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的“山寨”》
第23节

作者: 一个小人物的奋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11-11 10:00:18

  第十一节 相煎何太急(二)
  上节写道造假者将“9050”改造成“8050”,获取大量利润。
  具体方法如下:
  1,篡改出生日期。
  早期的造假者用黑色油墨将“9050”背面年号“1990”中的第二个“9”加上一部分,改成“8”,但是这种做法很容易被看出来。
  后来造假者“技术更新”,采用“挖补技术”,将“9050”背面年号“1990”整个“挖”掉,再将用印刷机印好的,同样大小,相同厚度的年号“1980”贴上去,由于假年号“1980”与真年号“1990”,大小,颜色,厚度几乎完全一样,因此肉眼根本分辨不出来。
  只有用50倍以上的放大镜观察,会看到年号周围,有“挖补”痕迹。
  2,抽骨。
  前面说过,1990年版的第四套人民币50元,添加了一条黑色防伪金属线,对光观察这条线,也成为90年代辨别假币的一条途径。
  造假者为了使“9050”更像“8050”,将这条防伪线“抽掉”。

  但是,这个防伪金属线是整体“埋”在人民币中的,因此要将其“抽掉”,必然会对票面造成一定损伤。
  本来有防伪金属线的地方,被“抽掉”之后,用手摸票面,会有“不平整”感。
  3,改身份证。
  广大的收藏爱好者们,经过自己多年的努力及研究,同时是为了不让造假者的阴谋得逞,自己将“8050”的冠字表总结了出来,并且公诸于众。

  “8050”共有24个冠字:
  CP(首发冠字) CQ   CR   CS   CT   CU   CW   CX   CY   CZ 
  EP  EQ  ER  ES  ET  EU  EW  EX  EY  EZ
  GP  GQ  GR
  JZ(补号冠字)
  换句话说,目前出现的“8050”只要不在这24个冠字之内的,基本上都可以认为是假的或者是“变造”的。
  但是,在这24个冠字之内的,也不一定是真的。

  冠字相当于人民币的“身份证”,有办假身份证的,当然就有改冠字的。
  具体方法就是,用专门的消除油墨的“去字灵”或者自己配制有一定酸性的药水,将原有冠字涂掉。再用电子打码机,或者大型刻章商店里面专用的打字机,将假冠字印上。
  这些冠字的改动,一般肉眼很难直接分辨,需要借助50倍以上的放大镜,看冠字部分底纹(纸币票面上的细纹路)是否遭到破坏。
  4,整容。
  “9050”天生“皮肤好”,纸币颜色比较鲜艳。
  造假者便用清水浸泡“9050”,使其褪色。
  “9050”天生还有块“胎记”,这个“胎记”平常看不到,在验钞机一类的紫光灯照射下,左边空白水印下方会出现拼音“wushi”的荧光,看过前面内容的朋友都能马上想到,这就是荧光防伪,这个“8050”是没有的。
  没辙了,只有把荧光防伪去掉。
  但是,去掉这个荧光防伪会留下痕迹的,本来有“wushi”字样的地方,在紫光灯照射下,会十分明显的“偏白”。
  其实,这个叫“毁容”更贴切。
  “9050”这个“弟弟”,被整容,做旧,抽去一条“傲骨”,改了出生日期和身份证。
  这一切,只是为了更像它的哥哥“8050”。
  但是,任何改动,任何造假,都会留下痕迹。
  因此,这些手法只是骗业余爱好者,或者投资者。

  “8050”还在高傲的笑着,“9050”再能“变”,也成不了“币王”。
  曹丕真的那么想杀曹植吗?
  不想,他只是妒忌弟弟的才华,担心有一天,弟弟会取代自己,将自己毁掉,因为“王”只有,并且只能有一个。
  曹植想取代曹丕成为“王”吗?

  不想,他只是用他不世的才华,写那些华丽的文章,虽然“天赋”“文采”在哥哥之上,但他从来不想争。
  有位收藏高手,举出“8050”和“9050”最大的不同:
  在票面背面最右边,底纹很像“DNA双螺旋”。
  “8050”的“DNA双螺旋”底纹处与票面主要图案是断开的。而“9050”是完全接合的。

  这个“DNA”,也决定了两种纸币的地位。
  有人说:基因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一个是“王”,一个“不争”。
  还有很多人偏偏再用各种方法,逼他们残杀。

  于是,有了著名的《七步诗》。
  想到此,不禁为曹丕曹植这对兄弟感慨,也对“8050”“9050”这“哥俩”叹一句: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