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穴人脚獾》
第47节

作者: zyq周义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6-12 07:51
  第三十一章  乘凉晚会
  天没有一丝儿风,阳光愈发的毒。远望,空气热得像抖动的丝绸。五爷最大的逍遥与惬意,是在太阳底下放一个大缸,里面盛满了水。没事的时候,他会把马车拴在门前一棵有200年树龄的大榆树下,半倚半躺在马车上,在树荫下闷一觉。偶尔,会有一片幸运的叶子落到头上,或是一只红蚂蚁,从树上掉到他的身上。小东西惊魂未定,在旧衣裳上奔跑,五爷睡意正酣,浑然不觉。
  睡足了,趁四下没人,五爷脱吧脱吧,褂子裤子往大车上一扔,便一头钻进大缸。身体浸泡在大缸早已嗮好的温水里,只露出一个脑袋在外面,五爷就禁不住舒服地叫了起来。水凉透体,沁人心脾,说不出地爽快惬意,顿时他便只觉神清气爽了。一天的疲惫便没了踪影。
  日头火球样悬在头顶上,如不戴个草帽啥的在日头底下,头发都会烧焦。躲在树叶丛里的蝉不停地叫“热啊,热啊。”
  大姨家院子前边的水井周围凉丝丝的。井口上边架着木制的辘轳,井绳缠绕在上面胶皮水斗子空悬在辘轳下面。井架上的辘轳,虽几经更换,但在井绳的勒磨下,已印上了一圈圈的沟痕。那辘轳把经过长年与人手摩擦,已经变得光滑铮亮了。
  井台由整块青石凿成,圆形,比碾盘大,上面刻着太阳射线样的纹络,井口呈方形,整体看上去像个巨大的铜钱。井水有淡淡的甜味,井不算很深,再旱的日子它的水也是满的。井水在苍苔蓝天的映衬下绿得有些发黑。偶尔有几只光滑发亮的黑色甲壳虫在水中急游戏耍,衬出井水的清冽。

  扶着辘轳往下看,直晕眼。
  凌雪峰和老尕正在用绳子拴着一个玻璃瓶子系放入水中,然后提上来。将这水放入些许糖精和面起子,这水又清凉又解渴,还冒着沫,像汽水,真是甘美无比。
  这井还有一种功能,在这炎炎的夏日里,如果有买了鱼和肉,为了保鲜,就将东西用塑料袋包好,以绳捆好系到水面的上方,如此放置数日也不会变坏。
  凌雪峰趴在井台上照自己映入井中的面影,偶尔会对着井口瞎喊一气,只为听那瓮声瓮气的回音。
  喝完“井拔汽水”,两个孩子握住井绳一头,把胶皮水斗子放到水面,腕子一抖,水斗子就满了,双手倒着井绳将水斗子提上来,倒入水桶,水桶满了,开始冲脚纳凉。掬一捧,让它从指缝流下,像流下一捧碎玉。

  大姨来到水井前淘米。水很凉,她用双手搂住米粒,浸湿的高粱米粒从她的指缝里漏了下来。她已经厌倦了淘米做饭,每天都要由她亲手来控制米的多少,这使她的眼神在米粒上打盹。
  “哎呀,你们俩可别瞎攉拢啊,这是长寿水。村里人喝这水都能活到八九十岁以上……”
  “谁能证明它是长寿水呢?”凌雪峰好奇地问道。
  大姨说:“人家官家(政府)化验了。所以被称为“长寿水”说水里有一种叫什么——什么“锶”的来的,还有什么来着的……哎呀,这脑袋忘了……”

  “那我得多喝点。”说完,凌雪峰拿起瓶子又灌了一大口井拔汽水,仔细品味,果然和城里的水味道不一样!
  晚饭后,沟底下小河旁的古柳树下就最热闹了,东街和西街的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块。
  凌雪峰和一群小孩子就早早地聚集到五爷家。帮五爷拿板凳,端茶水,簇拥着五爷来到沟底下小河旁的古柳树下乘凉,听五爷讲故事。
  自打五爷走出家门,人们纷纷打招呼:“五爷,吃过了?”“五爷,今天再来一段吧……”如此一般过后,他便成为圆心,其余人如众星捧月般围成一圈儿,听他谈古论今,说东道西。
  来得早的村人,在家里带个能坐的东西早早地坐在前排了。后来没有坐的人,就各想其招了,有的搬来一个树桩当坐位,有的搬来一结树干几个人坐在一起,还有的懒得不想动的,直接脱下一只鞋垫在屁股底下,就能坐了,他们有没有坐?担心那都是多余的。
  盛夏的夜晚,闷闷的热,一丝风也没有。古柳下的人们,一边摇着蒲扇,一边听高五爷“现场直播”。
  “五爷,今晚讲什么故事啊?”

  孩子们蹦蹦跳跳的问道。
  “今晚啊,你们想听什么故事我就讲什么故事。”五爷满脸温馨的看着凌雪峰这帮孩子说到。
  “噢!,五爷好,五爷真好!”凌雪峰听到五爷的话开心得蹦了起来,抓着五爷的手说道:“我要听妖魔鬼怪的故事。”
  “好,我就讲妖魔鬼怪的故事!”五爷一脸笑意的答应。
  五爷一手拿着他的长烟袋,他的花白胡子便一翘一翘的,吧嗒、吧嗒紧吸几口,一缕白烟就会袅袅绕绕,从五爷的鼻孔里钻出来,接着五爷就咳嗽几声,那咳嗽似乎是吸进烟后很舒服的表达。有了旱烟的滋润,五爷的故事才开始。
  “我本来不相信世界有鬼魂存在,但有些事又不得不让我不相信这个事实,要不是我亲眼所见,我还真有点含蓄,可是,这世间万物还真有点让人捉摸不透,昨天给你们讲鬼故事了,今天我讲的是一件我亲身经历的诡异故事。”

  “那太好了,太好了。”孩子们拍着手说。
  这时,凌雪峰注意到五爷脸色瞬间变的很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