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神探施世纶断案传奇——————新施公案》
第21节作者:
王者归来烨 施世纶来回走了几圈之后,端坐在椅子上,调整了下呼吸,强迫自己静下心来。片刻之后,从桌案上拿起香盒,从里面慢慢地抽出一条檀香,用火折子点燃后,插入了香炉内。做完这些之后,又从箸瓶里拿出火铲,轻轻拨弄的香片。看着淡淡青色飘渺的烟雾缓缓升起,散发出沁人心扉的香气,施世纶陷入了沉思。
把所有知道的线索都梳理一遍过后,仍是毫无头绪。施世纶也不禁心生了些懊恼。
施青见施公停止了思考,走到桌案前,打开折扇,正要给施世纶扇风,施世纶却伸手接过折扇,皱着眉头道:“跟你说过多少次,像这种小事我自己来。”
施青一边点头称是,一边说:“刚才书办来过,说大人昨日让保甲统计的近日失踪和死亡人数已经报上来了。适才见大人长考,他现还在外面等待。
日期:2014-11-07 15:55:00
书办进来施礼后道:“禀知州大人,泰州城内保甲一共二十二人,昨日得到大人令咐以后,连夜进行了摸底访查,今日巳时全部上报查访结果。这两个月来,失踪的只有吴刚和劳封元两人。死亡六人,除南门死亡的三个衙役、吴玉娥之外,还有就是火神庙街的一个老妪,经查证,有街坊邻居证实是因疾而终,属正常死亡。剩下的一个是康大常府邸的一个丫鬟,被修缮房屋时掉下的瓦块砸中后,跌倒时后脑磕在台阶边缘上而死。”说着,书办拿出一张纸来,递了上去:“这是汇总的名单,上面失踪和死亡人员的详细住址和死亡原因,请大人过目。”
施世纶接过名单草草的扫了一眼,见上面字迹秀美,条目清晰,赞许地点了点头。示意书办退下之后,对施青道:“看到康大常这名字,这才想起还得去他府上拜访一下,提醒他秦明已来泰州了。”
日期:2014-11-07 15:56:00
施世纶带着施青还有两个衙役来到了康大常的府邸。
只见此处大门雕梁画栋,甚是华丽宏伟。分列在大门旁的两个石狮子也是硕大无比,怒目圆睁,十足的霸气。
看门的家丁见是施世纶前来,认得是现任知州,不敢怠慢,赶忙跑进去禀报。
不多时,就见康大常满脸堆笑的恭迎了出来。双手抱拳躬身道:“知州大人光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那日不知大人乃靖海侯施将军之子,多有得罪。还望大人有大量,不予计较。”
施世纶皱眉冷笑道:“听你这话的意思,你今日恭迎,并非看在施某是此地父母官的面子,而是看在家父的面子了?”
康大常急忙朝着自己的脸上就是两巴掌,一边打一边道:“草民不敢。刚才听下人禀报说大人前来,一时激动,慌不择语,让大人误会了。”
施世纶见康大常这两个耳光打得啪啪作响,非常实在,也忍不住莞尔。
康大常见施世纶露出笑容,也陪着干笑了起来。然后请施世纶进入了宅院。
施公边走边望,只见康府内丫鬟仆役来回走动,人数众多。房屋也是四处林立,多不胜数。假山绿水小桥环绕楼台轩榭,甚是雅致。饶是施世纶见识多广,也不禁咂舌。
进了正堂,康大常将施世纶请坐上首,施世纶也不推辞,端坐了上去。然后道:“康掌柜不愧为两江第一富商。宅院之大、佣人之多也是让本官开了眼界。”
康大常嘴里诺诺,心里暗自揣测施世纶这话到底是褒是贬。
施世纶见康大常神思恍惚,知道他在琢磨自己此行的目的。就开门见山道:“康掌柜是否听说过江湖上有个名号侠盗秦明的人?”
康大常道:“有所耳闻。”
施世纶面色和悦:“听闻他以前做过几票大案,所杀之人均为钱庄老板,再以所盗银两散发给穷苦百姓,所以有侠盗之称。本官这次前来,就是想告诫于你,近日贵府内要加强戒备,防患于未然。”
康大常惊慌道:“秦明现在在泰州了?”
“目前虽无确切证据表明此人已来到泰州,但是小心一点还是好的。”施世纶道。
康大常嘴里连连咂舌:“大人真是爱民如子,事无巨细。草民是真心佩服啊。”
施世纶面沉如水,毫无表情的把话题一转:“听说前一段贵府上死了个丫鬟,不知是因何意外而亡?”
康大常楞了一下,随即道:“确实是出了这么个意外。好像是因为倒地时后脑磕到石头上死的。不过这些下人的事草民着实不太清楚,也懒得打听。都是管家蒋文彬操办,我把他唤来,大人可以问他详细的情况。”
施世纶点了点头,康大常便让身边的一个仆人去找管家过来。
不多时,管家蒋文彬便进了正堂。双手抱拳鞠躬施礼道:“草民蒋文彬见过大人。”
施世纶上下打量了一下,此人四十岁上下,长衫马褂,穿着整洁,面白目明,一看便知是属颇有心机之人。施世纶见他没有下跪,问道:“你是秀才?”
蒋文彬道:“回大人,草民是康熙十五年乡试解元。此后连番不第,也就断了仕途之心。”
施世纶见蒋文彬说得直白,有了几分好感,问道:“听你口音,应该不是本地人吧?”
蒋文彬道:“草民乃祖上乃河南开封人氏。后因连考不中,便在外做些生意,怎奈运气欠佳,亏得是一塌糊涂,幸蒙康掌柜收留,在府上管理些日常杂物,已四年有余。”
施世纶点点头感叹道:“开封好地方啊,人杰地灵。先后出过包拯、欧阳修两位府尹。为官之道包严欧宽,令世人称颂。”
蒋文彬不以为然道:“东汉时期的宗均曾对宽政和严吏有过评判:官吏若为政宏厚,纵使贪污放纵也不会有多大害处;而苛察之人自身虽然廉洁,但对待百姓难免狡黠刻薄。所以说欧阳修的宽简之政,才是为官之正道。那包拯严政刚猛,行的是一时之功,却给世道人心造成难以平复的伤害。”
施世纶道:“历来为官者认为官不必廉,法不必密,大而化之才是循吏的高明之处。古人很早发现了阴阳互含的理论,看清楚了凡事皆有利弊。所以做决断时总是先考虑后果,然后择其利行之,而不是遁寻法规条例,依律行事。这样固然不错,但是有两个致命的害处:第一,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难免会波及无辜的百姓。第二,这种家长似的管理,百姓的公平只能是寄托在父母官的道德水准上。要知道,维系社会平衡的是法规条例,而不是道德。”
蒋文彬道:“听大人口气,似乎也是推崇申韩之术。不过大人也应该考虑一下汉代名臣赵广汉的下场。”
施世纶见蒋文彬语带讥刺,心下有些恼怒,但还是平静的道:“你我莫做这些口舌之争,徒说无益。”
蒋文彬正色道:“草民本已做好被拘押挨打的准备,刚才用言语讥刺,想不到大人竟不与计较。就凭这一点,请受草民一拜。”说完,竟一撩长衫的前摆,跪了下来,咚咚咚地磕了三个响头。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