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狐狸精—不一样的狐鬼花妖的世界》
第11节作者:
风回燕子楼 这个过路道士到这户人家去看了一圈,然后要求他们家人所有人都到别处去过一夜。他要留下来跟家里的动物谈谈话。那家人当然照做。第二天他们回来,道士说他问过了这家的耗子和看门的黄狗,又问了一些路过的野动物(包括野猫和麻雀),差不多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于是带着这家人去找他们家祖父的坟,掘墓开棺一看,棺材里面竟然爬满了大大小小的蛇。
道士把蛇能杀的都杀光了。之后才说,这些是野蛇精,心眼很坏。他们的祖父出于同情,收留它们过冬。没想到它们赖在这里不走了,繁衍子孙,呼朋引伴,尽欺负他们的祖父。而且还搞坏了祖父坟上的地气,祖坟遭了阴气侵蚀,所以他们这些子孙就得怪病了。
后来据说那家人果然不再犯头疼。重谢了那道士一笔钱,他就动身去蓬莱了,再没回潍坊。
这个故事虽然跟狐仙没有关系,但我觉得挺有意思。听上去那所谓的灵石本身毫无异常之处,只是被道士施了法,才变得很神。而且好像道士将法力撤回之后,那些动物就再不会说话了。
还是那句话,故事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很可能本来就是很正常的小事,那道士也不是什么神人,只不过被大家以讹传讹,传成这样了。
顺便说句题外话,我家乡很多人相信道士更知道如何降服狐仙,比和尚强(可能因为和尚讲究不杀生,所以给人一种过于慈悲的印象吧)。
同时也有很多人说,如果寺庙道观里的道士和尚道行不够,管它供着多好的佛像神像,平日香火多旺,狐仙都可以自由进出,一点不怕。像我前面说的,狐仙好像经常对各路神仙表现出一种很微妙的不尊重(拿神仙来胡侃,吹一些不着边际的牛),仿佛完全不怕似的。
但碰到厉害的道士,狐仙的态度就很谨慎了。同样一座庙,有高僧真人借住的时候,狐仙们轻易不会去滋扰,而且看到那些佛像神像,也会表现出恐惧。也不知狐仙究竟是怕人还是怕神。
日期:2009-10-02 07:29:03
老道士说他还是小道士的时候,就知道凤凰坡有一群狐仙。子孙最多,道行也最深的叫做黄老爷。不过他并没有见过它。
老道士说,他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修行,已经有四十来年。见过了各式各样的仙怪,也见过了各式各样的人。到头来,反而觉得一切都不如顺其自然来得好。年轻的时候想降妖除魔,扫尽天下浊,而今却觉得恩怨因果都是说不清的事,人力才几何,哪里问得清那么多的是非,管得了那么多的报应?管得自己想吃的时候吃,想睡的时候睡,就已经不错了。
老道士的话倒很合如意的胃口,它说,我早先也是这样想的,活在世上,不过图个开心。但现在我却想好好修行,活得久一些──若将“自在”局限于什么都不做,那也不是真正的自在了。想吃时吃,想睡时睡。想修行时去修行。想报仇的时候,也就去报仇。这才是随心所欲。
老道士没说什么,那眼神却分明对如意另眼相看。他跟我们打听狐仙们的事,说他最近觉着凤凰坡上有异动,问是不是狐仙们要做什么?
