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司机也来说说真实经历过的灵异事》
第54节作者:
旅行的瓶子3 日期:2017-08-28 10:21:43
从三月份开始《神算的故事》,一直到现在整整五个月,写了41节。这个过程中,有时写得拖沓,有时更新的时间过长,有时惭惶动摇,还好有许多朋友一直不离不弃的关注、支持、鼓励,使瓶子能够坚持下来,克服阻障,完成了它。在此,瓶子对每一位关注故事的朋友心存感激,深怀谢意,是你们帮助我让又一个小故事能够一字一句现诸于世。
写东西是辛苦的,尤其是原创故事。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喟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瓶子以为,用心写一个故事,必然会变得如痴似醉。那里面的事、情、人,仿佛就是存在心里的另一个世界。写的人要经常从现实世界中跳出来,沉浸到那一个世界去,与里面的人共尝酸甜苦辣,共面悲欢离合,共体人间冷暖。但瓶子要比前人幸运很多,他们奋笔的时候,大都是孤灯如豆,寒窗长夜,贫寒凄清。比如清人沈复的《浮生六记》,今天已成为海内外流传的经典名篇。可是读过这书的人就会知道,沈复写作时穷困窘迫,失意潦倒,愁苦不堪。直到他离世多年,书的手稿才在扬州地摊的故纸堆中偶被发现,“六记”中,还散佚了“两记”。而瓶子写的每一节故事,都有朋友的关注相伴,有支持鼓励同行。《康熙大帝》的作者二月河老师说:“我写书是想让读者和我有一份神交,是为了读者这上帝。”瓶子也有同样的感触,惮精竭虑写一个个小故事,能与四面八方的朋友有一份精神的交流,能让心里的世界更广阔些,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古诗说: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生命是一场远行,瓶子写故事也同样。写一个故事,就如跋涉一段路程,到驿站休息下,又开始新的旅程。
接下来,瓶子很快要开始一个新的故事。这一个与《严明的故事》风格有些类似,有军旅因素,比较苍凉悲壮。它来源于网上一个朋友处得来的题材,瓶子会努力写好,因为我非常喜欢它。故事将会在天涯帖子与公众号同步更新。
日期:2017-08-29 09:55:43
老伍的故事
老伍是个商人,确切地说,是来往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做进出口贸易的商人。
说起去哈萨克斯坦做生意,还和他的军旅生涯有关。
老伍是山西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参军,被分配到新疆伊犁地区的边防团—那里有470多公里与哈萨克斯坦接壤。
当兵前,老伍就听村里的退伍老兵说过,在部队里要训练军姿,武装越野,操枪练炮。水里泥里,顶烈日冒严寒,血汗相和,摸爬滚打。可是当他从新兵连训练结束,被分到一个边防连队时,却有些傻眼。因为眼前这支部队和老兵口中说的有些不同—这是一支骑兵连。刚开始老伍和许多新兵一样,心里都犯嘀咕:现在军队不是都机械化了吗?怎么还有骑兵,现在骑马打仗还有用吗?四条腿怎么能跑过四个轮子?
或许是看出了这批新兵的疑惑,又或许是知道必定会有这样的想法,下到连队的第一天清晨,连长就叫所有人列队集合。
脸堂黧黑,面容冷峻的连长在新兵队列面前缓缓踱步,用眼光来回扫了几下,忽然大声吼着说:“这世界上,与我们人最亲的动物是什么!”
新兵们都愕然,但很快各种答案就出来了,有说是鸡鸭,有说是猪牛,有说是羊狗…。
连长对这些回答不置可否,又接着大声吼:“有哪一种动物,能和我们一起赴汤蹈火,共赴生死!”
这下新兵们面面相觑了,他们大都是来自中原内地的纯朴农村娃子,文化不高,见识不多,对连长这个问题一时不知该怎样回答。
连长没再说话,叫人从旁边牵出一匹马。
新兵们见过骡、驴,可见过马的很少,更不要说健壮的军马,都非常兴奋好奇。
眼前这匹马一人多高,浑身枣红色,四只蹄子乌黑发亮。长长的鬃毛如姑娘的长发般分披两边,肚子滚圆,四腿修长,马尾垂地轻拂,看起来十分漂亮。
连长指着马说:“就是它!千百年来陪伴着我们军人出生入死,浴血拼杀。在古时,骑兵强,国家和民族才会强。我们的汉唐为什么强盛!是因为有精良的骑兵。宋朝为什么灭亡!是因为失去了燕云十六州的马场,没有优良的军马,建立不起强大的骑兵。”连长这番思想动员的话,大概就是针对这些懵懂未知的新兵而事先准备好的。“我们古代的名将,关云长、张飞、秦叔宝、尉迟恭、徐达…,都是骑着战马驰骋疆场,纵横杀敌。”
如果说前几句国家民族的大道理让新兵们有些云里雾里,那后几句则让他们一下子兴奋起来—那些可都是民间广为流传的英雄,许多人都是从小看着戏、听着说书长大,对他们充满崇敬。
当然,连长不会忘了解答一个重要的疑惑,就是为什么现在还有骑兵。那是因为那时国家经济困难,道路交通和部队装备还比较落后,400多公里的边境线路途坎坷崎岖,只能依靠骑马巡逻。
末了,连长煽情地说:“很快,我们国家富裕,军队强大,就不用再骑马巡逻了,你们就会是最后一支骑兵,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
连长的话让新兵们的疑虑不解一下子消除弥尽,心里对即将到来的骑兵生涯充满了兴奋与向往。
见到这样,连长趁热打铁,指着那匹枣红马大声说:“你们谁想骑一下它,站出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