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从负翁到富翁,我重出生天》
第13节作者:
兵强不胜 老刘说道:“前面的工序必须我们自己做这是肯定的,交给别人做我们不放心。精抛光设备没有,必须去其它工厂这也是毫无疑问的。最后一个丝印环节,那上面有E公司的名称和标志,这个环节也不能交给别人做,和前面的理由一样一是质量上不好控制;二是连丝印都让别人这让E公司知道做这也实在不像话;三呢,如果这个环节叫给别人做也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别人知道有这张单之后找过去怎么办,你这不是给自己打罪受么?”
怪来怪去,还得怪自己对老邓的工厂不熟练,只是把大多数精力放在了了解产品上面,遇上这种特殊情况后不懂得加工工艺。也不是我找理由,这其实蛮正常,不要忘了,我进入这个行业还没多久。
问题是,我能对小林说:我其实是一个菜鸟,还不怎么懂业务,你多见谅?你放心,下次一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我的头像是充了气似的大了起来,想起自己为了表现的有效率有信心,在电话里可是表演的不卑不亢但实际上信心十足。
我说:“那怎么办,我都答应E公司后天交货了。”
老刘说:“明天肯定是出不来,我们加加班,估计后天晚上能出来,我看你只能大后天送样品过去。”
一天之差,这问题说严重也不严重,但是,第一次承诺我就做不到,这以后小林还会信我?
老刘不以为然的说:“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好好言好语的跟对方解释,他会原谅你的。随便编个理由,就说我们的设备坏了或者说技术员出差去了,让他多给一天时间嘛。”
我摇了摇头,头疼不已,这事说大不大,说小在我心目中还真不小:“这不是他多给一天时间的问题了,哎。”
我叹了一口气,拿出电话。
老刘说道:“你想好怎么说了么?”
我说:“想好了,我准备和他实话实说。”
老刘吃了一惊:“实话实说?你难道要跟他说我们厂连抛光机都没有?”
我点点头:“我认为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
日期:2009-10-29 11:14:01
48、
小林听我说完以后,毫不客气的说道:“华生,你叫我怎么放心和你合作?”
经过收集小林的资料后,我知道小林要比我小两岁,被一个比我小两岁的人这么批评确实是有些难堪,以前这类情况我还真没遇到过。
我也不客气,但还是有点嬉皮笑脸的味道:“林生,和你的想法恰恰相反,我认为你更应该放心才是。其实呢,我有很多很好的说辞,比如说技术员出差了,设备坏了等等,但我还是把最坏的那个说出来了,我总觉得在你面前,我不应该玩那一套,虽然我知道你有可能因此中断和我的合作。还有,这也是我的做事风格,我认为用真诚的态度和让你看到我们公司真实的一面,这比掩盖错误和弱点来的高明。我这也算是狡辩,但却是我的真话,我反倒觉得这样有助于你快点知道我们公司的行事风格,和那些永远没有坏消息的公司不一样,我们这样做反倒可以让你提前判断,我们是不是你想要的合作伙伴。我们可能实力上欠缺一点,但有一点我可以保证,那就是真诚,我可以保证我们很真诚。”
我在冒险?可以说是,但我们哪天不在冒险?但我又觉得自己不是在冒险,历史一直在朝前,想想几十年前我们对坏消息的掩盖和今天虽然还不尽如人意的宽松,这已经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
犯错不怕,只要错误不是人神共愤的那种。但如果你犯了错却连面对的勇气都没有,那绝对是错上加错。
我给自己算计了一下,犯了个小错,减十分。主动坦白,加十分。给对方留下了比较鲜明的印象,在强手如林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加十分。
最后总结,我赚十分。
有人会说,那我岂不是可以在跟单过程中故意使用这一招?哈,如果你能骗过自己,演技如同专业演员般精湛,我不反对。我认为骗过骗过自己比全世界还难,因为你一旦骗过自己了,骗全世界那是轻松的事。
所以,如果你都连自己都能骗过,那去从政,去进军娱乐界再不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玩玩诈骗岂不是更有发展,不比做业务强?