我们敷衍了两句,不肯回答,他也就不问了。临走的时候,他将两颗灵石送给我们,还说,将来若有用得着他的地方,只管来桃花观找他。然而实际上我们再没去过──那些小道士实在很讨厌。为了捉狐狸,偷着在道观外面置了好多捕兽陷阱,就是怕我们再去偷东西。小气成这个样子,我都忍不住要捉弄他们。趁着天黑,将好多捕兽夹挪了地方,藏到他们进出道观的必经之路上。后来听说好多道士下山来买金疮药,估计是吃到不小苦头。
爹大概是在一个月多一点的时候回到凤凰坡的。与离开时不同,他全身换了一套装束,着实体面得很。连胡子也刮了,鼻子没办法,仍是那样大,但却显得有几分粗豪的贵气。
爹带回来大概几百两银子。据说,起先爹是用野兔子换了几把扇子,又连蒙带骗,哄得一个蠢少爷当成古人真迹,出高价买了。
用这笔银子,爹又去买下一户穷人家的偏僻院子,又装神弄鬼,天天晚上在家里掘地三尺。渐渐大家都犯了好奇心,想知道是在弄什么?其中有个地痞无赖闲得没事,死磨活磨地讨好爹,硬是在这小院里借宿。趁晚上爹掘完坑后回去歇息,他偷着跑去接着掘,不久却挖出满满一罐碎银子。他原样埋回去,事后佯装不知,跟爹打听。爹便骗他说有可靠消息说这栋宅子原先是山贼藏宝的地方,买下来不过为了挖宝,但挖来挖去没有挖到。这地痞无赖立刻动了念头,将自家的房契拿来跟爹换。爹还假装不愿意,一再提价,最后才勉强出手──当然,那原先埋在地下的银子早被爹弄走了,除了土,啥也没留下。
照爹的说法,那无赖的房子是个整齐的四方院,还真值钱。为防止这无赖发现上当之后找茬生事,爹将四方院卖给了当地的一个恶霸,用来养小妾。
其他狐狸也不比爹逊色。茹姑娘与十四娘子专瞅那些有钱的商人下手,偷抢蒙骗,弄回来有二百多两。白家姑娘说是要正经经商,最后不免也用了点法术,结算下来,一百多的利益总是有的。至于那三个诈赌的,据说赢得太凶惹了祸,老板欺负他们是生面孔,竟然将大半赌金扣了──饶是如此,也有将近四百两带回来。
这些钱,除了少量用来还债外,爹拿出一部分,给大狐狸们去继续钱滚钱。另一部分则留着自己用──那些负责打听消息的狐狸们,带回来几十桩新鲜奇闻。爹一一都听了,在其中选出些有利可图的,用这笔钱做盘缠,上门去跟人家打商量。
我仍然留在凤凰坡。爹究竟找那些人做了些什么,又是怎么做的,我并不知道。然而我却也感觉得出,爹与之打交道的那些人,都是很有些身份地位的。
渐渐的,村里的人开始议论起爹的事情。他们说他四方游历,济宁府、临清州、莱州府、武定府……都有人曾见过他。且也不知道究竟在做什么,仿佛越来越富贵了,结交往来的也都是些达官贵人、富商豪贾。有些好奇的人来找王大海的娘子,也就是许二娘打听,二娘总是笑笑,什么都不说──其实它跟我们一样,什么也不知道。自从送了秀儿回来后,它一直还扮着美娥的样子,除了照看那孩子之外,其他万事不操心。只等爹早早回来,快些将这担子交了。
日期:2009-10-02 08:48:17
这一趟,爹去足一年多。不回来则已,一旦决定回来,动静便异常的大。本人据说还在兖州府没动身,这边就先打发了手下来在村子里到处买田买房,几乎没将村里的农田房产全部买光,倒过来仍以很合理的价格租给原主。后又差来了三四个工匠,在贴近凤凰坡的地方圈了块地,雇村里的精壮男人当劳力,开始大兴土木。
这偏僻的小山村,几时见过这样的场面?村里人人都糊涂了,谈起爹来,也是从王猎户、王大海不由自主地变成了王老爷。连带着许二娘也沾光,被村里人当娘娘似的供着。有什么事,只向村人招呼一声便得,无论愿不愿意,总有人来帮忙。跟之前完全两样了。
直到山庄彻底完工时,爹才从兖州回到凤凰坡。随行搬来一车一车的古董珠宝,自外边买来的仆婢、厨娘、花匠,甚至还有几匹骏马──照爹说,若不是嫌太笨重了搬起来费力,他还有几堂极好的家具想搬回来给我看看。
山庄起名叫“灵狐庄”。照规矩行了入住之礼,当天许二娘与那小孩头先被迎入庄中,住在前面的主房里。之后便是我们这些狐狸,也被爹引着,光明正大地从正门进了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