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场马拉松——隐藏在历史深处的人物结局》
第13节

作者: 曲昌春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年后,司马昭开动了自己的篡位列车,公元256年四月,皇帝曹髦赏赐给司马昭三样东西,这三样东西其实也稀松平常,分别是衣服,帽子,靴子。
  然而这三样东西也不平常,分别是皇帝穿用的龙袍,皇帝戴的皇冠,皇帝穿用的赤色长靴,现在这三样东西司马昭都有了。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
  司马昭的心思动了!
  这一切不是皇帝曹髦赏的吗?

  有哪个皇帝愿意赏赐这三样东西呢?曹髦是被逼的!
  四个月后,司马昭又进一步,由大将军升任大都督,职权还是原来的职权,只不过大都督的象征意义比大将军更高。同时又得到三项格外的权力:奏事不名,剑履上殿,假黄钺。
  这三项权力分别代表什么呢?
  奏事不名:向皇帝上奏时不需要自称自己的名字;
  剑履上殿:可以带着佩剑穿着鞋上朝;

  假黄钺:拥有皇帝行驶诛杀大权专用的斧子。
  如此三项权力到手,司马昭已经是不称皇帝的皇帝,至于将曹髦取而代之,只是分分钟钟的事情。
  古往今来,一旦权臣获得这些权力,篡位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从公元256年获得这三项权力以后,司马昭又走了足足9年,这9年里他已经离皇位咫尺之近,然而却足足9年没能如愿。
  司马昭为什么要用九年走完篡位的最后一步呢?或许还是时机不够成熟,即便他可以轻松踢开曹髦自己做皇帝,即便他可以将反对的声音一一压制,然而在他看来还是没有瓜熟蒂落,那么就在运动中等待,在等待中运动吧!
  公元258年五月,曹髦任命司马昭为相国,封晋公,加九锡。

  加九锡在中国大历史中经常出现,那么九锡究竟是什么呢?
  九锡是九种礼器,是天子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器用之物,是最高礼遇的表示。
  锡,在古代通“赐”字。 九种特赐用物分别是: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鬯,记载见于《礼记》。
  在中国大历史中凡是被加过九锡的人其本人或者其子孙都会踢开老东家自立门户,这个名单很长,从热衷于托古改制的王莽开始,到有着西域血统的王世充为止。
  具体名单如下:

  王莽被西汉授九锡,后废汉室建新朝
  曹操被东汉授九锡,其子曹丕建立魏朝
  司马昭被魏朝授九锡,其子司马炎后建晋朝
  孙权被魏朝授九锡 ,后叛魏称帝
  桓玄被东晋授九锡,后废东晋称楚帝
  南朝四朝开国皇帝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都曾从前朝受九锡,然后创立新朝
  杨坚被北周授九锡,后废北周开创隋朝
  李渊被隋朝授九锡,后废隋建立唐朝

  王世充要求隋朝皇泰主杨侗给予九锡成功,不久废帝称郑王
  仔细数了一下,总计12人,刚好够打三桌麻将。
  然而,公元258年的这次升任相国、封晋公、加九锡的机会却被司马昭态度坚决的辞让了,先后辞让了九次,总算辞让成功了。
  难道他回心转意准备痛改前非了?不,他还是觉得实际不成熟。
  就在司马昭玩弄权柄于鼓掌之中的同时,有一个人不高兴了,他不愿意再跟司马昭继续演这蹩脚的政治双簧,他想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个人就是皇帝曹髦。

  公元259年,有人宣称在井中发现了黄龙,接着又有人报告发现了黄龙,而且一下两条。
  无聊的人把这一发现当成祥瑞报告给曹髦,在说得兴起的同时却没有发现曹髦嘴角的一丝冷笑。
  “黄龙困在井中,算什么祥瑞呢,这不就是说我吗?”
  曹髦一时兴起,做了一首诗,题目叫《潜龙》:
  伤哉龙受困,不能跃深渊。
  上不飞天汉,下不见于田。
  蟠居于井底,鳅鳝舞其前。

