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地》
第47节

作者: 刘震,李睿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进了库房,首先印入陈癞子眼帘的是摆在地上一长一短两口木箱,木箱早已让人打开。借着灯光,陈癞子仔细打量起这两口木箱里装的东西。这正是老油条说的宝贝。短木箱里的玩意陈癞子不认识,这长木箱装的玩意,陈癞子心里可就没谱了,指着木箱就问老油条:“我说老油条啊,你他妈的耍我。什么宝贝啊,除了这木箱里的玩意老子不认得外,那步枪老子可是认识的。这玩意大伙手里不是有吗,还能叫宝贝?我看你小子皮痒了!”听了陈癞子这外行话老油条笑了:“我说大块头,这您可就走眼了,短箱子的玩意我一会儿再说,这长箱子里的步枪可真是宝贝哦。您再仔细看看 ,这枪是不是比咱手里用的家伙要短呀。告诉您,这玩意叫骑步枪。这东西用起来轻巧不说,这威力也一点不比咱手里的步枪小。对咱们这长待在山里的队伍来讲可算得上是一好宝贝。另外这短箱子玩意更加不得了。这东西叫迫击炮弹。是供鬼子80迫击炮用的家伙。威力强大,一炸就是一大片。比掷弹筒可要强多了。只可惜没找着迫击炮,不然可就真的发大财了。”老油条的话把陈癞子跟在场的人全听得一愣一愣的。顺手抄起了木箱里的骑步枪。陈癞子把玩了起来。一边玩一边问风标这库房里有多少这类步枪与炮弹。风标四处看了看说大概有四五百支上下。炮弹倒不是太多。估计有三十来箱的样子。陈癞子听完大手一挥:“全他娘的给老子看好啰。这步枪咱不能全吞了,这样会让别人有话说,炮弹那可就由不得别人分了。没有炮没关系。日后咱们总有办法搞到。到时炮弹就有用处了。”


匪地 二十七(1)

  断桥中转站内的物资之多,远远超出所有人的事先预计。好在联盟对此早有对策,除去先前安排好的搬运人手,又匆忙组织了另一批。就这样,还花费了两个多小时,动用了近千号精壮劳动力,这才把所有物资搬运一空。
  当东方的天空刚刚露出一丝光亮,断桥秋天宁静的清晨便被一阵突如其来的枪声所打破。一时间,整个断桥沸腾了起来。枪声、爆炸声、哭喊声连成一片,传出老远。断桥的这一巨大惊变,很快通过电话传到了鬼子村上的耳里。气急败坏的村上除了不断命令断桥附近的鬼子与伪军全速朝断桥增援,自己也领着县城里的留守兵力全速朝断桥进发。

  就在村上全力赶路时,断桥一带已经让人闹得天翻地覆。山铺据点是最早收到断桥出事消息的。在收到命令的第一时间,山铺据点的鬼子上尉川崎便立刻整队。除了留下十几个看守据点的手下外,其余的倾巢而出。断桥有什么,川崎很清楚。那里可是冷山境内最大的中转站,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这个重要地点遭到攻击时自己没有全力支援的话,日后一旦追究起责任来,那就不是他这个小小的上尉所扛得了的。

  十五里路并不遥远。在川崎的不断催促下,这一百余号鬼子和伪军很快便看到了断桥镇的冲天火光。而镇里那一声紧过一声的枪响,也越发清晰了起来。只要拐过眼前山弯,就能很快进入断桥了。心急如焚的川崎加快了对手下催促,而听到命令向前冲的士兵更是把原本就混乱的行军队列搅得更加混乱。一百余号鬼子跟伪军在拐过弯道时,几乎全挤到了一块。被挤在中间的川崎突然发现这种情况太过于混乱,这才想到要让手下分散。然而一切已经晚了,十来颗来向不明的手雷突然在队伍中爆炸开来。惨叫声立刻在公路上响起。在手雷炸响的同时,从公路两旁也射出一阵紧似一阵的弹雨。突将而至的袭击在极短的时间内便给川崎部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面对如此强大的火力,川崎部失去了鬼子一向自豪的火力优势,只是凭本能进行抵抗。然而一开始便失去指挥官的残兵败将,不论怎么抵抗都是那么苍白无力,很快便被更加猛烈的火力给压了下去。

  袭击的结束跟开始异常相似,突然地降临也突然地停止。在公路上幸存下来的十几个残兵还没完全明白过来怎么回事时,袭击已匆匆结束。只留下一地的尸体与伤兵在提醒着幸存的人,这里刚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斗。
  当村上赶到断桥时,天已经大亮了。放眼望去,整个断桥一片狼藉。各路据点赶来的援兵正忙着对四周山岭进行搜索,寻找抵抗者的痕迹。在青烟四冒的中转站大门口,村上看到了一幕让他既熟悉又气愤的场景:外墙上贴满各种抗日标语,门口依然摆了一堆由脑壳组成的小山。这场面不断刺激着村上那快要炸开的心脏。
  “冷山抗日军!这群该死的混蛋。为什么要给我找如此巨大的麻烦!我发誓一定要把你们统统杀光!”村上一边在心里咒骂着,一边在脑袋里想如何解决这一局面给自己带来的麻烦。很显然,这事闹得如此之大,已经不是他村上能一手压得住的了。中转站虽说在冷山境内,可并不是他村上的直属单位,所以隐瞒是不可能的。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尽量推掉自己的责任,至少也得想法子保住自己的官阶。想到这里,村上生出了找替死鬼的念头。首先冒出的想法便是把这责任推到附近村院的百姓身上。不管怎样,都要把勾结抗日武装的名头安在这些百姓头上,然后狠狠地杀上一大批。这样一来,也算或多或少对推卸自己身上的责任有所帮助,别的等日后看情况再想办法。


