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的“山寨”》
第24节

作者: 一个小人物的奋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11-11 20:38:53

  阅读小贴士
  大多数中国人对人民币有着这么一个错误的认识,就是人民币冠字编号,用的是英文字母。
  其实,人民币的冠字,就像人民币的缩写RMB(Ren Min Bi)一样,用的是汉语拼音。
  因此,人民币的冠字中,没有“V”这个字母,汉语拼音中的“V”对应“ ü”,所以被去掉。
  第四套及第五套人民币,用汉语拼音作冠字,因为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政权发行的货币,包括“苏币”“抗币”,大多采用英文字母作冠字。第四套人民币之所以不采用前三套人民币使用罗马数字,而是用汉语拼音字母,也是因为汉语拼音很接近英文字母,现在印制设备的各种标志号码均为英文字母,这样在印制钞票操作中比较规范,改用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是印刷工艺的需要,也是与国际接轨的标志。

日期:2009-11-12 13:44:28

  第十二节 天下无假(一)
  这节我们来说说一个最难造假的币种,也是我前面不断提到的——连体钞。
  在前面“伪错币”的内容中,已经部分介绍了连体钞,连体钞是多张纸币连在一起,未裁开的纸币。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第一套连体钞是在1999年9月20日,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人民币竖三连体钞”,后来陆续发行了接近30种连体钞,成为收藏界和投资界的一大热门。
  相关数据表明,自1999年发行至2009年10年间,整个连体钞板块平均涨价280%,越来越多的人将投资的重点,放在连体钞上。
  这里着重介绍5点:
  第一,三大钞王。

  经过10年的“考验”,连体钞中出现了涨价最快,存世最少的“三大钞王”。
  (1)第四套人民币四连体大全套。
  发行量10万套,按说不少,起码和其他“二王”比起来,多出很多。但是,其中的组成部分——“8050四连体钞”,由于被不法商贩大量裁剪(后有章节会全面介绍始末),导致整体大全套中的“8050四连体钞”变少,造成大全套价格上扬。其为2002年发行,到2008年,面额1291.2元的第四套人民币四连体大全套已涨至1.5万元左右,涨了10多倍。
  (2)第四套人民币整版钞。
  俗称“大炮筒”,由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整版纸钞构成,于2001年发行,发行量1万套。由于发行量很少,一开始发行,就被“奉若上宾”,其面额722.5元,但涨势十分惊人,据有关媒体报道,2009年春节前后,其价位一跃涨到10万元以上,涨价130多倍。
  (3)澳门10元整版钞
  俗称“澳门10元大炮筒”(各位看官可能觉得为什么那么多“大炮筒”,因为整版钞的样子,很像大炮筒,因此所有整版钞的俗称,都是“某某大炮筒”。),此钞由中国银行和大西洋银行联合发行,每套包括一张中国银行发行的10元券30张整版钞和一张大西洋银行发行的10元券40张整版钞,面值700澳门元,发行量1万套。
  澳门10元整版钞,发行后立刻“暴涨”,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套有两家发钞银行在同一地区共同发行的正版连体钞,也因为其发行量只有1万套,供不应求。
  后来,有人从中发现了巨大价值,就是其为“错版钞”。
  大西洋银行发行的10元券40张整版钞,繁体字“圓”,下面的写成了开口贝,繁体字应该是封口的,成为纸币上的书写错误。
  中国银行发行的10元券30张整版钞,中银大厦图案上中国银行的“银”字,本来应该为郭沫若题写的繁体字,这里却误写成简体字。
  因此此钞又被称为“澳门双错版”。
  借着“双错版”,其价格扶摇直上。
  相关价格我先不写,因为和后面内容有关。
日期:2009-11-12 13:45:43

  整版钞1
  
日期:2009-11-12 13:47:07

  2
  

日期:2009-11-12 13:48:28

  2
  
日期:2009-11-12 13:51:52

  3
  

日期:2009-11-12 13:53:28

  4
  
日期:2009-11-12 13:55:14

  5
  
日期:2009-11-12 13:56:00

  6

  
日期:2009-11-12 13:58:06

  7竖三连体
  

日期:2009-11-12 13:59:31

  8
  
日期:2009-11-12 14:02:06

  9美元
  
日期:2009-11-12 14:03:31

  10
  
日期:2009-11-12 14:06:28

  11
  
日期:2009-11-12 14:09:48

  12

  
日期:2009-11-12 14:13:24

  13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