  藏牙伏爪甲,嗟我亦同然!
  诗写到这个程度,曹髦与司马昭的双簧注定演不成了。
  公元260年,关于给司马昭加九锡的话题被重新提起,曹髦无奈,只好在这一年的四月下诏,任命司马昭为相国,封晋公,加九锡。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司马昭本来是想顺水推舟接受的,毕竟两年前已经推让过一次了,这一次再推让,司马昭自己都觉得有些假。
  然而,令司马昭没想到的是,曹髦居然发难了,而且一句话就把他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这一年五月七日,二十岁的曹髦准备向司马昭发难,在发难之前他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一句话,让曹髦这辈子没白活,一句话,让司马昭一脉跳到长江三峡也洗不清,古往今来篡位的权臣林林总总,而司马昭却落了个“路人皆知”。
  两手空空的曹髦就带着自己的冲动,带着自己手下滥竽充数的三百杂牌冲向了司马昭的府第,然而还没有等到与司马昭照面,他的皇帝头衔就被无情的注销了。
  曹髦以为自己的皇帝身份是一件无人可以侵犯的金缕玉衣,然而在权臣的面前,所谓的黄袍不过是一件衣服,只不过颜色发黄而已,仅此而已!
  太子舍人成济在司马昭死党贾充的授意下一矛将曹髦刺死,堂堂的曹魏帝国皇帝,开国皇帝曹丕的长孙,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倒在了长矛之下!

  倒霉孩子,谁让你捅开那层窗户纸呢?

日期:2009-10-27 09:49:40

  皇帝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了,搞笑的事情还在后头。
  郭太后居然下诏,宣布曹髦的种种罪状,宣布撤销曹髦的皇帝头衔,贬为平民!
  没地方说理了!
  显然这纸诏书不是郭太后自己发的,而是司马昭发的,可惜曹髦虽然贵为曹操的子孙,却只继承了曹操的血气,没有继承曹操的智商,如果真的想扑灭司马昭一脉,伏兵于暗室之中岂不是强过光天化日之下率领三百乌合之众攻打?
  智商决定命运!
  曹髦死了,无声无息的死了,对于曹魏帝国没有多大影响,只不过再找一个牵线木偶而已。

  司马昭不知出于何种考虑,居然搬出了燕王曹宇的儿子曹璜。
  燕王曹宇,曹操名下二十五个儿子之一,利用浮力原理巧称大象的曹冲和他是一母所生,他们的母亲都是环夫人。
  其实在这个时候,开国皇帝曹丕依然有孙子存在,从皇室继承的原则来看,曹丕的孙子自然要比曹璜更有资格,然而司马昭偏偏选定了曹璜,或许在他看来,只是一个傀儡而已,血缘远近,有区别吗?没有区别!
  曹璜后来改名曹奂,他日后的表现表明,他是一个懂得游戏规则的人,别人当皇帝是为了当主角,而他从一开始就认清了自己的角色:配角,跑龙套的,死跑龙套的!
  在曹奂的皇帝任内,做到了百分之百配合,百分之百服从,表现之优秀比汉献帝刘协都好,放在今天有望争夺最佳男配角。

  公元264年,司马昭在灭亡蜀汉,平定钟会叛乱之后,又将眼光转移到皇位上。
  八年了,那皇位就放在那里,让他时时刻刻难以心安,这是一种折磨,同时也是一种幸福的折磨。
  是时候该进一步了!
  这一年三月十九日,司马昭受封晋王,离篡位列车的终点只差一步。
  一年后,也就是公元265年五月,曹奂为晋王司马昭加九锡,王妃从此改称王后,世子从此改称太子,此时的司马昭距离皇位还有1厘米!
  人们都在猜测,司马昭何时彻底捅开那层薄如蝉翼的窗户纸呢?

  遗憾的是,薄薄的一层窗户纸,司马昭至死都没有捅开。
  三个月后,路人皆知的司马昭因病逝世,他追求了一辈子的皇帝之位离他最终还是差了一厘米。
  由于时代的久远,我们不知道司马昭为何在加九锡三个月后就告辞世,是一直有病在身,还是突然暴卒,史无明载,答案只是在风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