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的“山寨”》
第22节

作者: 一个小人物的奋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11-10 09:19:02

  第十节 相煎何太急(一)
  前些天看CCTV-2,第一时间节目,有一条新闻,广东有人以9万元买了三刀(即300张连号)第四套人民币1980年版的50元人民币。
  平均每张300元,因为这种1980年版的50元,是第四套人民币存世量最少的“龙头品种”,当时市场价500元一张。(笔者写稿时,百连1980年版50元已经到达700元一张左右)
  本来这个买家认为赚了一笔,一张最少赚200元,300张,能赚接近6万元。
  有句老话叫“买的没有卖的精”,混人民币这行的,投资者也好,收藏者也罢,能玩得了这个的,绝对比常人“精”太多了。
  结果这个一心赚钱的买家,上当了。
  买家买的,是用第四套人民币1990年版的50元面额纸币,人为改造成1980年版的50元面额纸币的。
  1990年版的50元纸币,外行人看,除了背面年号是“1990”外,和1980年版的纸币几乎一模一样。

  1990年版的50元纸币(以下简称“9050”)市场价55元一张,而1980年版的50元纸币(以下简称“8050”)市场价500元一张,价格相差近10倍。
  外行人看来,这“哥俩儿”长得几乎都一样,除了背面年份以外。
  过去的许多年,它们也“自己过自己的”,相安无事。
  直到近几年。
  最近这些年,随着收藏品市场的火爆,“人民币收藏热”这把“火”,烧到了正在流通的第四套人民币,再加上不断的有第四套人民币即将退出流通领域的消息传来,导致其“升值”速度像坐“直升机”一样,明星币种一年就翻了3,4倍,越来越多的人放弃股票,投资人民币收藏,就是看好了其升值空间。
  “8050”由于当初投放量不足20亿张,1987年投放,1992年“9050”出现替换“8050”,由于当时生活水平逐渐提高,“8050”使用“消耗”量很大。
  至今,绝大部分“8050”已经“回笼”,因此,“8050”存世量较少,被誉为第四套人民币“币王”,也是众多主流收藏者和投资者追逐的“龙头”币种。
  2007年的时候,大型交易市场还有成捆(1000张连号)的“8050”交易,到了2009年,成刀(100张连号)的“8050”都很少见了。价格涨幅也甚是惊人,已是面额的10多倍。
  相对而言,同是一个“妈”生的“9050”,论“身份”“地位”“身价”“待遇”远远不如它的“哥哥”“8050”。
  虽然它们长得几乎一样,“出生日期”相差也不算太悬殊。
  但是“弟弟”“9050”却一直没有突破单张60元大关。
  因为“9050”的存世量比“8050”多太多了。
  收藏这一行,就是“物以稀为贵”。
  “第一时间”新闻中说,“造假者”用高科技手段将“9050”“改造”成“8050”,并没有说明“如何改”或者“如何防骗”,估计记者编辑压根就不知道。
  下面的内容,就解读一下,这些“高科技手段”。
  说实话,真的很高。
  为了使讲述不乏味,这里拉进两个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有一对兄弟,哥哥叫曹丕,弟弟叫曹植。(差点打成草皮和草纸)
  曹丕就相当于现在的“8050”,正统的“王者”,绝对的“龙头”。虽然论文采,论心胸,很多地方都不如弟弟,但是优势,就是早生了几年。
  扮演“9050”的弟弟曹植,内涵上,绝对超过哥哥。

  “9050”的印刷水平及防伪技术更高。
  “9050”票面颜色比“8050”鲜艳;“9050”首次采用了磁性金属线防伪;“9050”也首次使用了荧光油墨印刷。
  “9050”在技术含量上,远超“8050”。
  但是,很遗憾,曹植是艺术家,曹丕是政治家。
  这里,争夺的,是地位。
  政治家必然获胜。
  “9050”虽然在艺术价值上,比“8050”优越。
  但收藏品的价值,看得不是“艺术水平”,也不是“印刷水平”,而是年份与存世量。

  所以“哥哥”“8050”胜利了,胜在出生早,胜在存世量少。
  “9050”和曹植一样,其实也是不想争的。
  但是,偏偏有些人让它们去争。
  这些人,是我过去常提,今后更会不断地提到的,造假者。

  因为“9050”与“8050”长得太像了,这些造假者挑出“兄弟”两个的不同,将“9050”改造成“8050”,以牟取暴利。
  类似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各大收藏品市场上演,给各位看官看段对话:
  甲:我买了100张“8050”,比市场价便宜。
  乙:别买着假货。
  甲:我不傻,我先带着纸币和卖家一起去银行验过真假,绝对真币。
  乙:那你可赚了。

  以上,是大多数收藏品投资者最常出现的对话,我认为,甲乙其实都是傻子。
  退出流通领域或者即将退出的人民币收藏品,主流骗子大部分不会使用假币。
  “银行鉴定”四个字,在圈子里基本上等于一个笑话。
  用假旧版人民币骗人,是“老黄历”了,现在大家都玩“借尸还魂”。
  何解?
  就是用不值钱的真币,改造成值钱的“变造品”。
  下一节会详细说明“8050”和“9050”的改法,以后也会有其它品种类似内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