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场马拉松——隐藏在历史深处的人物结局》
第12节作者:
曲昌春 为了这一天,司马懿、司马师父子已经筹划了很多天,据说为了防止泄密,也是担心司马昭的心理素质不够硬,之前的密谋一直都由司马懿、司马师父子二人包办,而司马昭都被蒙在鼓里。
兵变前夜,司马懿才向司马昭和盘托出了兵变计划,至此司马昭才知道父兄二人明天要进行一场改天换地的兵变。
当夜,司马懿派人暗中观察了两个儿子,司马师安睡如常,司马昭辗转反侧,孤枕难眠。
第二天天一亮,司马师集合所有兵马,清点完大家才发现,比原计划足足多了三千人,这三千人是从哪里来的呢?司马师散养在民间的,此时召集起来一起来做这件大事。
为此司马懿感慨的说道:“此子竟可也!”
由于对手曹芳志大才疏,跟司马家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这场兵变刚开头便结了尾,兵变以司马一门完胜,曹魏皇族惨败告终,从此曹操、曹丕父子苦心经营的曹魏帝国已经划入司马氏的轨道,至于何时取而代之只是时间的问题。
司马懿本来有机会,可惜他已经老了,领导儿子们发动兵变时,他已经七十一岁了,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两年后,司马懿病逝,据说他是先患病,然后又在病中梦到有人向他索命。
公元251年八月五日,太傅司马懿病逝,在两年前他曾经有当丞相加九锡的机会,然而他放弃了,在他看来,时机还未成熟,当丞相,加九锡,甚至改朝换代,还是留给子孙们完成吧!
日期:2009-10-25 08:54:15
在司马懿身后,他的大儿子司马师由卫将军升任抚军大将军,接替父亲司马懿主持政府机要。
让司马师接替司马懿必定不是曹魏帝国的本意,然而事已至此,还有别的选择吗?司马师担任的卫将军一职等同于曹魏首都卫戍区司令,有此权柄在手,曹魏皇室能不就范吗?
不久司马师由抚卫大将军升任大将军,他的父亲司马懿选择有实无名,而他则选择了有名有实。
两年后,他一番折腾,便折腾出了那个陷他弟弟司马昭于千古不义的高贵乡公曹髦。
高贵乡公曹髦为何会走上前台呢?这一切都是因为司马师对时任皇帝的曹芳不满意。
时任皇帝的曹芳已经二十三岁,在司马师看来属于不好控制的年龄,况且曹芳还时而与一些大臣密谈,司马师猜测,这些密谈一定与自己有关,留这么个对自己虎视眈眈的皇帝,始终是一个隐患。
公元254年,司马师的机会来了,这次机会起因是因为司马昭。
这一年九月,蜀国大将姜维进攻魏国,驻守许昌的司马昭奉命出征,这次出征路过洛阳,司马昭便顺道拜见了皇帝曹芳。
曹芳左右近臣建议曹芳借此良机一举将司马昭诛杀,然后以皇帝之名命令司马昭所统帅的部队进攻司马师,这样就能将权柄收回曹魏皇室。然而,曹芳左右的近臣想错了,曹芳这个前任皇帝曹叡的养子,从小长于宫中,长于妇人之手,过惯了钟鸣鼎食的生活,从来没有经历生活的磨难。以这样一个温室里的花朵,又怎能以一个皇帝的空名却对付从小便野蛮生长的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呢?
他有心,但无力!
即便有力,也无胆!
左右已经把诛杀司马昭的密诏写好了,放到了曹芳的面前,曹芳犹豫了,迟疑了,最后还是放弃了!
若是曹操地下有知,一定会跳起来验一验曹芳的DNA,然后大声喝问:“你究竟是不是我曹某的子孙?”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次流产的诛杀阴谋很快长了腿传到了司马昭的耳中,已经出了洛阳的司马昭一不做二不休马上回军洛阳控制了局势,然后派人通知兄长司马师:老大,有情况!
司马师彻底出离愤怒,早就知道曹魏皇室想阴我们,没想到,真有打算啦!
