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启示录之踏雪寻狐》
第38节

作者: 传奇山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7-10 23:55:00
  “其实,你觉得是真谛的那些道理都是从书上看来的。对吧?”我反问道
  “是的,那些知识确实都是我从书上看来的。可是,难道那些书都写错了吗?我看的都是那些历代很有名望的高僧大德写的书啊。”执空疑惑着问道
  “你觉得看书也能修成正果?”我反问了一句

  然后接着说道:“从古至今,你看中土整个宗教的历史,有哪个是自己看书修成正果的?照着几本经典就能修成正果,那人间不是遍地都是仙佛了?况且佛家道家的经典浩如烟海,如果都看都学那你就彻底糊涂了,书上只能讲一些笼统地理论和假设,却没有各种境界的详细描述和应对。而修行完全是从实证中来的,那是一点儿都含糊不来的。就拿你说的打坐入定之道吧,要想完成四禅八定的境界,你就必须至少要破除十八种空相和五十种阴魔,如果没有师傅的指引和护法你如何进行?就说你这次走火入魔的发生,哪本书上有自我应对之法?”

  我停了一下看了一眼年轻人,看他还在认真的听呢,就又接着说道:“我大概跟你说说十八种空的名字:一内空,二外空,三内外空,四大空,五空空,六真实空,七有为空,八无为空,九毕竟空,十无前后空,十一不舍离空,十二佛性空,十三自相空,十四一切法空,十五无法空,十六有法空,十七无法有法空,十八不可得空。以上十八种空你在修行入定中只要执着于一种空境就会走火入魔。那五十种阴魔你只要有一种破不了就进入魔道。请问,这重重关口谁能有把握安然通过?就说四禅八定吧,除了佛祖你听说有谁修成了四禅八定的最高境界了?而且,我告诉你,即使有人修成了四禅八定的最高境界他也摆脱不了轮回,达不到涅槃的境界。因为,这条路是错误的,按释迦牟尼佛祖的说法称这是外道。”

  “通过四禅八定解脱轮回达到涅槃境界您说是错误的?难道佛祖说的戒定慧也是错误的?可是释迦牟尼佛祖本人就是抛弃王位,历经苦行,最后于菩提树下入定四十九日终于彻悟成佛的呀。”执空真的急了。用明显怀疑的目光看着我,并且连珠炮一样发出了疑问。
  看着执空着急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起来,停顿了一下跟他说道:“你说的没错,释迦牟尼佛祖确实修习过四禅八定的入定法。可不是四十九天,而是专修入定法修了整整三年时间,修到了最高境界非想非非想处定。当时佛祖为了寻求解脱,他遍访名师,遇到阿罗陀迦兰。阿罗陀为沙门师,日后的佛陀按照阿罗陀的教义和教规过梵行生活,这种教义主张通过一系列禅定功夫,达到无所有处定,即是意识上一切空无所有,进入甚深的禅定状态。不久释迦牟尼达到了阿罗陀所教导的一切境界。然而释迦牟尼却不满足于这种学说而选择退出。仍未成道的他接着又跟随郁陀罗摩子(Udraka Ramaputra)修行,并且破了十八空相和五十种阴魔达到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定。但是他认为这仍然不是解脱的境界,然而释迦牟尼已经找不到老师。”

  看执空还在静静的听着,我又继续说道:“后来佛祖到了摩揭陀国伽耶南方的优楼频罗村苦行林,开始六年的苦行生活,佛祖的父亲净饭王派了五位侍者与太子一起修行。苦修期间,太子日食一麻一麦,虽至形体枯瘦,心身衰竭,但始终未能成道,遂出苦行林。当时,共修的五位侍者,误以为太子退失道心,遂舍之而去。
  太子来到尼连禅河沐浴,接受牧女乳糜之供养。恢复体力后,至伽耶村毕钵罗树下,以吉祥草敷金刚座,东向跏趺而坐,端身正念,静心默照,降伏诸魔,四十九日后,于十二月八日破晓时分,瞻望明星豁然大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释迦牟尼佛成道时曾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执著妄想,不能证得。”
  执空,你专研佛法已经好几年了。我以上讲的释迦牟尼佛祖成道的过程你早就应该烂熟于胸了吧?”
  执空看着我点了点头。
  我继续问道:“那么执空请你告诉我,当年释迦牟尼佛祖修习入定法已经达到了最高的境界,而他为什么最后放弃了这种修行方法,并且说这种方法是外道不得究竟解脱?”
  执空低下了头,沉思着……
  我又接着问道:“执空,我问你,释迦牟尼佛祖是在什么状态下觉悟的?是在深深的定境中觉悟的吗?”

  执空点了点头,盯着我看。
  我啪的拍了他肩膀一下,叫道:“我的大学生同学!醒醒吧,请仔细再听一遍:
  端身正念,静心默照,降伏诸魔,四十九日后,于十二月八日破晓时分,瞻望明星豁然大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执空茫然了,迟疑道:“先生,我知道这句话,很熟悉这段话呀。可没觉得有什么玄机呀。”

  “执空,佛祖是在降服诸魔之后瞻望明星时大彻大悟的!这句话明确的告诉我们,佛祖的成就是在战胜了外魔与心魔之后得到的。你想过没有,佛祖是在什么状态下降服诸魔的?不可能是在执空入定中吧?而佛祖睁着眼睛瞻望明星而大悟,就是说,佛祖大彻大悟时也没有在深深入定的状态中!”说了这段话之后,我看着执空静默不语,停顿了良久。
  执空一直深深的低着头,沉思着。
  我知道,执空此时的思绪是紊乱的。本来,几年来对修行的执着和他对修行的见解已经深深的刻在他的心里了,并且他要按照这套自己觉得正确的方法修炼一生的。可是被我这顿打击,使他产生了动摇。可以理解的是,他从心里是不愿意接受的,内心深处一定有纠结有挣扎。自己坚持了几年的东西,被证明是错误的,这确实很难马上接受的。
  我理解他的心情,可是为了执空能走上正确的修行道路,我必须还得趁热打铁才行。
  我又接着说道:“执空,你一直认为执空入定是大彻大悟的必经之路,你又肯定地说,释迦牟尼佛祖是由于执空入定而最终成道的。那么我再问你一下,如果释迦牟尼佛是因为执空入定而大彻大悟的,那他大彻大悟后第一句话应该这样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执空入定,而能证得。佛祖为什么没那样说,而是要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执著妄想,不能证得?佛祖为什么着重强调了执着与妄想而没有涉及入定的字样呢?”

  执空沉思良久,抬起了头,我看到他的两眼通红充满了血丝,空洞迷茫的看着我。
  良久之后,闷声道:“先生,我心里知道您说的有道理。可是我现在太迷茫了,我立志以佛祖为榜样,自度度人,利益众生。此生能脱离六道,解脱轮回才是我的心愿啊。本来以为自己已经找到了解脱之法,只要脱离尘世,找到一块清净的地方,持戒入定,此生终能成就的。可听先生这样一说,好像解脱生死并不是从持戒入定中来的。可是晚辈真的糊涂了,到底怎样做才能了脱生死,度己度人利益大众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