兴冲冲地找郭胜冬来,说你要的纪录员明天就来。
  “谁啊?我认识不?”郭胜冬担心分来个不爱干活的。
  “刚才宋头说叫什么来着?”张鹏挠着脑袋想,“姓是个粮食,忘了是啥粮食了。”
  “姓土豆?”旁边有人捣乱。

  “边儿去,你才是土豆。”越打岔张鹏越是想不起来,后来干脆不想了。“明天一早我带给你。”
  郭胜冬满欢喜的。
  上班前吃早饭时,听食堂的王敏芝说有个叫米夏的可能分到郭胜冬那班了。
  “听说是个大美女哟!”食堂掌勺的鲁师傅和郭胜冬最熟,出来凑趣道。

  “干活的管她美不美女,中看不中用。美女应该搁你们食堂来,往这门前一站。嚯,得吸引多少人前来买饭啊。”
  “嘿嘿,我们食堂没这福气,享受不来。还是留给你吧!”刚说完,鲁师傅闻到气味不对,连忙跑回食堂看他的炖肉去了。
  日期:2014-01-13 16:41:27
  “王姐,中午有卤大排?”郭胜冬问王敏芝。
  他最爱吃卤大排了,每次都买上半斤,下了班,倒二两小酒,和宿舍的同事边侃边喝,那是人生的一大幸福。打来这工地,还没吃过卤大排呢,闻着味都有点流口水。

  “是啊,晚饭卖,你可要早点来,要不卖完了。”
  “王姐给我留点。”
  “我不管,要留你找鲁师傅去。”
  “他,不顶用,哪儿有王姐人好。”
  “吃完快上班去吧,少在这里臭贫嘴。”
  郭胜冬笑笑,刷了饭碗,换上沾满油的脏工作服去上班。

  日期:2014-01-13 21:34:56
  郭胜冬年纪不大,可做这行有十年之久了。
  当年,他初中毕业,还不到十五岁,闹着要出来打工。父母怎么劝都不听,非要走出家乡,看看外面的世界。
  他先是去了广州深圳成都武汉北京等处,什么样的累活重活脏活都干过。累点苦点脏点不怕,谁让他不喜欢读书,跑外面去打工,图的就是自由自在,没有父母管束,还有钱挣。
  可是,无论他怎么卖命地干活,怎么省吃俭用,到年底回家时,数数手里的钱,除了能买张回家的火车票,所剩无几。
  两年下来,父母埋怨道:人家在外打工是年年往家里寄钱,他呢,没钱拿回来不说,每次过完年临走前要拿走一笔。就这样,还不如在家种地。
  郭胜冬也觉得不是事。
  日期:2014-01-13 21:39:39

  他从来不是爱乱花钱的人。抽的烟,全是最便宜的。偶尔和同伴们一起喝点酒,也不敢买二十块钱以上的。之所以剩不下钱,缘由是本身挣的不多,再架不住物价高。老板又经常拖欠工资,从没把工资发的利落过。
  过年回到村子,见同龄人都有了对象,张罗着娶媳妇。看着别人风光,他也是心急。可经济是基础,谁肯嫁给一个穷光蛋。
  一次偶然聊天,谈起有个远房表叔在某城市做大领导。郭胜冬灵机一动,与父母商量准备给他写封信,把自己的情况说说,让他帮助找一份工作。
  母亲先是不同意,说是拉不下那个脸来。怎奈郭胜冬坚持,也就默许了。
  郭胜冬在信里写道:我到处打工跑了两年也没有赚到钱,眼看着就要娶媳妇,可家里穷,没有姑娘看得上。请表叔给我介绍一份工作吧,我们全家给您拜年了。
  日期:2014-01-13 21:45:25

  表叔远在数百里地之外,多年没有来往了,要不是郭胜冬实在犯愁,绝对不好意思贸然打搅人家。
  要说起来,这位表叔表得太远了,只和母亲沾一点点的亲。他的奶奶是郭胜冬太姥姥的表姐。而表叔一家,早在上一代就搬到城里去住了。
  表叔在城里考上了大学,分配在省城的机关上班。而今做到副厅级,也算是小有成就。
  平常乡下亲戚不少的人时不时上门前来求他办事,他一一委婉地回绝了。
  因为乡下的亲戚太多,事情又杂,给谁办不给谁办的,很容易产生矛盾,还不如全推了,直接给点钱来得痛快省事。
  这回,是个不知从哪论资排辈而来的亲戚,他从来没听父亲提到过这家人,不知从哪找到了他的单位地址,莫名其妙地写了封信,叫他给安排工作。
  他拿着这封信,苦笑了一下,随手丢在一边。

  日期:2014-01-13 21:48:23
  恰巧,此时有位下级施工单位的处长来找他办事。
  他一看,符合程序,立马签了字。
  处长很感激,说请他吃饭。
  他竭力推辞,不肯答应。
  哪能签个字就去吃饭的。
  原本表叔是好意,吃了饭,倒好像是想要占便宜似的。
  表叔执意不肯,处长坚持要请。就在推推搡搡之际,扔在桌角的信被碰落到地下。
  处长忙弯腰拾起,递给表叔。
  表叔随意地说:“这信没用,是个亲戚想让我给介绍工作。我哪去给他介绍。”说完,随手丢在垃圾筒里。
  “找工作?”处长倒是留心。

  “是啊。”表叔随口答道。
  日期:2014-01-13 21:53:13
  表叔没把这当回事,处长却是有心。
  他偷偷捡起垃圾筒里的信,按照地址回了一封信过去,叫郭胜冬到他那报道。
  郭胜冬哪知道这其中的缘故,接到信高兴极了,忙收拾了行李出发。
  走前,仔细叮嘱父母,一定要当面谢谢表叔,人家可帮了大忙了。
  这就叫无巧不成书。

  郭胜冬走狗屎运,去了处长介绍的单位。对于郭胜冬来说,这与从前的工作简直天壤之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