算啦,这个皇帝不着调,换个皇帝吧!反正姓曹的有的是!
彭城王曹据不是曹操的儿子吗?就他吧!
司马师以为他提议没有人敢反对,然而郭太后出来说话了,不行!
为什么?
辈分不对!
原来郭太后是曹叡的皇后,也就是曹丕的儿媳妇,而彭城王曹据则是曹丕的兄弟,这样从辈分轮,曹据就是当朝太后的叔叔,让太后的叔叔来当皇帝,这辈分就太乱了,他该叫郭太后太后呢,还是侄媳妇呢?
辈分不是不可以乱,但不能这么乱!
随即郭太后提了一个人选,高贵乡公曹髦,他是曹丕的长孙,曹叡弟弟东海王曹霖的儿子,让侄子来继承叔叔的大宗还说的过去,尽管这一次继承的是一个傀儡的位置。
争来争去,不过是一个木偶的位置,司马师不再固执,便同意了郭太后的提议,在他看来,这不过是权宜之计,用不了多久,他自己便取而代之,这场曹家与司马家合演的双簧应该唱不了几天了。
事实上,司马师想的也没错,十一年后他果然当了皇帝,是为晋景帝。
不过他的皇帝头衔是后来的,死后追封的!
四个月后,四十八岁的司马师死了,死于一场惊吓。
当时曹魏帝国的扬州发生叛乱,大将军司马师为了火速平叛率军亲征,没想到这竟是他的最后一次出征。
在这次征伐中,叛将有过一次声势浩大的劫营,这次劫营出人意料,形势一度非常危急,大将军司马师半夜惊醒,惊恐不已,一着急,刚刚做完眼瘤手术的伤口迸裂了,眼珠崩了出来!
《三国演义》中猛将夏侯敦看着自己的眼球崩出,大喊一声“父精母血”便生生吞了下去。
实际上《三国演义》中的这一幕只是演义,真实的《三国志》并没有这段记载,同样眼睛迸裂的司马师也没有生吞眼球的经历,只是他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
回到许昌,司马师出的气比进的气多。
奉司马师命镇守洛阳的司马昭闻听噩耗赶到洛阳看望司马师,手足相见,格外感慨,由于司马师膝下无子,他未竟的事业注定要由司马昭这个弟弟继承了,司马师当即在病榻上发布命令,即日起由司马昭接替自己掌管全国军权。
公元255年闰正月二十八日,大将军司马师因病去世,享年四十八岁,他在生前离皇帝之位只差半步,未竟的事业只能由弟弟和侄子们完成了。
日期:2009-10-26 12:04:12
从这一天起,路人皆知的司马昭只能沿着父兄设定好的道路一条道跑到黑了,在这条道路上,要么杀人,要么被杀,想走第三条道路?却见墙上挂着一门帘!
继承父兄遗志的司马昭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为以高贵乡公曹髦为代表的曹魏皇室并不甘心皇权旁落,现在司马师死了,曹魏皇室的机会是不是来了呢?
很快,曹髦做出了试探。
曹髦下诏,命令司马昭就地驻守许昌,改由他人率军返回洛阳。
如果司马昭只是一个书呆子,抑或是身边没有钟会这样的高人支招,那么曹髦的诏书很有可能成真。那样的话,洛阳便不再归司马家掌握,曹魏皇室将重新夺回权柄,而司马昭不过是手握部分兵权镇守许昌的将军而已。
然而曹髦还是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受父兄熏陶的司马昭自然知道洛阳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在与钟会密谋之后,便做出了一边上书,一边回军洛阳的决定。
上书,是为了给皇帝一个面子,也为自己做掩饰;
上书却不等皇帝批复,而是直接回军洛阳,这就是灵活运用规则,既尊重了皇权,又不被皇权束缚。
七天后,司马昭接任大将军,主管政府机要,司马师死后出现的短暂权力真空,现在又被司马昭填上了。
一系列事实表明,司马昭相比于父亲和兄长更有进攻性,他的父亲司马懿有实无名,他的兄长司马师有实有名,但也止步于大将军,而司马昭的胃口显然不是大将军能够满足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