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活出来的,都是女神》
第10节

作者: 活出来的都是女神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个比我年纪还小的西餐厨师,不知道是不是暗恋我,常常偷偷的给我加菜。我每次打开自己的饭盒,就会惊讶的发现在薄薄的青菜下面,藏着两块牛排或者猪扒。有一次,我开玩笑的问他,会不会炸薯条?他竟然炸了满满一篮子。
  他常常对着我笑,很瘦,牙齿很白,我们很少说话。
  来西餐厅的客人,绝大多数是学校的老师。在这里,我遇见过我们院长、副院长、我的数学老师、经济学老师,等等,数十人,我礼貌的对着他们微笑,没有人认得我。

  某一天,我们学院的某个教授和我打招呼:小姑娘,你多大,就在这打工?薪水怎么样,够不够生活?
  我看着他慈祥的面容,心里面有点暖暖的,又有点难过。我认识他,他是谢教授,他现在正在教我们,可惜我一直旷课,一节都没有去过。
  日期:2014-01-15 15:43:05
  再次临近期末考试。
  此时我已经是个“老油条”了。考前背一夜书,带着红牛上考场。万一试卷特别难,我就装生病,中途罢考,再去校医院补一张请假条,一般到第二学期混迹于补考的队伍中,试卷难度会大大下降,而且不扣学分。我简直是无师自通的聪明,我装病的演技炉火纯青。
  但是,舍友们告诉我一个“噩耗”,某一门课的平时成绩占四十分,期末考试只占六十分。而由于旷课,我的平时成绩是零。那一门课的老师,正是谢教授。
  我硬着头皮去敲他的办公室,低着头小声的说着来意。
  他的声音有几分严肃几分生气:你说说看,到底为什么旷课?
  我不得不抬起头来:老师,你还记得我吗?
  他有点疑惑的在记忆里搜索着我的样子,不确定的说:我们好像见过?
  我说:老师,我一直在西餐厅打工,你还问过我很多话。我旷课,是因为我要挣钱。
  那时候的我看起来一定可怜极了,我穿着白色的连衣裙,流着清汤挂面似的直发,我瘦弱得可以穿下童装。
  我看见老师的眼圈红红的,他的声音也变得充满了关怀:你除了在那里打工,还有没有做其他的?

  我回答:周末去做楼盘促销。
  他又问:那你其他的科目怎么样了?
  我回答:应该没什么问题。
  他说:从现在开始,你辞掉西餐厅的兼职,也不要再做其他任何的兼职。我这门课你就别考了,全心准备其他的科目,不要再有挂科的了。全部考试结束之后,你来找我,做我研究中心的助理,我每个月发给你五百块钱工资。
  我呆呆的听着,呆呆的看着他,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我度过了孤苦无依的三年之后,他像一个保护神,从天而降。
  他严肃的面容、伟岸的身材,在我眼里那么的和蔼可亲,我感觉他像兄长,像父亲,像一座大山,像上天派来拯救我的神。
  当晚,我在校内网找到他的EMAIL地址,给他写了一封很长很长的信。
  我无比信任的把我所有的遭遇,毫无保留的向他倾诉。在信中,我写到:我每天想着快点毕业,这座美丽的让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学校,是我的人间炼狱。
  他很快回信,简短,但是让我深深感动。信中,他说:你可以怨恨你所遇到的人,你所经历的不公平的待遇,但是不要怨恨你脚下的这块土地,总有一天你会明白,这座校园的的确确很美丽,无论在这里发生过多少不愉快的事情,它都是一块默默孕育着我们的热土。
  第二天,谢教授名下的博士生来找我,说教授派他来辅导我功课。
  我想,我那如野草一般的默默无闻的生命,也终于有人在关心着我了。
  难道我的厄运结束了吗?

  难道上天终于开始眷顾我了吗?
  日期:2014-01-16 09:38:59
  大三暑假,我成为了谢教授的研究中心里一名“名不副实”的助理。
  除了一门必修课和一门公选课,谢教授其实与本科生几乎没有交集,他带的学生都是硕士、博士和EMBA的老板,他应该是中国最早的一批企业顾问,担任着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政府项目负责人等等社会职务。
  第一次跟他出去做培训,是去一个大型的进出口集团。

  我穿着一条三十五块钱买回来的蓝色小碎花的布裙子,怯怯的跟在他后面。进到一个隆重的会场,我才感觉自己实在是上不了台面。我见到了很多器宇轩昂的职场精英,统一穿着衬衫打着领带,一个个都是精神干练的样子。我坐在最后一排,听教授讲课,有许多的管理案例,虽然我不能完全领会,但比起在大学里大多数老师的照本宣科,这无疑是我听过的最生动的一堂课。
  中午,我们在那间公司的饭堂吃工作餐,非常的丰盛。我看见的每一个人都尊敬的和教授打招呼,也顺便对我露出很和善的微笑。
  饭菜和汤都是教授打好了,再端给我,甚至去哪里就坐,哪里拿碗筷,他都会细心的指点着我。我的笨拙在他那里得到了最好的保护。
  那天课程结束,教授对我说:我带你去买点适合工作穿的衣服吧。

  我感觉到脸颊发烫,我小声的说:我不要。
  他善解人意的安慰我:这是工作需要啊,不用我私人出钱,我们有项目基金的,我带的那些硕士、博士,我也会让他们去买西装,然后到我这里报销。
  我跟在他后面,去了一个繁华的商场。他叫我自己选,我百般不愿意,后面他帮我拿了好几套。
  事实上,我那时实在太瘦了,小码的衣服穿在我身上,还是空空荡荡的,但是,那是我长这么大最贵的几套行头。
  那之后,我经常跟着谢教授去培训,我连一个合格的“跟班”都算不上,他不用我帮忙拎包,也不用我帮忙倒水。

  有一次,我忍不住对他说:我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了,就是个白吃饭的。
  他爽朗的笑了,安慰我说:你陪我在路上讲话,这个工作就不是一般人能做的,我心情好,讲课质量才高嘛!
  我笨笨的分不清他说的话是真是假,但是,我喜欢听他讲课。那些企业管理的理念,特别是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给我奠定了最初的对管理的认知。我随同他所认识的政府高官、企业高管,各个和蔼可亲温文尔雅,他们甚至和我聊起天来,我越来越觉得那些所谓的“大人物”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高不可攀。
  我逐渐从沉默和自卑中走了出来。培训回程的路上,我常常就我听得一知半解的问题,讲出我的困惑,而教授就一路帮我“开小灶”继续辅导。
  他总是夸我冰雪聪明一点就通。
  他鼓励我做他的助教,帮他做课堂上的案例演练。从一开始照着纸条念,到后面可以脱稿讲话,虽然只是很简单的一些辅助工作,他却不停的表扬我不怯场、有台风。那是我最早的舞台。
  更多的时候,我崇拜的看着他站在台上,意气风发,口若悬河,台下所有的人如我一样崇拜的仰望着他。我想,能不能有一天,我也可以站在上面,不是一个助教的身份,而是可以讲自己的内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