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穴人脚獾》
第51节

作者: zyq周义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6-16 17:23
  第三十三章  东北诸葛亮
  乡村的夜晚有真正的静谧。夜是纯粹的黑,因为没有电。月圆的时候,则是那种不折不扣的圆;而没有月亮的晴朗之夜,银河系就更加灿烂。
  啪啪啪,赶走蚊子,村民都没有要走的意思,继续要听;而女人聚在后排,扇虽助兴,但她们谈话声细微,透着神秘……
  “五爷,你说过去什么时代最好啊?”有村民发问。
  “骂人离不开妈啦巴子,讲瞎话离不开一家子。华夏是个崇尚贫民英雄的国度,习惯于把尊敬献给赤手空拳打天下的成功者。张作霖时期……”五爷似乎领悟到什么,话题一转说:“啊,这个,这个,除了现在毛主席领导的好之外,那就是张作霖嘛……时代最好!那时候咱们东北可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啊,说句不好听的话那是高粱米籽儿随便造!

  张作霖是东北人的奇迹,是东北人的骄傲。1927年6月,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我要说的是张作霖和中国所有的统治者的区别在于:第一,从小生活在农村而且还缺爹少娘;第二,没有上过学读过书;第三,没有任何靠山和政治背景。完全是单枪匹马,单打独斗。要说这张作霖是东北的骄傲;那杨宇霆就是赤萨尔赫山的骄傲……”

  “杨宇霆到底是干嘛的啊?我咋不认得这个人啊。”
  五爷忽然被这一阵清脆的童声打搅,却丝毫没有烦恼。五爷的表情开始变得奇怪起来,他转过头,冲着凌雪峰呵呵一笑。
  五爷说:“杨宇霆嘛,是个烟酒不沾、没有嗜好的正统军人。怎么说呢?啊,孩子,他跟随张作霖,则以皇帝与宰相自勉,视主不二。也就是说在东北那是相当于水浒传里的吴用,三国里的诸葛亮,这回能听懂不?
  “杨宇霆不是听说勾结小日本吗?”有人发问。
  “张学良不是给定的私运军队,勾结党徒,图危国家,已构成‘内乱罪’和‘叛乱罪’吗。”
  对啊,我也听说杨常的罪状是:“勾结共党,颠覆国府,阻挠和议,把持庶政,侵款渎职。”村民议论纷纷。
  五爷气哼哼:“欲杀之罪何患无辞啊?我告诉你们知道不,要是没有杨宇霆,这东三省加热河早就变成日本人的了。九一八就赖张学良这小子误国。擅杀杨宇霆常荫槐郑谦等老臣,失掉了自己最重要的军政支撑,自毁长城。”
  说道杨宇霆,五爷还是稍微有些激动的。
  “能被人冠以诸葛亮称谓,就表明这个人本身也有点接近神人了。我只知道,要论有影响的人物,在此之前,湖南的左宗棠算一个,在此之后,只有广西的白崇禧获得过这一光荣称号。
  杨宇霆,少年时即有过目成诵之才,十六岁考中秀才,废科举后,入日本士官学校留学,是奉系高层中绝无少有的高级知识分子。
  张作霖时代,台前是老张在指点江山,幕后却是他老杨在出谋划策。这是一个东北军史少了他,有的史实就会讲不明白,就会出现空白,就会留下问号。这是一个不时要面对,又不敢面对,竭力要回避,又很难回避,轻不得,重不得,深不得,浅不得,稍不谨慎就要引起麻烦,已经死去40年了,依然异常敏感的人。
  其实整个奉军之中,论起人脉威望,以及能力,杨宇霆都是顶尖的,如果他还在,九一八也未必会发生。”
  五爷一阵叹息,心里充满了无奈和疑惑,又在极力控制着眼里噙着的泪水,但是他的眼眶里最终还是湿润了。
  “大家还记得我给你们讲过的水浒传第十六章吴用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吧。那么,今天我就讲一讲杨宇霆智取日本军火的故事——

  1917年以前,东北的奉军只有第27师、第28师、第29师三个师,所有军备均已陈旧,张作霖久欲扩军而未成。
  1918年,中央政府从日本贷款四千万元购买大量军火,杨宇霆获得情报,日本泰平公司将装有军火的货轮“武德号”驶往秦皇岛准备向中方移交。
  杨宇霆要智取这批军火行动报告给大帅。
  “好!”张作霖跳下虎皮铺就的帅椅。不停地搓着手,激动地说,“邻葛。就听你的。咱老张虽是老粗一个,也要去京城的金銮殿里坐坐。”
  杨宇霆利用几张盖有关防印信的空白公文纸,变通出一张由日本人开据的领取军械的提货单。这件事是在极端机密的状态下进行的,连张作霖都没有察觉,事成后,杨宇霆呈报提货单时,惊得张作霖目瞪口呆,他深深地被这位年仅三十三岁的年轻军官的韬略折服了。
  1918年2月12日,杨字霆暗带第53旅旅长张景惠、奉天军械厂厂长丁超带领两个营和一个机关枪连军,星夜赶到秦皇岛。这时候,中央政府派来的接收军械的人也到了秦皇岛。杨宇霆特意同该接收人住同一客栈,每日一道吃喝玩乐,饮酒、打牌、聚赌,使他们毫无戒备。
  1918年2月24日,运枪械的日本轮船抵达港口。杨宇霆亲自带兵进入码头,出具陆军部的公文,安排人将价值三千九百多万元的全部军火,计有二万七千余支步枪、数百门火炮卸船装上火车。2月25日,杨宇霆命令部队将车站包围,然后暗将机车倒挂过来,勒令火车站站长调转车头,车头朝东,待汽笛一响,火车满载枪械出关。将火车开往奉天(沈阳)。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秦皇岛劫械事件。张作霖以此扩编了七个混成旅,由原来的二、三万人增至二十万人。
  秦皇岛劫械,成为奉系集团发展的转折点。有了这批军械,张作霖立即扩军备战,先后增编了7个混成旅,加上原有的三个师,统一命名为奉军。从此,奉军实力大增,这为日后张作霖出兵关内,问鼎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杨宇霆全盘策划,积极运作,可谓居功至伟。
  按照五爷的说法,“没有秦皇岛劫械的起点,奉军不可能成为大军,无力问鼎中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