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司机也来说说真实经历过的灵异事》
第55节

作者: 旅行的瓶子3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8-31 09:34:50
  连长这样说,是想试一试这批新兵的胆量。同时也想给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骑马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很快,就有十多个胆子大的士兵站了出来 ,老伍也在里面。在大家的眼中,那匹马安安静静地象个大姑娘,肯定十分温顺,能坐上去过把瘾多美。
  可是,他们只看到了枣红马的安静,却没看到它眼神中隐现的暴烈与不驯。第一个笨手笨脚爬上马鞍的士兵,只让它轻轻地后退趔趄一下,就给仰面朝天摔到了草地上,惹得众人爆发出一阵大笑。第二个士兵上去,双腿紧紧夹着,牢牢抱住马脖,扯住缰绳,可也只比先前的坚持久一小会,又摔了个嘴啃泥。这下笑声小多了,大家都看出来了,这马哪是什么文静的大姑娘,分明就是一匹性情爆烈的母夜叉。连长也并不是那么好心让新兵们尝尝骑马的乐趣,而是要看他们的笑话。

  士兵们心中不服输的劲头被激发了,又或者是跟连长赌上了气,一个接一个人上去,千方百计拼命想降服这头狂暴不羁的牲灵,可是却都灰头土脸地败下阵来。
  连长在一旁背手看着,面无表情,或者说有一丝失望。
  到老伍的时候,他是第十一个。
  这之前,他一直在用心看着,琢磨着。参军之前,他从没见过马,更别说摸过。只在乡戏,或说书中听说过楚霸王的乌骓马、关云长的赤兔马…。今天听到连长的那番话,再看着眼前这匹健硕漂亮的军马,他心底忽然涌起一股很异样的感觉。那种感觉并不是因为第一次见到马而产生的新奇与兴奋,而恰恰相反,是一种异乎寻常的熟悉与亲近感,如暖气流般包裹住了全身。
  轮到老伍了,他微微有些紧张与激动。慢慢走到马跟前,没和别人一样立即扯缰踏蹬上马,而是轻轻用手抚摸枣红马的鬃毛,把头挨着马的脖子亲昵地挨了几下,又对着看了看马的眼睛。
  一旁的连长和士兵都疑惑他这是在干什么,甚至怀疑他是不是胆怯不敢上马了。

  在众人睽睽的眼光中,新兵老伍跨上了马。奇怪的是,这枣红马也趵蹄子,也嘶叫,却远没有刚才那么暴烈。老伍拉住缰绳,马在原地转了两圈,忽然撒蹄往不远处一个小山岗跑去。
  连长一看慌神了,怕这新兵控制不住马,不知跑哪去摔坏,又或迷路找不回来就麻烦了。连忙叫人牵马来,赶快去追。
  当连长带上人骑马追到山岗底下时,却听到上边传来一阵马蹄声—竟是枣红马驮着老伍又跑回来了。
  等马停人下,连长眼睛紧盯着老伍:“你是蒙古族?”
  老伍不好意思地摇摇头。

  “你家里有马?”
  老伍又是否定。
  “你帮别人放过马?”
  “连长,参军前我从没见过马。”老伍为了连长不继续追问下去,自己主动说。
  连长脸上露出了惊诧不已的表情:“你这小子,可是天生的骑兵啊!这马归你骑了,好生照顾好它。”
  后来老伍才知道,这匹枣红马原本是骑兵连一位排长的坐骑。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这名排长牺牲了,忠实的枣红马眷念着他,就再也不肯认新的主人。连长为这事心伤又头疼,没想到这新兵竟似乎和它十分投缘,于是就安排给了老伍。

  部队里的马都有编号,老伍不喜欢,自己给这匹蒙古马起了个名字,叫“大枣”。
  骑着大枣,老伍正式成为一名骑兵。
  成为骑兵,他才知道一点也不比村里退伍老兵口中的步兵要轻松。
  他们同样训练操步军姿,越野拉练,投弹射击。但不同的是,多了许多与马有关的项目。有坐在奔跑的马背上射击,有驭马术,有骑兵行进队形排列,最让人不好理解的是还有马刀劈刺。
  既然已经有枪了,为什么还要用这冷兵器?
  连长解答说:“骑兵是古时战争的灵魂。如果说骑兵是一支利箭,战马是轻盈的箭杆和尾羽,那马刀就是锋利的箭头。没有马刀的骑兵,不是真正的骑兵。只有拥有马刀,骑兵才能保留勇往直前,悍不畏死的精神。”
  日期:2017-09-02 14:46:12
  连长没看错老伍,他的确是一名天生的骑兵。
  无论是驭马,还是骑马射击,马刀格斗,他都远比其他士兵出色。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有做骑兵的天赋,还有对马,对作为一名骑兵战士的痴狂热爱。
  别的士兵把战马仅仅当坐骑,或当战友,可他却把大枣当成了情如手足的兄弟。
  老伍与马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感,每天细细地帮大枣刷毛、饲喂、涮洗,养得膘肥体壮,毛色发亮。遛马时骑着它在那拉提草原上四蹄翻飞、鬃毛飞扬地驰骋,随着马身强有力的颠簸起伏间,感受着御风而行般的快意。傍晚,沐浴着血色落日,到明净蜿蜒如玉带一样的伊犁河边饮马,静静地看着大枣在一大群军马间耳鬓厮磨,奔走嘶叫。
  每当坐在马背上,或训练,或巡逻的时候,老伍总会感觉心中有什么被点燃了,在熊熊燃烧。在参军前,它们沉寂在懵懂青涩里,可一到了部队,骑上马,背上枪,挎上刀,就如巨大的能量迸发出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