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边防当兵的日子》
第8节

作者: 陕北小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大雪封山前,还会送来一车萝卜土豆大肉。其他时间就再没有给养车辆上山了。虽然米面不缺,但是百十来号人不能总靠干菜和罐头过日子。
  记得前面有网友问过,说“官兵如何如何掉头发、脱指甲云云”是不是歪曲宣传?我只能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回答:掉头发、指甲凹陷是普遍现象,因为常年吃不上新鲜蔬菜,缺乏维生素所致。还有网友问我们为什么不种大棚菜?大棚菜只有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部队才能种出来,且只适应夏季。我们连队的大棚勉勉强强能长出萝卜和白菜,个头和数量还都小的可怜,所谓大白菜其实长得就象内地的小白菜一样大,最大的白萝卜可与内地红萝卜相比,这一点不起眼的新鲜蔬菜仅够连队夏季熬汤喝,还不能天天有。

  有时,团里会给各连队分配一些从拉萨运输过来数量有限的冻肉和蔬菜,就是萝卜和包心菜,还有营里生产班种的白菜、大头菜等,这些,就只有靠我们的11路人力车下山去背了。
  每次下山,都会有一个连干部带队,一般是副连长或副指导员。下山比较快,吃完早饭出发,当天中午就可以到达,然后把该办的事一办,再到营部找同乡玩一玩。
  第二天一大早,每人背着一个大战备包,装着约50斤重的东西就出发上山了。如果谁有幸背的是黄瓜那他心里就该甜蜜蜜了。因为其他人会紧紧团结在他的周围,一路上时不时的照顾他一下。
  到了山路比较陡峭的地方,我们会互相使个眼色,然后高声对连干部说:“副连长,我们先上了,到前面等你们!”连干部就会照例叮嘱我们说:“好,去吧,你们要小心点,注意安全!”于是由后面“留守”的兄弟陪着连干部,休息休息,再敬上一根烟抽抽,而我们则迅速爬到高处,找个僻静的地方开始偷吃黄瓜。
  看官,您可别以为是内地那种嫩嫩的、绿绿的黄瓜,那您就理解错误,扣十分!我们的黄瓜是真正的“黄瓜”,很粗,黄颜色的,大约尺把来长,个个都是大肚子,如果放在内地,白送可能都没人要,但是在我们这里,却是难得的佳肴。通常,我们偷吃完以后,就该照顾后面“留守”的兄弟了。

  等他们和连干部一起爬上来时,我们再换班“留守”。可惜的是,背黄瓜的机率就象中奖一样少之又少,下10次山能碰上1回就算幸运的。记得我在连队一共只吃过三次炒黄瓜片。
  虽然28公里的山路崎岖艰险,背着冻肉和大萝卜上山又很辛苦,但是大家依然抢着去,而且还不是谁想去就能去得了的。只有平时表现优秀的才能得到批准下山,下山实际就成了一种含有表扬意义的奖励。
  因为下山可以逛逛商店,购买一些小食品和日用品,还可以到唯一的一家小吃店解解馋,偷着喝顿资产阶级小酒,吃一顿挂面做的哨子面。
  而最最吸引人的,是可以见到藏族MM们,还可以“调戏”她们(只动嘴不敢动手)。一般我们都说:“阿嘉,阿嘉,洽巴洽巴。”藏族MM们大概是听的多了,有的一笑了之,有的对我们翻一下白眼,说几句我们听不懂的藏语。
  不过她们大多数对当兵的都比较友好。如果你够胆大,当然还可以去泡一泡(藏族MM比较开放,也有专门靠这个挣钱的),但是决不能公开去,否则,被纠察队抓住你就死定了。轻则批评教育挨搓关禁闭,重则背处分。
  待续……

8、伐木

  夏季,不知是不是印度洋暖风吹过来的缘故,连队驻地经常雾蒙蒙的。但若是天气晴朗的日子,从驻地向印度那边放眼望去,除了近处山头上的印度兵哨所、工事、营房和盘山公路历历在目外,远处就是连绵不断的山了;高高的山顶上终年不化的积雪在阳光下闪着银光,湛蓝湛蓝的天空飘浮着一大朵一大朵白云,山下以及远处则是一片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看起来似乎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