匪地 二十七(2)

  想到这里,村上便对手下下达了把四周所有村民控制住的命令。就在村上下达命令时,这宋家院子的主事人,也是断桥镇的伪镇长宋达山自己去找上门来。村上对这人还算熟悉,宋达山镇长的任命还是村上当初亲自批准的。为此也跟宋达山打过不少交道,对宋达山的印象也一直不错。尽管已经决定要牺牲这一带百姓的生命来换取自己肩膀上的军衔,可对这些他一直认为忠心的汉奸,村上还是多少会放在心里的。杀点中国人,这在村上看来没什么。关键是要看怎么杀法。为了一时之需便完全断绝日后的长久利益,这等没眼光的事,不是他村上这种聪明人干的。

  因此尽力压住了心里的邪火,让人把宋达山带到了自己面前。当宋达山出现在村上面前时,村上差点认不出他来了。满身泥土不说,脸上还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这还不算,尤其是见到村上后,便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哭天喊地的让村上给自己家人报仇。村上假惺惺地安抚了宋达山几句话后,才知道宋达山家出大事了。冷山抗日军在攻打中转站时也对宋家院子下了手。理由很简单,因为宋达山当了汉奸替鬼子办事,所以下了毒手。不但放火烧了他家的房子,还杀了宋达山两个儿子三个侄子。整个宋家院子因此事一共让抗日军杀掉了二十个青壮年,房子也烧掉了十几户。几乎所有帮鬼子办事的人家都遭了难。

  这一消息让村上脑子一下短了路。自从他来冷山跟抗日军打交道起,可是头回遇上这等事。其实不光是在冷山头回遇上,也是自从他踏上中国土地后头回遇上。以前在其他地方,村上也遇上过抗日武装处决汉奸的事。可那顶多也就是杀一两个而已,大多还是村上眼里特“忠心”之类的。像这样一通乱杀,他村上还真是头回遇上。自己人杀自己人,还一口气杀到这个数目,足以引起村上的好奇心了。当下便随着宋达山赶到了宋家院子。

  一进院子,村上立刻感觉到院内悲戚的气氛。院子青烟四冒不说,哭喊声更是让人心惊肉跳。在宋家祠堂前的大坪里挤满了痛哭的男女老少,地上也摆着二十具身裹白布的尸身。村上的出现顿时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许多人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对他哭诉着什么。面对如此场面,村上也一下子糊涂了。
  长期的统治经验在这刻发挥了重要作用。村上一边面露关怀之情冲众人点头,一边仔细观察每张自己眼睛能看见的脸。他要从中找出破绽,可观察得出的结论完全打破了村上心里所抱有的一些想法。所有悲伤的表情都是那么真实自然,全然找不出丝毫破绽。这一点尤其是在他观看完二十具全部是青壮年组成的尸体后,更让他无法怀疑。

  二十具尸体全部是死于刀枪之下,下手之狠,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做得了的。而且每具尸体的面部表情也非常能说明问题。那种不甘、委屈、害怕是那么明显。换句话说,即便是为了隐瞒而采用中国古代常用的苦肉计,那死人的表情也是无法掩饰的。
  到了这个时候,村上的脑子一下子乱了起来。对到底要不要再实施先前心里所想的计划,村上也矛盾了起来。从这些事实看,中转站被袭绝对跟这个宋家院子没有任何瓜葛。相反这些事实正表明自己对冷山的统治已见成效。要就这样轻率地痛下杀手,这对他日后没有任何好处。可不下杀手,自己又该如何洗清所要承担的责任呢。

匪地 二十七(3)

  正在村上左右为难之际,宪兵队给他送来了中转站初步损失统计报告。放下心头的矛盾,村上拿起报告看了起来。这一看,让村上突然找到了一个更好推卸责任的办法。报告提到,整个中转站自石川中佐以下共有守备日军一百七十四人,而现场只找到了一百七十一具尸体。这样一来,就意味着有三名日军失去了踪影。这可是一个极为奇怪的事情。就村上对冷山抗日军的了解,其作战的方式与手法根本不可能会对日军手下留情。所有跟抗日军有关的战例,无一不是统统消灭。为什么会在断桥中转站出现有人员失踪这一反常情况,这一反常中又包含什么问题呢?一个个疑问从村上心里不断冒出,然后逐渐放大。一个崭新的想法出现在村上脑海中。

  为了能使自己脑海里的想法得到更多现实中的证据支持,村上下令让手下一边扩大搜索范围,一边重新对整个现场仔细检查。很快,村上的努力得到了回报。重新清理现场的宪兵找到了一些有用的新证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