回到正题,小林沉默了一会,说道:“那你们根本是连做大货的能力都没有?”
我说:“不是,我们只是缺一台机器而已,第一这台机器不贵,第二,这个工艺并不复杂,这一点你只要去稍稍了解一下就能知道。”
谈到这里,他居然为我操心起来了:“那打样你准备怎么办?”
我乐了,觉得他真是个不错的人,我说:“这个环节,我会放到兄弟工厂里去做,所以,我们需要时间。”
他显得有些无奈:“迟一天就迟一天了,给我把样品做好点就可以了。”
日期:2009-10-29 11:26:18
49、
谁说男人与男人之间就没有一见钟情?
虽然这仅仅是我和小林第二次见面,但我却有一种感觉,我和他很熟了似的,我冲他笑笑,然后和李有喜一起把包的严严实实的样品拆包。
样品虽然不重,但比较难拿,特别是在转车的时候一个人比较困难,加上李有喜也想过来看一看传说中的E公司是什么样,我就把他带到G城了。
有时觉得生活挺奇怪,如果当初我见了小林后觉得他很难说话,也许就不会决定全力以赴,甚至保安小张那六百块钱我也未必会给,那么事情的发展就很难预料了。
小林也朝我笑笑,尽管和以往一样,他还是显得难以接近,但我却知道他肯定和我的感觉相似:在某些地方我们是一类人,我们可以成为朋友。
小林对李有喜有些不感冒,礼貌性的打过招呼后他的精神马上集中回样品拆包,而李有喜竟因此表现的有些不自然。
我在心里叹了口气,做业务最怕的就是对自己没有信心。
突然想到,李有喜或者还在感叹当初小林打电话过来,还是他接的电话。我又看了李有喜一眼,但这时李有喜竟连和我对视都不愿意,马上把目光转回样品上。
我再次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做男人做怕是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让出去,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如此。
样品打开后,我们李有喜一人抬一边,然后小林往后退了几步,点点头似乎颇为满意,嘴里说道:“嗯,不错,挺漂亮的。”
我没忘了不失时机的谦虚并且拍了一下E公司的马屁:“这是你们设计的漂亮。”
这时我们透过玻璃门看见外面有个人在探头探脑的看我们,她看了一会,干脆走了近来,小林立刻变的有些紧张,和我介绍道:“这是我们经理,张姐。”
我立刻反应过来,这是主角了。
小林又指着我说道:“这就是XX公司的华生,”然后又指了一下李有喜,却似乎不记得他的名字,顿了一顿说道,“这一位是和华生一起过来的,也是他们公司的。”
这个张姐人长的瘦弱,年龄似乎有四十多了,眼神也和当初小林一样的冰冷和干练,这一点我不觉得奇怪,我到过很多个企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同一个企业或者说同一个部门里的人在某些方面似乎是因为彼此影响,在对外的时候性格很相似。
但和小林当初见我因为陌生而矜持的冰冷不同,张姐的冰冷属于那种高高在上的或者说因为不同年龄层而有差距的不屑。
我心里开始担心,张姐看上去并不如小林般好接近。
看她并没有和我握手的意思,我冲她笑了笑,并微微点了点头:“你好。”
她也冲我点点头:“你好。”
她的回答和表情属于那种绝对的滴水不漏的礼貌,你挑不出一点毛病来,但又感觉有哪里不对。
没错,真诚,她缺少的就是我所说的真诚。
她的眼光扫过李有喜,我看到李有喜明显有些顶不住,眼神立刻飘到另一边,居然表现出一种不愿意打招呼的迹象。
张姐肯定马上看出来李有喜有些经验不足,没再和他说话,有点想起来某件事的味道,她突然问我:“你们公司的产品,抗老化怎么样?”
我说:“一般来说,五到十年是没问题的。”
像是抓住了我的辫子,她马上显得咄咄逼人:“五年就是五年,十年就是十年,你能不能给我一个准确的答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