  每年入冬前,我们都要下山伐木,为过冬储存烧热水及做饭用的木柴。
  (连队炊事班做饭主要用汽油。但是,当大雪封山的日子还没结束而燃料又不够用时,只有靠木柴)。另外,修建营房需要树,卖钱补贴连队开支还需要树,所以,必须去伐木。
  我们伐木通常都挑选离公路比较近的地方,或者树木不太茂密的地方,否则锯断以后倒不下来,而且难以搬运到公路边上。伐木是有指标的,每个人必须完成三个立方的任务。  
  不知各位有没有在电视上见过外国人举办的伐木比赛,即使是五大三粗的汉子,站在平平的地上把一截光光的木头锯断都累得气喘吁吁,可想而知锯木头十分辛苦。
  但是锯木头对于我们来说,却是最轻松的活儿了。因为修公路、施工、扛木头都要比伐木艰苦许多,最累得就属扛木头了!因为木头长、粗、硬(最粗的树5、6个人都合不拢),尽管树干已经被我们锯成2-3米长的树段,但是在凹凸不平的山坡上和山路上,即不能大家一齐平均使劲又不好拐弯,所以扛木头就成了最苦的活。扛完木头后,没有一个人的肩膀不烂,没有一个人的手不破,甚至有很多人的脸都被树皮蹭烂了。

  虽然伐木很苦,我们依然能从中找到乐趣。我们会比赛锯树,看谁锯的快,当树快要被锯断时,我们又不让它倒,等好几棵树都快断时,再一起放倒它们。
  好几棵大树一齐倒下的情景是非常壮观的,首先是巨大的树冠缓缓倾斜,随后树干发出吱吱嘎嘎的断裂声,越倒越快,越倒越快,然后是庞然大物轰然倒地的声音夹杂着树冠与其它树木摩擦的唰唰声,还有地面被树干撞击飞起的石头块,一时间,只听轰隆隆——!咔嚓嚓——!就象地震发生时一样,雷声隆隆、地动山摇、木石乱飞、惊心动魄!眼看着那些不知长了多少年的大树一棵棵倒下,心里除了完成任务的喜悦,还有一种说不出的心情,觉得可惜,心疼。

  大家边锯边议论,唉,这些树要是长在内地、长在家乡就好了,多么漂亮、魁梧的树啊!
  伐木看起来虽然好玩,却也充满危险。所以最后放树的时候都是由班长或老兵亲自操作。尽管小心,还是常常有人受伤,不小心砸伤了脚、弄破了手的事常有。
  还发生过一次较大的意外:二班长被飞起的石头砸中了后脑,当即就吐了血。后来虽然抢救了过来,但是从此以后脑子好象就不太灵光了,年底只好退伍回家。所以第二年我当班长时,我们班每次放树都是我亲自操作,生怕再出什么大的意外。
  我们连队驻守的地区是军事禁地,一般不允许老百姓上来。但是山下的老百姓(藏民)有时会上山偷着伐木,一般都是小团伙“作案”。驻地的山那边有一条河,那条河是娘姆江的上游支流,老百姓会把偷伐的木头顺着河放下去;但这种方法危险性很大,除了胆大还要有本事,所以他们也不常用。
  他们大部分是把木头悄悄堆到离公路不远的地方,然后贿赂运送施工材料的过路军车捎带一点,或自己弄车贿赂边防检查站(营部所设)放行。但这都是数量极其少的。因为那里本来就是人烟稀少之地,老百姓没有多少,更何况上山偷着伐木还要冒着被我们捉住的危险。

  每当我们的观察哨发现了异常情况,就会打电话报告连队,连长就会派出小分队前去巡逻。当我们看到是偷伐树木的老百姓时,通常都是把他们轰下山了事。有时,我们会使点小坏先隐藏起来,等他们吭哧吭哧地把伐好的木头都运到公路边时,再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看着他们狼狈而又颓丧的样子,我们这些调皮的毛头小子们往往会特别高兴和得意,就象小时候成功地捉弄了别人时的感觉一样。

  这些偷伐者毕竟是被当地政府教育了多年的藏民们,知道自己理亏,所以从来不敢跟我们急眼,总是满脸堆笑又是点头哈腰又是递烟递火的求我们放了他们。等他们走后,我们就把木头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藏起来,再找机会运到连队去。有时候哥们高兴了,也会发点慈悲给他们留下几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